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家人相伴在身邊 ——論中國農村留守問題的解決方案
每一年開春,冰雪融化、新枝抽芽,本該是萬物復蘇,滿心歡喜的時候。而你知道嗎?一到這個時候,中國會有超過2000萬的孩子會和父母分別,會有千千萬萬的家庭不得不為新的一年的生活而離開家鄉,去到外地奔波勞累。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以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為切入點的第一份系統性地明確未成年人保護政策措施和工作機制的國務院文件,其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要使兒童留守現象明顯減少。
那么,在這不到5年的時間里,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這一任務?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認識到,僅靠政府財政是難以支持的。現在也有很多社會團體一直在積極地改善農村留守兒童和老人的生活現狀,支教活動、幫老扶老活動也有很多,但是很少有會長期或者定期來做這些活動的,當然這里并不帶有指責和批評的顏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在自己力所能為的范圍里去幫助他人已經是難能可貴的精神了。其實,留守人群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更加需要的是心靈上的陪伴,可能一封簡單的信件就會讓他們感情上得到很好地慰藉。孤獨,往往是毀滅一個人最大的武器!
所以,最根本的解決方案,就是讓父母回到孩子身邊,或者把孩子送到父母身邊。有親人的地方才是家,即便是房子狹小,即便是飯食粗糙,可是團聚在一起,再多的問題也會抵消。
1.“舉家進城落戶”的政策目標,意味著“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境遇將得到根本性改變,意味著城鎮化過程中億萬勞動者個體的生存與發展質量,將獲得進一步重視與提升。然而在城市落戶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城鎮化不僅僅是城鎮規模和人口的擴張,其核心是人的城鎮化,是讓農民“進得來、留得下、有尊嚴”。說到底,就是推動具備條件的農民在城市落戶,并享受與城里人同樣的基本公共服務,包括教育、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就業培訓等。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國務院也發布了《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希望在未來的幾年中,可以看到很好地效果。
2.新型城鎮化靠的是幾代人的努力,在短短的5年內想要完成是極其艱巨的。所以,農民工回農村創業也是一個好的機會。尤其是這幾年互聯網打破了傳統營銷模式,物流進入鄉村,增加了很多的創業機會。發展的問題還是要靠發展來解決,單純的地理上的限制已經被打破,農民和市場之間的距離不再遙遠,回到家鄉的小城鎮,沒有房租的壓力,用自己積累了多年的經驗,給自己一個創業的機會。
3.做新型農民,我們期待的互聯網創業,不只是工業品下鄉的農村消費市場開發,而是更多能幫助農民把產品賣出去,實現更有效率的雙向流通。政府、企業、農民創業者都要找準自 身的定位。互聯網經濟會給中國帶來什么,這是一個龐大的命題,筆者更在意的是,他把人留在了農村,留在了家庭。
這也僅僅是我們自己可以想到的方案,中國是農業大國,中國農民數量占全國的87.4%,只有他們生活的好了,國家的整體經濟才會跟著平穩發展。也請給那些可愛的農村孩子、留守老人一個相伴生活的機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轉自:微信公眾平臺【101農資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