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當下農民、農村、農業的尷尬:吃不起,賣不高,不賺錢
特別關注丨菜價這么高,你還吃得起么?
大蔥現在十塊錢一斤了,這幾天如果誰一開口說話,一嘴蔥味,絕對在炫富。據說研發了大蔥味口香糖。拜訪客戶前吃一粒,客戶一聞大蔥味,這公司有實力!相親前吃一粒,姑娘一聞大蔥味,這小伙有錢!聚會前吃一粒,朋友一聞大蔥味,這小子混的還行!
雖然話語間有些夸張調侃之意,但是菜價上漲確是事實。昨日下班,小編在家附近的菜市場買了一根山藥,一個白蘿卜、一把香菜就三十二元,手里提著菜,心里就畫魂,不免有些擔心,日常百姓的平常菜價都如此瘋狂,真不知還能有便宜點的東西嗎?如此這樣,現在一個月的買菜錢,就比往年這個時候要多花得多得多,大蒜8元/斤、蘿卜1.8元/斤、尖椒8元/斤、黃瓜4元/斤……
菜籃子問題一直是老百姓關心的問題,畢竟,沒有機會吃山珍海味,每天都只有跟蔬菜打交道。可就是這樣簡單的需求,也愈發很難得到滿足。無論菜價暴漲還是暴跌,老百姓都是最終受害者。
那么,菜價緣何又瘋漲呢?我會種小助手整理了菜價瘋漲的幾個主要原因,您認為誰是造成菜價瘋漲真正的幕后推手呢?
1、氣候反常
今年春季部分蔬菜主產區持續低溫寡照,導致部分蔬菜產量低、價格上漲。今年1月份,我國多數地區持續低溫陰雨(雪)寡照天氣,導致浙江、湖南、安徽、湖北等省部分地區發生雪災、凍害;河北西南部、河南東部等中東部部分地區遭遇霧霾天氣,對蔬菜的產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2、病蟲害多發
同樣受低溫天氣影響,春季蔬菜病蟲害加重,致使部分蔬菜減產、菜價瘋漲。
3、需求增加
隨著瘦肉精、注膠蝦、激素雞等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消費者對于肉制品需求有一定的減少。過去蔬菜屬于副食品,現在很多人為了保持身體健康,蔬菜基本成了主食,因此需求量增加,供需矛盾增加也是推動菜價瘋漲的主要要素。
4、中間商的炒作
細數近年來被“炒”的很火的蒜你狠、豆你玩、向錢蔥……無一不是在中間商的炒作之下,價格飆升,從而成為蔬菜貴族。
5、運輸成本上漲
隨著油價破八,蔬菜運輸成本隨之上漲,以從昆明、南寧運往海南的蔬菜為例,油價上漲后每公斤運輸成本分別增加了0.54元和0.50元。
6、產銷不對接
不少菜農表示,農產品流通中間環節太多,蔬菜從農民“菜園子”到市民“菜籃子”,一般要經過多個中間環節,每個環節至少加價5%,層層加價,導致蔬菜終端銷售價格高位運行。
仔細剖析蔬菜價格瘋漲現象,我們不難發現,菜價瘋漲從本質上折射出了當下菜籃子困境。蔬菜減產,反應了農業發展后勁乏力和天氣決定農業發展的困境。蔬菜是老百姓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政府應當盡快行動起來,不能讓菜價瘋漲成為老百姓的切膚之痛。
確實,今年蔬菜價格高企讓一些農戶都大賺一筆,也嘗到了甜頭。但經歷了前幾年蔬菜價格的暴漲暴跌之后,不少種植戶變得更加謹慎了。從“姜你軍”到“被姜軍”,從“蒜你狠”到“被蒜計”,這樣的教訓對于農戶來說真的是記憶猶新。
我會種專家建議農戶
市場信息瞬息萬變,農業靠天吃飯,種植也有很大的風險。所以,在在蔬菜價格大幅上升后,種植戶一定要保持冷靜,不用盲目擴大種植面積,出現賣菜難、菜賤傷農的情況,并陷入暴漲暴跌的“過山車”的局面。而應該在提高蔬菜的附加值上“做文章”,通過提高品牌知名度,靠質量來增加收益,這樣才會賣出好價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我會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