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出臺《關于試行農田投入有機肥最低用量指導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加大有機肥推廣力度,提高耕地質量水平,提升農產品品質,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面建立并實施農田投入有機肥最低用量指導制度,實現“三個持續”:施肥結構持續合理。有機肥年使用量穩定在100萬噸以上,化肥用量控制在定額標準以內,涉農縣使用“浙樣施”全覆蓋。綠色農業持續融合。發展綠肥種植300萬畝以上,其中果茶園套種100萬畝以上、冬綠肥200萬畝以上;推進綠色種養結合,畜禽糞污、生物秸稈等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耕地質量持續改善。全省耕地有機質平均達到25克/千克,高等級耕地占比達到50%以上,單位耕地化肥(折純)施用強度控制在24千克/畝以下。
為切實提升耕地質量、保障耕地綜合產能、改善農田土壤生態環境、減少化肥用量,促進農業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意見》提出了八個方面重點舉措:
建立有機肥最低用量指導標準
根據作物類別、耕地地力狀況、不同產量目標等,遵循有機質低含量區(有機質含量低于15克/千克)重點施、有機質中等含量區(介于15克/千克-30克/千克)持續施、有機質豐富區(高于30克/千克)合理施的原則,分區分作物建立農田投入有機肥最低用量指導標準。各地應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有機肥投入最低用量指導標準,原則上不低于省級發布有機肥投入最低用量指導標準。
深化測土配方精準施肥
繼續開展規模主體測土配方服務。優先支持施用畜禽糞肥、商品有機肥、配方肥和新型高效肥,研發推廣有機肥施用機械、“有機肥+”、水肥一體化等新技術及主要糧油作物高效綠色定額制施肥技術。
大力發展綠肥種植
大力推廣水稻-油菜、水稻-綠肥等穩糧肥田種植制度,加快構建不同農業生態區和種植制度的綠肥生產格局。積極推廣果茶園套種綠肥、豆科類作物或自然留草,及時割草返田培肥;支持綠肥景觀化種植,建成100個集培肥養地、觀光休閑多功能于一體的綠肥景觀種植區(帶、園)。
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
加大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PPP模式支持力度,調動社會資本參與糞污資源化利用的積極性,培育壯大第三方治理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形成畜禽糞污收集、存儲、運輸、處理和綜合利用全產業鏈。
開展易腐垃圾肥料化安全利用
研究制訂易腐垃圾肥料化安全利用標準體系,規范易腐垃圾肥料化處理行為,開展易腐垃圾肥料產品安全利用試驗示范,穩步推進易腐垃圾有機肥安全利用技術。
促進有機肥企業提質改造
支持有機肥生產企業淘汰落后設施設備,優化改造生產工藝,提高有機肥質量。鼓勵開發和施用生物有機肥、有機-無機復混肥等有機肥新產品、新劑型;充分挖掘有機肥源,支持鼓勵利用農作物秸稈、菌菇渣、分類后的生活易腐垃圾等作為有機肥原料。
強化有機肥利用科技支撐
加強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技術研究,建立有機肥綜合利用標準體系,研究制訂利用技術規范。強化有機肥施用配套機械引進研發,降低生產和施用成本,提高有機肥使用成效。
構建有機肥推廣應用機制
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綠肥景觀化種植、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范區(園、帶)創建。探索通過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等方式,培育有機肥統一施用、綠肥統一種植管理的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土壤改良和修復)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