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沖出貧困線的桎梏 告別“數字”扶貧

[ 作者:胡杰西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0-28 錄入:7 ]

民政部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民政部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做好農村低保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有關情況。(中青在線 2016年10月25日  )

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副司長蔣瑋解釋說,指導意見提出了明確目標,確保所有地方農村低保標準逐步達到國家扶貧標準。國定扶貧線從2010的1274元到2011年的2300元至今年的2736元,數字上貧困線的標準提高了,說明我國人均收入增加,但是在一些堅苦偏遠地區,有部分人群年均純收入都還未能達到2010年的全國最低年收入水平,這真的讓人難以想象,他們過著怎么的生活?  

通過對政策的解讀政府希望通過“低保兜低”的形式讓一部分確實“扶不起來”的群眾強制脫貧,力爭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到2020年實現全面康社會奮斗目標。如今國家政策好,各項民生工程切實解決老百姓的諸多困難,然而在我看來“數字”扶貧指標不治本,只能解決當前“全面小康社會”任務的燃眉之急。我們還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貧困戶自身實力,“主動脫貧”而不是靠政府“被動脫貧”。

一、 政府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貧困人口思想水平。“扶不起來”的貧困戶一部分是因為自身懶惰,習慣性依賴政府“低保”“貧困慰問金”等救濟金救助,不思進取,破罐子破摔,政府應該多舉辦學習班,從思想上改變貧困戶的觀念,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將自家荒廢的土地合理利用起來,根據當地地形條件發展種植,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二、   招商引資,將閑置資源交給專業人士變廢為寶。一部分“因病致貧”“因喪失勞動力致貧”的貧困戶,我們可以將其承包的土地所有權打包承租給投資商,或者開發當地礦產、旅游資源等,一方面解決當地勞動力就業、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另一方面,土地承包金發給貧困戶分紅,順其自然脫貧。

三、   用活社會公益組織,絕不小覷社會組織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越來越多愛心人士形成團體組織,深入基層調查了解、幫扶慰問貧困戶,在我個人看來公益組織的力量更是用在了刀刃上,支持力度、形式絕不亞于政府,政府應大力支持這些新興組織做他們堅強的后盾。

打贏脫貧攻堅戰,全民參與,堅持改革創新,轉變方式方法,變輸血為造血,變“被動扶貧”為“主動扶貧”,全民小康指日可待。

作者地址: 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色花堂精品国产首页 | 日本成人手机在线天天看片 | 日本一本到精品综合视频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午夜福利片 | 尤物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 午夜看看A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