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中的村域中國:本色訪談》一書,是在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出版的。該書力圖還原真實的農村發展歷程,以深入農民家庭訪談為線索,通過上百名農民的親口表述,從普通農民的視角,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鄉村振興進程,從而生動地展現了農村在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刻底蘊和豐富魅力,是對振興中的村域中國的真實寫照。
該書出版的另一個背景,是承載著重大歷史使命的農村集體土地確權改革。近年來,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農村集體土地確權改革對于創造農村內生動力、推動農村轉型升級意義重大。這部書的出版,凝聚著書中每一位受訪者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認可,對本村轉型升級的深切關注與期待。村民們對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意味著鄉村蘊含著源源不斷的前行動力。釋放這種動力的基礎是利用好農村土地,使其成為廣大農民群眾和各方利益主體可以不同程度地參與的領域,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農村土地的功能和作用。對此,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市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前提是資源的產權確認,這就意味著,農村土地資源市場化的前提是集體土地確權。
全書圍繞集體土地確權問題,按照時間邏輯進行記錄和敘述,分為訪談筆錄和訪談錄音上下兩篇。作者以敘述性體例寫日志,目的在于盡可能地以“貼近”的姿態來理解事實,盡可能少地從作者的角度得出的結論,盡可能多地將評判空間留給讀者,讓讀者自行判斷。因而,這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學術著作,縱觀全書,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選題意義重大。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延續和升級。鄉村振興的成效,最終取決于鄉村在外部力量的作用下能夠內生出多少新的前行動力。要創造出這種內生動力,需要克服許多局限約束,其中最為基礎的,就是“活化”鄉村中的核心要素土地。而要“活化”土地,就必須進行土地確權工作,否則所有的創意都可能是空中樓閣。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土地確權工作,從2009年起連續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在強調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重要性,其中2017年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強調在農地問題上要實現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的真正落實,這與本書對農村土地現狀展開調研的主題高度契合。隨著各省、市、自治區對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逐步推進,既取得了很大成效,在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問題。要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有賴于一個合情合理又清晰可辨的土地產權體系。該書以深厚的理論積累和深入的村域調研為支撐,對農村集體土地產權體系進行研究,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而且對于各地鄉村的土地確權實踐也有一定的借鑒和參考價值。
二是訪談直面問題。農村集體土地包括宅基地、建設用地和農地,其中農地是最大的一塊。農地確權普遍涉及兩方面的問題:首先在承包地確權登記發證方面,有三個突出的問題:一是因未嚴格遵守確權技術標準而產生的誤差問題。比如,多山地區不規則坡地的測量數據,往往小于其實際數據;平原地區農田中的灌溉溝渠和田埂等非承包地面積,往往被計入承包地面積,從而使得測量面積大于其實際面積等等。二是因未嚴格遵守確權相關政策法規而產生的誤差問題。過去測量面積大都與上繳稅費掛鉤,所以為了少繳稅費,登記數據往往比實際面積少;現在種田不僅不繳稅費,而且還有補貼,所以為了多拿補貼,登記數據往往比實際面積多。此外還有一些地方,在農地測量、登記和頒證上存在著隨意性。三是確權成果的管理和運用問題。由于與登記頒證聯系在一起的農地確權,很可能因上述誤差造成確權數據不夠真實。因此,確權數據在農民那里主要用做繳納稅費或者領取農業補貼和農地征收款的依據,往往不具有農地流轉時計算租金的意義,當農地流轉時,流轉雙方要重新測量,以共同測量的數據作為計算流轉租金的依據。其次是承包權與成員權對稱性的心理權衡問題,即現實中農戶基于有本村組戶籍的人口就應有承包地及其權益的認知,對集體成員權與土地承包經營權之間對稱性的心理權衡。這種心理權衡的動力源,來自作為集體成員的農戶家庭人口乃是一個無法固化的變量。它一旦變化,為集體成員所共有的農地之承包格局就必定會有隨之變化的動因。這種情形,對于居住在土地增值較快的發達地區的農村,或者中心城市郊區農村的村民而言,尤其明顯。這意味著,農村改革初期嚴格按照組(生產隊)內戶籍人口分田地,繼而形成的那種讓各家各戶服氣的農地承包格局,不可能一勞永逸。也就是說,因集體成員遷入和遷出、出生和死亡、出嫁和入贅等人口變化引發的調地要求,與“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確權到戶”政策之間存在著張力。這種張力始終會影響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向的農地產權治理績效,以及鄉村振興的前景。
三是方法講求科學。全書秉承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方法論,注重規范分析和實證分析相結合、訪談調查和問卷調查相結合、類型分析與對比分析相結合、象限分析與案例分析相結合。在此基礎上,該書結合中國農村的實際情形,提出農地確權的理論框架及其六種確權模式,即“個體化+確權確地不確股”、“合作化+確權確地不確股”、“合作化+確權確地確股”、“集體化+確權不確地不確股”、“集體化+確權確地確股”、“集體化+確權確股不確地”。全書貫穿著實事求是和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方法論原則,以上述六種農地確權模式為理論依據,通過詳實的調查數據和訪談材料,展開具有啟示意義的記錄和描述。書中的分析和結論將會對相關決策部門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政策有所助益。
總之,該書是一部值得閱讀和品味的著作。書中提出的許多問題都來自于現階段村域土地確權和流轉的實際情況。全書沒有脫離實踐的空洞理論,而是直指社會關注的熱點和難點,直指農村土地的政策和措施,因此其實踐價值十分突出。這與作者深入農村調研是分不開的。作者對農地和農民有深厚的感情,每年都拿出一定時間在基層調研,與農村和農民保持著密切聯系,這對社會科學學者來說是難能可貴的。《振興中的村域中國:本色訪談》一書,為我們勾畫了六種土地確權模式的理論框架,對每種類型都用案例進行了很好的闡述,對農地、宅基地等概念的界定頗有新意,對不同鄉村土地確權的共性和個性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歸納和比較,為我們思考中國村域農地產權確認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式。這是該書對社會科學理論的貢獻。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農村土地確權問題的復雜性。正如該書中所提到的,農村土地確權的理論和實踐涉及眾多學科,要融匯多學科理論來解釋正在進行中的實踐并不容易,更不是一部《振興中的村域中國:本色訪談》可以完成的,許多問題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入探討。嚴小龍教授的這部著作可以讓認知的觸角和思維得到更深的延伸,其意義不僅在于細化和深化了對集體地權問題的研究,還在于對理論工作者深入鄉村研究實際問題具有借鑒和推動作用。
作者系中共中央編譯局原副局長、研究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共產黨宣言》專題講解專家,中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會長,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山東大學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