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城市地理學家諾瑟姆曾在1979年提出“諾瑟姆曲線”理論,他在對歐美等國家100年-200年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變化規律進行深入研究后指出:城市發展過程的軌跡是一條被拉長的“S”型曲線,而拐點是城鎮化率30%和70%的時候。
具體來說,兩個拐點將城鎮化分為三個階段,在城鎮化初始階段,城市人口增長緩慢,城鎮化水平較低;而當城市人口超過30%以后,城鎮化進程逐漸加快,這種加快一直要持續到城市人口超過70%以后;當城鎮化水平超過70%后,發展速度又開始趨慢,進入城鎮化水平較高且發展平緩的最終階段。雖說并不是所有國家的城鎮化發展都能契合諾瑟姆的“S曲線”理論,但大部分國家的數據基本上都支持了這一論斷。
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根據諾瑟姆的階段劃分,我國正處在城鎮化率30%-70%之間,即整個國家進入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時期。
通常,我們對于城鎮化、對于快速發展的理解是與大規模的拆除與興建、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聯系在一起,這確實是城鎮化發展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發改委曾預計,中國將因城鎮化在2020年前產生社會保障和公共設施投資總計近30萬億元。國家開發銀行的測算更驚人:到2025年,城鎮化帶來的投資需求將接近150萬億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解放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