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微信、qq等社交軟件,正在重構著鄉村的情欲世界。
2016年2月3日,我坐在回鄉的高鐵上,陌陌的新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
旁邊座位上的新工人兄弟,對著屏幕上一個漂亮女孩的頭像聊得火熱。這個女孩,可能是他的女友或妻子,也可能是一位完全陌生的女子。
春節期間,在我的鄉村,兒時的玩伴、年齡相仿的親戚,都已經結婚生子。他們的手機上幾乎都裝著各類社交軟件。除卻日常聯絡,這些軟件的交友功能更被他們重視。聊上一位陌生女子,拉上兩三個朋友助陣,大家一塊去往鎮上或縣里的ktv唱上半宿。
如果進展不順,對方唱完歌即回自家休息。反之,她當晚可能就住在了ktv旁邊的商務酒店。當然,她不是一個人。
除了“約炮”這一家鄉新風尚,尚未婚娶的男女通過社交軟件相識相愛、成婚者大有人在;已經婚娶的男女“聊上”之后情投意合,拋家棄子毅然地重組家庭者同樣不在少數。
在過去的農村婚戀市場,媒婆手握絕對的資源配置能力。媒婆或者是親戚、鄰居,或者是各個村落人脈廣泛的兼職婚戀中介。在她們的撮合之下,家長帶上自己的兒子前往女方住處小坐,兩位青年男女略作交談。如果家長和孩子對彼此滿意,而后便是訂婚——男方帶著成千上萬元的現金和禮物前往女方家中敲定這門婚事。
如果不出意外,下一步是結婚典禮、生兒育女。當然了,夫妻之間過日子難免打打鬧鬧,我的鄉村在過去離婚者寥寥,大多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如今的鄉村依舊是熟人社會,不過,隨著城鎮化進程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媒婆作為熟人社會的婚戀中介遭到一定程度的沖擊。
“誰家兒子從外面領回一個媳婦”在過去意味著貧困的家長無力為孩子訂婚娶親,孩子只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從外面“騙來一個媳婦”。這種事情現如今不再被視為丑聞。進城務工的男青年,通過微信、qq、陌陌等社交軟件,突破農村熟人社會的社交局限,結識并迎娶在過去根本無緣相識的異性,成為婚戀市場上媒婆中介之外的另一種普通存在。
囿于農村男女比例失調,未婚女性成為鄉村婚戀市場上的稀缺資源,訂婚娶親的成本從過去的5萬-10萬元,飆升至現在的至少20多萬元。一些開明的家長開始鼓勵自己的孩子“像別人一樣從網上找個媳婦”。
這些家長觀察身邊的案例發現,網戀結婚的男青年雖然同樣需要付出訂婚娶親的成本,但如果對方來自經濟發展落后或彩禮價格偏低的地區,則可以省下數萬到十萬元不等的婚娶開支。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這筆劃算的買賣的話,其實是婚戀市場上未婚男女資源的跨地區優化配置。
不過,對于已婚家庭來說,社交軟件充當的卻是一個不太光彩的角色。
以家鄉一位男青年為例,他與原配妻子的結合源于媒婆的撮合,在完成訂婚、結婚的步驟之下,生兒育女。
男青年2015年在外打工時,通過qq認識了附近工廠的一位女青年。兩人都已經有了家庭,各自育有兩個不到10歲的孩子。不過,他們還是在今年春節之前相約離婚,擇機舉辦屬于他倆的婚禮。
這非孤例。最近兩三年,家鄉的離婚者越來越多。我不曾調研詳盡的離婚率統計數字,但以熟悉的一個家族來說,今年春節之前即有四位30歲以上的男女青年離婚。四位當中,三位的離婚原因涉及“網上出軌”。
食色性也——這里并沒有道德評價和指責——不管是在城市還是農村,不管已婚還是未婚,滾滾紅塵男女浮沉。過去的農村已婚男女之所以離婚者寥寥,一方面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習俗的約束,另一方面,他們尚且尊重“為了父母和孩子將就著過下去”的家庭責任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們缺少釋放情欲的平臺和渠道。
如今的家鄉四處彌漫著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愛情之于青年男女的意義不僅僅是生兒育女、傳宗接代,還上升到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的第三層——情感和歸屬的需求。
此外,過去在家庭中處于從屬地位的女人,隨著農村適婚女性資源稀缺,不再擔心自己離婚后嫁不出去。
上述是滋生鄉村離婚率高企的土壤,陌陌、微信、qq等社交軟件則打破了鄉村熟人社交的局限性,在土壤之上建筑起已婚男女情感需求的交流平臺和互通渠道。
一位再婚不久的朋友對此的解釋通俗多了:我一直都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漂亮姑娘很多,可一直夠不著人家?,F在不一樣了,我能用陌陌,可以“搖一搖”,還能搜索“附近的人”……
然而,外面的世界不一定都是精彩的。
以另一朋友為例,由于妻子網上出軌,他在三年前與其協議離婚。女方很快與男網友再婚,遺憾的是,過去甜言蜜語的男網友婚后露出暴戾的脾氣和赤貧的家境,而且不允許她探視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她自然也不肯照顧新丈夫與前妻生育的三個孩子。
我的那位朋友再婚之外,新妻子同樣拒絕照顧他的兩個兒子。在兩人常年外出打工的時日中,他的小兒子跟著奶奶在農村生活。大兒子則在縣城求學,由爺爺一邊打工一邊照料。
由于爺爺廚藝不精,并且時常因為加班不能按時為他做飯,這位只有11歲的小男孩理想中的職業不再是警察、科學家,而是成為一名廚藝精湛的廚師。
家鄉的留守兒童早已俯拾皆是,甚至他們也有了二代。這些年來,不少孩子又淪為單親家庭的留守兒童。相對那些備受溺愛的同齡人,他們自父母離婚之日起,便長期活在兩個新家庭的縫隙之中。
關于這些孩子的未來,我無法預見,唯有衷心祝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無界新聞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