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接合部是城市與鄉村之間的過渡地帶,也是城鎮化進程中劇烈變化的動態區域。其所表現出的樣態過渡性、群體異質性、利益多元性、關系復雜性等社會結構特征,給社會治理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在新時代特殊時間節點下的中國城鄉接合部,如何適應這些特征以及由此而來的挑戰,全面推進社會治理工作的創新,是城鎮化發展必須高度重視并致力下功夫解決的重大問題。
城鄉接合部社會治理面臨的新問題
城鄉接合部過渡性特征,要求城鄉接合部社會管理很多時候要實施交叉管理,實現兼顧城市、鄉村發展特征的綜合治理。但大量二元結構問題存在,使社會管理出現大量“誰都能管”,但“誰都管不住”的情況。例如,居民與村民混居,使治安管理存在村委會和居委會兩套系統,“你來我往”重復治理現象比較普遍,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綜合治理效率。再如,商業用地與集體土地并存,很容易出現街道征地但不管土地,鄉鎮管土地但不征地等矛盾。一些地方征地拆遷困難,甚至引發一些集體抗爭事件,大多都是由土地管理中的交叉問題引起。
城鄉接合部社會群體的異質性特征,需要城鄉接合部的社會治理既要有政府組織引導,又要有公眾的積極參與,建立起齊抓共管的治理體系。但是就當前情況看,由于城鄉接合部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責任和權利意識不高,再加上區域、結構和人員的不穩定性,導致以自治為主體、公眾參與的治理體系很難建立起來。
城鄉接合部的利益訴求多元化特征,要求城鄉接合部社會治理要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利益,精準消除矛盾沖突,確保城鄉接合部的社會發展大局穩定。但就當前情況看,城鄉接合部依然是現實中的矛盾集中區、上訪多發區。例如,無論是城市保障房建設還是房地產開發商,其服務對象均未涵蓋城鄉接合部的流動人口,而且以廉租房為主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又嚴格地將“戶籍”列為享受廉租房的必備條件,導致城鄉接合部流動人口無法像城鎮居民一樣享受住房保障,住房、醫療衛生、子女教育等問題也十分突出。
城鄉接合部的社會關系復雜化特征,要求城鄉接合部社會治理必須以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為核心,最大限度地實現“人”的全面城鎮化。但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的城鎮化重視了實體上的、物質上的城鎮化,在城鄉文化的融入、在城鄉文明的轉換上卻重視不夠,造成了城鎮化背后的大量“不習慣”“不適應”問題。特別是農村屯居方式被打破,使城鄉接合部很多原住村民表現出極大的困惑和焦躁,并積怨于政府推動的城鎮化,成為一種潛在的不安定因素。
城鄉接合部社會治理工作創新
完善社會治理政策支撐體系。首先,抓住農村改革的重大機遇,明晰集體資產與農民之間的股權關系,對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進行確權,疏通集體財產和農民資產進入市場的政策渠道,減少或避免鄉變城、村改居過程中由經濟問題引發社會問題。其次,抓住戶籍制度這個城鄉統籌的“牛鼻子”,在不能實現“全域性”農轉非的情況下,可探索建立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先行先試率先打破農業與非農業戶口的戶籍界限,進而帶動社保、醫保、教育等各個領域的改革。再次,加大城鄉接合部基礎設施、社會事業、民生項目的投入,探索省市投入為主、市區共建的模式,解決城鄉接合部社會服務一體共享問題。
構建齊抓共管社會治理格局。致力于“政府管理”向“社會治理”轉變,一方面,把群眾共同參與作為最根本的措施之一,拓展公眾參與社區治理的渠道。例如,把退休干部、青年志愿者、老年志愿者等納入網格化管理隊伍之中,讓更多的群眾參與到社會治理中去。另一方面,要發揮好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引領和帶頭作用,創新流動黨員參與到社區黨支部組織活動的途徑,并以此帶動更多流動人口參與社區治理;政府管理部門則要鼓勵居民成立合法的社會組織或平臺,如社區的微信群、QQ群等,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居民維護合法權益的意識。
創新社會利益矛盾調處機制。針對原住村民群體,要重點關注其在資產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遷、撤村并居中的利益變化和分配問題,最大限度地保證其利益穩定和最大化,從根本上鏟除利益矛盾產生的隱患;針對外來遷居群體,要研究并嚴格執行相關民生政策,快捷辦理諸如戶籍遷移、醫療養老保險接續、孩子入學轉學等后續事務,確保該群體能早日住下來、穩得住,減少社會矛盾的“激發點”。對于流動人口群體,要探索建立公安、勞動、社保、人事、街道社區聯動的登記制度,創新當前“以證管人”“以房管人”的人口管理政策,改“暫住證”管理制度為“居住證”管理制度。
營建城鄉文化兼容的人際關系。一方面,努力促進城鄉文化的共存共享,保護好淳樸的農村文化因子,以彌補城市文化中的不足。例如,農村處理紅白喜事中的共同關注、全村參與的傳統文化應予以正確引導,以此沖消城市化帶來的人際關系冷漠,群族關系撕裂問題。另一方面,大力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消除城鄉接合部公共文化設施長期以來落后于城市的現象,增加農村文化服務總量,推動城鄉文化的一體共享。此外,重視和加強居民“后城市化”教育,提高公眾文化素質和政治覺悟,引導其遵守城市文明規則和習慣,形成自覺參與社會治理的動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學習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