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的夏收結束了。
在北方一年兩熟作物農區,夏收是指收獲小麥,緊跟著要種植玉米或大豆,部分種植花生等。夏收之后是夏種,種植之后是農田管理主要是控制雜草,稱夏管。夏收、夏種、夏管俗稱“忙三夏”。
傳統的夏收是非常緊張和勞累的,這是農民豐收的季節,但是與老天爺搶糧食的季節,因為小麥要入倉,必須脫粒,還要晾曬,直到基本干燥后才能入倉。
夏收恰好與夏種在一起,前者要盼好天,即天晴才能脫粒并曬場,而后者是要盼雨的,否則播出的種子不能萌發。這個季節及時播種后,播出的玉米、大豆、或花生,靠天吃飯也幾乎可以了,因為緊跟著雨季來臨了。中國農民這樣矛盾的天氣要求,說明你不忙碌就意味著挨餓。
“三夏”在農歷的四月底五月初月,含立夏、小滿、芒種三個關鍵農時,大約相當于西歷的5月底到6月中旬前后
如今除了少量的老人收獲少量的小麥,采取割麥,在小塊空間打麥子外,大塊的田地用上了聯合收割機,效率大幅度提高了。但是,聯合收割機收上來的麥子還有高于儲存要求的約2-5%的水分需要去除,還是需要曬麥場地。
遺憾的是,傳統的打麥場已經在鄉村逐漸消失了。在市場經濟面前,種地不掙錢,晾曬小麥非常麻煩。這樣的活不要說年輕人看不上,連中年人,甚至60歲左右的老人也看不上了,但凡在城里能夠找點工干,不會再出那種苦力了。
在人民公社之前的漫長農耕時代,打麥場都是在小麥田找一片空地,澆上水,用碌碌壓實就可以打麥子了,用完后耕起來還可種植下茬作物,但這種做法很麻煩,效率低。只有到了人民公社時期,才有了固定的打麥場,不僅打麥場固定了,連秋季晾曬花生、大豆的場地也都固定了。這樣的打麥場雖然有些季節是閑置的,但在夏季卻是農民晚上乘涼、休閑、集會的好去處,更是童年的樂園。有時候,打麥場春季還種植一些小白菜,而充分利用地力。
如今,這一切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走向歷史的“博物館”了。很多當年的打麥場已經成了農民的宅院了,或變成了承包田。
現代打麥場消失在1978年之后的家庭聯產承包制度大面積普及。分田單干之后,所有的土地都分出去了。于是,農民晾曬麥子重新回到了解放前,自家找地解決。只是到了最近幾年,農民發現了水泥公路或瀝青公路,于是公路在鄉村成了夏秋曬場。
打麥場徹底消失會怎樣?或許有人認為這是杞人憂天,那就不需要晾曬作物了,直接用所謂的高科技,使得籽粒在秸稈上成熟,失去水分,直接收獲入倉即可。這樣的美景完全是可以實現的。
比如,在美國家庭大農場,就見不到打麥場,他們根本沒有那樣的人力,收獲小麥、玉米、大豆都是直接入倉的,或許在糧倉里去除水分吧。
但科技的力量是無窮的,不妨看看下面的介紹,除草劑竟然可以讓作物早熟、干燥,有助于收獲,可大大減少人工。
某品牌除草劑可催熟水稻。據介紹,該除草劑對成熟遲的水稻,在鄰居收獲前噴施,能加快誰打谷米谷粒脫水,便于收獲,建議用量為150-200毫升/畝。該藥為非選擇性觸殺型除草劑,可作為種子干燥劑,也可作為馬鈴薯、棉花、大豆、亞麻、向日葵、玉米、高粱等作物催枯劑。
好家伙,能夠消滅雜草的東東,還能夠在收獲時派上用場,這樣的技術肯東用不到什么打麥場了,然而,我們擔心的是,方便到方便了,農藥殘留怎么辦,這時候的除草劑,又是噴灑在籽粒附件的,不可能在短期內降解吧?
據了解有些地方開始用這樣的技術了。打麥場消失之后,一些勞動力不用費了,但是如果是用上述辦法收獲的,那就危險了。
或許我是瞎操心,但在科技如此發達加上市場經濟盛行的今天,不怕你沒有技術,就拍你敢不敢用了。
只有認真檢測一些除草劑的含量尤其那些進口的大豆、玉米、小麥中的除草劑含量,才能判斷人家是用什么樣的技術取代的“打麥場”吧。
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不必要著急了,下茬作物干脆不種植了,留在地里慢慢干燥吧,待水分達到了預期的含量后收獲,同樣也避免了晾曬麥子的苦力,還避免用除草劑對活體種子干燥的安全性問題,然而這樣的代價是我們原本緊張的耕地上,能夠生產的糧食的空間就大大減少了。少一茬作物意味著什么,我想很多人明白其中的道理的。美國能做到“廣種薄收”,我們卻不能。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弘毅生態農業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