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村莊的公眾號,已快滿一周歲了。它在互聯網的海洋里,飄著村莊里的稻花香,讓城里的游子們,串在一根村莊的老藤上,再次感受著農歷24節氣的天光雨露。
去年中秋節前夕,我們幾個從村莊出來的人,在城里大排檔喝酒。喝著喝著,老楊突然撲倒在我懷里,哭了起來。老楊在城里是一個做建材生意的老板,從我們那個村莊出來,已30多年。老楊從來都是一個豁達爽朗的人,他的哭聲把幾個男人頓時弄得尷尬起來。唉,老楊你就痛痛快快哭一場吧,從鄉下到城里奮斗的男人,哪一個沒有一部辛酸史?
老楊嗚咽著哭完了,抬起頭說:“是我不孝啊……”我們幾個男人才把事情搞清楚了。原來,老楊那84歲的父親非常頑固,堅持住在鄉下,至今還種莊稼,喂著一頭老水牛。老楊說,不知道多少次勸老父親來城里居住,老人死活不同意,說:“我走了,這房子咋辦,地咋辦,牛咋辦!”
老楊說的這個村莊,差不多已近荒蕪,雜草瘋長都快把坍塌的老墻、血管一樣串起村莊的大路小路淹沒了。有一次我回村里去,想望一眼老井里的水,老井也干涸了。原來這些像村莊眼睛一樣清澈的井,就像患上了白內障。
老楊說,靠我父親這幾個老人,能把村莊看護好嗎?老楊的話,也觸摸到了我們幾個男人埋在內心里的痛處。當教師的老吳說:“我們這些人,今后問起老家在哪兒,還能像牧童一樣,遙指杏花村么?”一陣沉默過后,有人提議,老吳,你對電腦精通,就搞個村里的微信公眾號吧。
一個叫“老院子”的微信公眾號,就這樣在網絡世界里誕生了。老吳把版式與內容,都設計得相當漂亮,他把我吸收為公眾號的主要作者。我寫過不少鄉土文字,都經過老吳的編輯發到公眾號上。沒想到,那些文字,在深夜里還有人默讀、感嘆和點贊。他們說,人也像莊稼一樣,離不開水土的滋潤。
于是,在這個微信公眾號里,我們望到了這些久違的場景:炊煙裊裊,那是老楊父親在做柴火飯時燃起了稻梗;目光如秋水盈盈的老水牛,那是村里79歲的王老漢牽著水牛去山坡上吃草,老水牛面對鏡頭,主動配合拍照;我的堂伯,一個佝僂的身影緊貼大地,他在收割稻谷;一個老頭兒靠在墻角打盹兒,老太太抬頭瞇眼看云層里的飛機;老梁在北京的兒子,帶著新婚的妻子回到村莊,老梁走在前面,兒子兒媳跟在后面,他們沿著村莊的路,走了一圈;村子里風化了的石壁上,出現一個像菩薩的圖影;城里的劉老二回到村子里,在祖墳前磕頭祭奠,他帶上隨身的帳篷,陪著土里的爹娘睡了一晚,早晨起來,他去舔草葉上的露珠……
通過不斷傳播,“老院子”微信公眾號,已有粉絲3000多人。一個在廣東的老總,也是我們村子里出去的,每天對公眾號的更新嗷嗷待哺。他一個人在他鄉的暮色里,看公眾號里飄起的炊煙。他在微信里告訴我,多少個夜里的夢中,赤足走在童年的山道上,聽見媽媽喊他回家吃飯那綿長的呼喚……
這個村莊里的微信公眾號,成為消融我們鄉愁的一塊田園,汩汩流過我們心田的一眼井水,讓我們找到了一條回到故土的路。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6年09月09日 08 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