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因地制宜的易地扶貧

[ 作者:清風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26 錄入:7 ]

9月22日,國家發改委對外發布《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指出:計劃五年內對近10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著力解決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這一規劃的出臺,標志著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扶貧,是對黨中央精神的深入貫徹執行,是扶貧的精準體現,是扶貧的新起點。

一、貧困對象要精準。中國十三億人口,情況十分復雜,隨時都在變化,必須對扶貧統計臺賬適時更新,并且要對現有扶貧對象進行清理,看他們是否真正滿足貧困標準,這是基點,如果現有的扶貧統計臺賬不準確,那說明根本不滿足扶貧條件,扶了半天也不對,因此一定要按照兩學一做、三嚴三實的要求對數據進行全面清理,還原貧困對象本身,做到對象和數據精準。

二、要真扶貧。扶貧的目的是脫貧致富,一定要對貧困對象進行分析,分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貧困,是生病、自然條件、資金等等,然后根據情況去對癥治藥,如果采用統一的給錢、送物等辦法則只能治標,治不了本,是不長久的,今年解決了,明年又貧困了,如對于自然條件不好的只有進行易地安置,才能徹底解決,否則沒有其他辦法等。因此要采取標本兼治的式來扶貧,要將各類資金、技術等多種方式來扶貧,更不允許只停留在數據上的修改和報送來扶貧。

三、要完善科學評價體系。扶貧驗收,不是走下去看一看,報送一些資料,聽聽匯報就能解決的,而是要建立一套科學評價體系,用科學法治的方式來評價,是否脫貧,要減少人為操作空間。

四、要改變監管方式。對于是否脫貧,要改變常態的檢查監督方式,要組織相關人員和社會公眾進行暗中抽查,而不提前打招呼。不要讓扶貧輪為一種形式,而是要成為為人民服務的活動,這是接地氣,走近民眾的最好方式和橋梁,真正看到他們脫貧致富,讓他們真正富裕起來這才是根本目標。

總之,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打贏脫貧攻堅戰,提早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讓人民早日過上幸福富裕的小康生活。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视频免在线观看 | 日本亚欧精品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五月天导 | 亚洲国内一区二区 | 亚欧V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婷婷网色偷偷男人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