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春節假期已經結束,這一次回鄉之旅是不是又有頗多感觸?老家是不是又變樣了?對老家對童年對父輩的記憶還在嗎?
春節假期,思想潮發布了“回鄉見聞”的征文,獲得不少朋友的支持。今天起陸續推薦其中頗值得一讀的幾篇,下文是第三篇。
本文作者吳燕飛是寧波大學學院科學技術教師。1978年生,在村小中讀完一年級后,轉到父親工作的城鎮繼續上小學(因沒有居民戶籍,交了五年借讀費),之后考上建德縣的重點中學,殺過千軍萬馬的高考獨木橋,被寧波大學錄取,最后留校任教。
無望的鄉村
文|吳燕飛
看了刷遍朋友圈《返鄉筆記: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一文,又粗略讀了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并在正月拜年時重新回到了我自己的老家建德農村。期間,上海姑娘為江西農村男友家的一頓年夜飯而發的帖子鬧得網絡沸沸揚揚。(編者注:最新消息顯示,此帖已被證偽。)城鄉問題的探討在春節達到沸點。
我父親作為老三屆知青在六十年代響應國家號召(或說被迫)在建德長寧鄉塘蛟村插隊,并娶妻生子建屋,直到八十年代返城。因我們的房子建在農村,母親的戶口也一直在村中,每年我們兄妹的假期都在農村度過。為此,我在農村被當成城里人,到城里被視為農村人,雖給我造成長期的身份認知困難,卻也成為我觀察農村的特殊優勢。
我們這個自然村除了父親這個外來戶,其余人家都姓方。八十年代初,人口最多時約300人,九十多戶,但是孩子很多。僅1970-1980年出生的就有30余人。當時很少有人外出打工,最早離開村子的應該是鄰家的兩位哥哥,80年代村里首批大學生(現大哥在浙江某林學院擔任領導職務)。
九十年代,有些活絡的男人開始經營木材生意,此后村子面貌飛快變化。打工潮席卷鄉村,村民近在杭州,遠的跑到深圳廣州,甚至有男勞力到新加坡打工了,男性干的大多是木工活,女性工種則更多樣;不外出的人,也會在周邊打工,鄉鎮企業也可以接納一些勞力。種糧食的農民越來越少,九五年之后,不少人家開始種植草莓和吊瓜等作物,也有到大城市邊緣承包土地種草莓的家庭。有幾戶則留在村里大面積種植,制售茶葉。有了打工和種經濟作物的收入,村里大量建起了多層的磚瓦樓(洋房),代替了土木結構的老房子。在這十年左右,上大學的孩子漸漸多了,包括我家兄妹在內,有九人上了不同檔次的高校。
兩千年以后,有些收入可觀的年輕農民在城鎮購買房屋,脫離了村子。其他的青壯勞力除非過年過節也難在村里見到蹤影。小孩子也漸漸少了,首先是接受附近三個自然村低齡兒童的村小(只有1至3年級)被撤,鄉鎮合并后,鄉中心小學慢慢萎縮,最后合并入20公里以外的鎮中心小學。
去年春節我再次回老家,村里基本是每家每戶獨棟“別墅”,房子主人在除夕前幾天才回家,搓上幾天麻將就又走了,留下老人帶著孫子女。今年我沒有再到村中,拜年是到30公里外的外婆家。但情況也差不多。村子的建筑很新很整齊,但已經沒有活力。預計,元宵過后,就只剩老人和少數留守兒童在村里。平時,農村“386199部隊”當家。留下的個別精壯男子,基本是能力很差的人,沒有技能也不愿干苦力,在城市沒法子混了才回去的。
農村將漸漸消失,首先是在沿海地區。原因之一,八十年代到現在的三十年間,“城市抽水機”抽干了農村的生力軍。不論是我這樣通過高考進入城市,還是有了一技之長在全國各地站穩腳跟的務工人員,生活的重心都是在城市,“老家”只是一個概念,年輕人不再回到土地。農村逐漸空心,這一過程還在不斷加速。城市為啥要抽農村的水。究其根源是城市化進程,近郊農村已經被擴張的城市吞噬,索性連存放記憶的空間都已經被消滅了,失去土地的拆遷戶則農民身份也連帶被消滅。偏遠農村受到城市化洪流的沖擊略小些,只要貢獻出勞動力,這些農村雖土地還在,從事農業生產的越來越少。
原因之二,人往高處走。就像不發達國家的精英選擇移居發達國家,從相對閉塞的農村移居城鎮不論對年輕農民自身或其子女都是更優的選擇。國家鼓勵農民到縣城或二三線小城市買房子,也將加劇農村的人口流失。建設農村,關鍵不是建筑物的華麗,農村有的是新蓋的樓房,關鍵是年輕人。
現在有人呼吁精英年輕人回農村建設家長,但有些人并非不想回去,很多時候是回不去了。在基層的民主選舉中,參選的必須是有當地戶籍的人口?;剜l的精英即使是土生土長的,一旦脫離了土地,就再也不能落籍?;貋黹_發個別項目是可以的,但要想參與地方政治,是沒有指望了。
最后附上去年回鄉時,隨手寫下的一首詩,題目《回鄉》。
春節過后
依舊是
車輪
碾過石子
小雨
淋濕憂傷
小道通向
拆遷中的村莊
鞭炮過后
依舊是
麻將
連著牌九
好菜
配上好酒
期許稀釋
無著落的懷舊
斷垣殘壁旁
仍然是
未完工的大樓
大紅燈籠
照耀
飄零的標語
來吧,放下
想象中的江南
和矯情的鄉愁
喝酒
喝酒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思想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