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分享經濟”讓農民獲利更多

[ 作者:程鴻飛孟昭福?席真?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1-06 錄入:吳玲香 ]

極目遠眺,一座座白色的大棚排列整齊,連綿不絕;棚外天寒地凍,棚內溫暖如春,西紅柿、黃瓜、茄子長勢喜人;一輛輛貨車川流不息,將新采摘的蔬菜送到各個銷售門店……這是幾天前,記者在山東省聊城市鄭家鎮蔡莊村農合億灃種植專業合作社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看到的場景。

五五分成催生農業產銷新模式

我們只管到承包棚種菜;建棚、管理、農藥化肥、銷售啥的都不用操心,這些都由基地專人負責,賣了菜,就等著拿其中一半的收入。”2015121日,魯西平原又迎來了一個大晴天。一大早,蔡莊村的王振武就到他所承包的51號棚里上班了。

俺家的7畝責任田以每畝900斤麥子的價格流轉給了合作社。流轉前種植大田作物每畝地每年收入也不到2000,流轉后租賃費每畝每年1000多,另外流轉后的田地改為大棚蔬菜種植,按照五五分成每畝每年又收入兩萬多,效益是土地流轉前的十幾倍。王振武一邊清雪一邊給記者算賬,我包的這個棚有2畝地,20158月份定植的西紅柿剛開始產量不高,只有4000多斤,賣了4180塊錢,去掉化肥340塊、農藥170塊,剩下的和公司五五分成,10月份俺拿了1835塊。11月份產量達到5000斤,價格也提高到了2塊,自己得到了小五千。

王振武所說的公司是聊城億灃連鎖超市有限公司,該公司20131月借力土地流轉,成立了山東聊城農合億灃蔬糧種植專業合作社,計劃投資1億元,流轉土地1萬畝,建設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同年10月,在省市區三級近千萬的財政扶持下,億灃公司投資2600萬,開工一期項目,一次性流轉溫集村、蔡莊村、莫莊村320戶農戶的2260畝地,建設高標準日光溫室500畝、大拱棚700畝,打造起了集果蔬種植、加工、銷售、新品種引進和技術培訓為一體的農業基地。

2013年億灃超市在聊城市已有62家門店,且每年僅蔬菜的銷售額就高達1億元左右。采購別人的是賣,自己種的也是賣,而且能監管質量安全。百姓們吃上放心又便宜的新鮮蔬菜,超市擴大盈利空間,農民多了致富渠道,分享經濟實現了多贏,何樂而不為呢?抱定這樣的思路,公司總經理王廣勝回到自己家鄉開啟創業新征程,示范園解決農村勞動力300余人,為當地鄉親帶來了切實收益。

五個統一把好食品安全第一關

每天,常立楠都要采集10個大棚的樣品進行化驗檢測,這個畢業于聊城大學農學院的大男孩是示范園檢測中心的質檢員。除了指導農民用藥,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檢測農產品農藥殘留是否超標,確保上市的每一批菜品都符合安全標準。常立楠拿起一個外皮有些發青的西紅柿說,因為最近接連陰天,西紅柿著色慢,品相不好,外面有些人會通過涂藥的方式進行改善,但這在園區是禁止的。雖然外面不好看,但里面是紅心兒的,而且味道也很好。常立楠隨手拿了一個掰開遞給記者。

為保證果蔬品質,示范園嚴格按照綠色、無公害標準生產,實行五個統一的管理措施,即統一生產資料:基地統一選用優質、高產、安全良種進行播種;從廠家統一購進肥料、農藥等生產資料,無加價配送給合作社種植戶;采用滴灌、管灌等先進灌溉技術,為生產優質、安全的農產品奠定農資基礎。

統一技術指導:針對示范園農作物種植品種覆蓋情況,邀請山東農業大學、聊城市農業局、區農業局、區蔬菜辦等知名專家和種植能手進行現場指導,并聘請蔬菜專家杜廣申研究員為基地顧問,全面提高種植戶的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

統一管理標準:采取定棚定人管理方式,由合作社聯合億灃超市嚴格制定統一的精細化管理方案,責任到人,合作社與種植戶簽訂種植合同,以蔬菜銷售額的五五比例分成,實現共贏。

統一質量保證:合作社逐棚、逐戶建立安全生產檔案,使用粘蟲板、性誘劑、殺蟲燈等物理方法防治病害,最大限度地減少農藥使用量,同時,完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實現農產品質量全程管控。

統一產品配送:示范園實行多元化種植,根據需求種植應時果蔬或反季節品種,產品直接配送到億灃超市,所有產品將在采摘后12小時內統一配送到位,最大限度保證農產品安全、新鮮。

在王振武的51號蔬菜大棚內,有三件科技寶貝:一是物聯網,大棚內的溫度、濕度及二氧化碳濃度數據高低,通過農產品檢測室電腦屏幕觀察得清清楚楚;二是生物殺蟲燈,大棚內外全部安裝后有效地預防了飛蛾害蟲對大棚蔬菜的侵襲;三是滴灌技術,達到了水肥一體化,減少了成本,增加了大棚蔬菜的吸收,蔬菜生產較傳統種植產量增加30%。而這三件法寶,是示范園內棚棚必備的。

當初搞那么多投資建蔬菜基地,就是想種出無公害、健康的綠色蔬菜,老百姓吃著放心,我們這些做商超的賣著也舒心。現在,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審核,我們的豇豆、絲瓜、茄子、西葫蘆、西紅柿、黃瓜、辣椒等15個品種都已經取得了國家綠標。王廣勝介紹說。

高點謀劃工商資本下鄉開新花

每天早上4點,示范園的廂式貨車都會滿載前一天農戶采摘的各類蔬菜送至位于柳園北路的億灃公司的配送中心,6點鐘分裝完畢后,公司的配送車輛再分頭送往各個門店,8點鐘開門納客時,最新鮮的蔬菜就已上架。

有了農超對接這個橋梁,省去了中間不必要的流通環節,成本能降低15%~20%左右,這些費用直接讓利給消費者和農戶。在王廣勝看來,通過實施農超對接,有效地保障了超市各門店生鮮商品的供應,平衡了產銷關系,穩定了市場價格,在方便居民、搞活農村流通的同時,提高了企業的效益,實現了商家、農民、消費者三方共贏。目前,除去來自于周邊五十公里以內田間地頭的當地蔬菜水果,億灃還在福建、河北、江蘇,山東肥城、煙臺、濟寧等地建立了10余個直采基地,采購果蔬品種10多個,年采購量達到3萬噸。

現在,國家提倡讓農業接二連三,提倡分享經濟。什么是分享經濟?就是協作經濟,是建立在人與物質資料分享基礎上的社會經濟生態系統。在東昌府區農業局長張昭江看來,農合億灃蔬糧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成功運營為該區分享經濟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樣板。

不止農超對接,善于學習政策、研究政策的王廣勝還看重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要探索建立嚴格的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耕地準入和監管制度鼓勵和引導城市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種養業。借著這股政策福利的春風,他回鄉務農的干勁越發高漲。

現在,我們與聊城最大的兩個面粉廠久信、天斗結成了戰略聯盟,對剛流轉的3萬畝大田上的小麥進行長期合作,另外,對秋季玉米我們做成青貯飼料,發展養殖業。現在,這3萬畝無公害小麥磨出的面粉已經擺上了京津市民的餐桌。王廣勝躊躇滿志地描繪著更宏偉的藍圖:

未來3年,億灃公司將繼續增加流轉土地8000畝,合理規劃出畜牧養殖區、果蔬種植區、現代農業觀光生態園區、淡水養殖區及生物沼氣池區等區域,結合東昌府區生態綜合整治規劃,清除煤場、填埋垃圾,再造可用地,建梯田筑魚鱗坑,平整洼地,栽種油松、白皮松、桃樹、丁香等經濟苗木29萬株,通過融合資源鏈條,盤活生產資源,打造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現代農業產業園體系。

東昌府區是農業大區,從大區強區,我們要把產業鏈、價值鏈等現代產業組織方式引入農業,努力在全區形成一批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建成一批具有區域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培育壯大一批關聯性緊、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造就一批具有基地、品牌、營銷隊伍的示范性合作社,既要保留傳統農業,又要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一村一品,提升農業的生態價值、休閑價值和文化價值,通過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推動全區現代農業越來越強。東昌府區委書記陳秀興說。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6010505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在线国内在线播放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午夜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婷婷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