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向決戰貧困發出總攻令。
十八大報告提出:“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13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
全面小康之“船”即將到岸。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的臺階,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總體達到小康。全面小康是我們的更高目標,目標離我們現在就一步之遙。如何踢好“臨門一腳”,畫出脫貧攻堅“同心圓”?
一方面是驅走“攔路虎”。腐敗是我們黨最大的敵人。在落實扶貧惠民政策中,虛報冒領、截流私分、揮霍浪費等扶貧領域腐敗現象屢有發生。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開消息,多個省份近日通報了上半年扶貧領域的反腐工作情況,其中僅廣東、山西、寧夏、甘肅4省區有超過2000人因在扶貧領域違紀被處理或處分。扶貧腐敗不僅侵害弱勢群體利益,也是脫貧攻堅的“攔路虎”。防止扶貧“縮水效應”,當舉療毒之“斧”刮骨斷腕,劈走“攔路虎”,凈化脫貧攻堅環境。
另一方面要用好“開山斧”。在扶貧幫扶過程,搞過場、走形式等不擔當的現象依然存在。據報道,自今年4月,云南針對駐村幫扶干部搞“走讀式”“掛名式”幫扶、“只轉轉、不用心”“只談談,不落實”的問題,召回1117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大事難事看擔當。習近平在《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的文章中說道,“平常時間能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能沖得出來,危難時刻能豁得出來。”廖廖數語,為新時期共產黨人畫出肖像。實現全面小康目標是全體黨員干部義不容辭的責任,當以開山之“斧”披荊斬棘,開辟脫貧攻堅有效路徑。
當前,脫貧攻堅處于關鍵時期。越是關鍵時刻,越是考驗的時候。如果我們用壯士斷腕的勇氣“驅虎”,用螞蟻啃骨的恒勁“開山”,相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將不會太遠。
作者單位:中江縣財政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