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悠悠吟唱的《鄉愁四韻》: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那酒一樣的長江水,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故鄉母親化,是我們最大的情感認同。 但近十年來,越來越多離鄉的進城者,回鄉后一次比一次失望。故鄉,已非記憶中那樣溫馨了,無序的開發和污染吞噬著廣大鄉村。更令人憂心的是:鄉村已不是一個生態完整的社會了,常年只有最弱勢的兩類人:老人和小孩留守,靠打工的成年人寄錢回來維持生活,而代表都市文化的電視,也幾乎消滅了除打牌賭博之外其他傳統的鄉村娛樂方式。曾經古老鄉村的風景,因為時代飛速發展,整個鄉土中國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城鎮化的號角聲中,我們看到了63年來最枯竭的長江,看到了被灰霾籠罩的海棠花,看到被拆成廢墟的家園,看到了千篇一律的玻璃幕墻,所有的詩意,都只能化在腳下飛馳而過的車水馬龍中。
“美麗鄉村”已成概念,“千瘡百孔”才是現狀。 鄉愁對于每個人都有著極其復雜的情感,一個生命的過程,除開父母給我們的肉身這個硬件以外,還有就是故鄉給我們的最初的精神軟件。我們的硬件和軟件都在故鄉基本形成,所以要“記得住鄉愁”。
“記得住鄉愁”是指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物”的城鎮化,更要注重人的感受和文化的傳承,不應盲目地大規模圈地蓋樓、搞人口大遷移,而應盡量滿足遷入城市的“新市民”的情感需要。應保持鄉村原有的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觀,原汁原味的鄉土和歷史文化,和睦親善的人際關系,使人們產生一種“回到故鄉”的感覺,從而盡快融入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城市,找到歸屬感。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然趨勢,也是廣大農民的普遍愿望,但是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統籌城鄉,公平發展,均衡發展,讓農民與城市居民共享發展成果,讓農民歸得了鄉、愿意歸鄉,發展的同時切要“記得住鄉愁”。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張家界在線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