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過程中,中央要求必須做到“五要五不要”。
第一就是要追求實效,不要搞形式主義。中國過去在基層和社會各個方面形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做法,往往一件大的事情提出來之后,有一些地方追求表面的變化而不追求實效。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追求實效,而不是追求形式主義。
第二是明確強調要從自己的實際承受能力出發,不要盲目攀比。前些日子大家在電視里也看到,在報道新農村建設中,有很多典型的農村建的非常漂亮,居住的房子甚至比城里都漂亮,普通農民住的房子可能比部長們住的都好,這樣一些典型確實是他們長期艱苦奮斗的結果,造成這些典型也有它的特殊歷史背景和條件,每個農村都去學不現實,容易造成勞民傷財。
第三是要因地制宜,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各地農村發展狀況是不一樣的,如何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這一條對中國確實是關系重大,尤其是新農村建設中。為什么提新農村建設,而不是新城市建設?既然是新農村建設,建完了應該還是農村,應該還是方便農民的生產生活,還能體現農村的特點,保留住農村的那些優良傳統。
第四就是一定要和農民進行充分的協商,先搞哪些,后搞哪些,而不能強迫命令的辦法。要尊重當地農民的意見,大家共同協商出最好的工作方案。
第五個就是一定要引導和扶持,不要包辦代替,有些地方當地政府實力比較強,或者當地有幾個企業大老板愿意出錢,幫農民把房子都蓋了,當然也好。但是中央更關心的,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育新型農民,要在農村建設中提高農民素質,這就不能搞包辦代替,而是要引導扶持。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張家界在線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