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一個合作社的曲折產業融合路

[ 作者:李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7-20 錄入:吳玲香 ]

——種山楂掙得太少,搞加工獨力難支,做旅游持續投入

編者按: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下發展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舉措。農業要接二連三,不但掙足農業的錢,更要挖掘第二、第三產業的利潤增長點。合作社作為聯結小農戶與大市場的有效載體,融入三產融合,有利于充分發揮自身農業生產的優勢,也有利于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分享產業紅利。近年來,不少合作社開始探索三產融合,積累了經驗,但在資金投入、利益聯結機制等方面也面臨諸多問題,需要在發展中一一解決。

 一個合作社的曲折產業融合路(圖1)

(圖片信息: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唐汪鎮引導合作社開展休閑農業活動,同時打造電商銷售模式,開辟新銷路,增加農民種杏收益。圖為游客在郵政快遞寄送便民點寄送杏子。)

成立于200771日的山東省青州市清風寨山楂發展專業合作社,這些年來不能說沒嘗到過合作的甜頭,但發展的酸澀也不少。為了從山楂上多掙點錢,這個合作社走上了一條曲折的產業融合之路。

其間,合作社規模從成立之初的50戶村民發展到580戶,輻射帶動26個自然村、800多個農戶;經營內容從單純種山楂到成為酒廠的原料基地,再到開發景區搞旅游。用合作社理事長、王墳鎮許家莊村黨支部書記金德功的話來說,要讓全體成員參與合作社發展,慢慢地,合作社會實現由量的積累到質變的飛躍。盡管產業融合之路走得慢,但每一步都可圈可點。

標準化種山楂,總算在售價上出了頭

清風寨位于王墳鎮的青山之上,是《水滸傳》一百單八將之一花榮的知寨駐軍處。山上山下遍布果樹,尤其盛產山楂。

金德功說,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就是想讓山楂多賣點錢。合作社成立后,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社員去山楂種植管理水平較高的臨朐縣等地考察。他們發現,同樣是10年的山楂樹,人家一棵樹能產200斤,而他們的只有50來斤,而且人家山楂的價格也高一倍。

合作社從外地請來種植能手,指導社員打藥、修剪,培訓社員學習標準化種植技術。2008年,合作社的山楂豐收了,個頭大、產量高,銷售價格比粗放管理時每斤高出5毛錢。看到成果后,當年有170多個農戶加入了合作社。

隨著合作社規模的擴大、種植水平的提高,浙江義烏、江西南昌等地的大客戶開始主動聯系收購山楂,合作社的山楂價格比周邊散戶的每斤高出好幾毛錢。

向原料基地轉型,無力辦廠的現實選擇

通過技術指導、標準化生產,合作社的山楂是能多賣幾毛錢,但對農民增收的拉動效果并不明顯。成立合作社的目的是帶領農民致富,但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很難。金德功開始尋找合作社發展的新路子——農產品加工。

當時合作社種植的山楂主要用來做山楂餅等產品,明明知道這些產品缺少特色,附加值也不高,但沒辦法。金德功說,直到2010年,合作社還是不得不進行這種簡單加工。

正當合作社忙著找加工項目時,當地一位在上海當教授的老人送給合作社一個山楂干紅釀造配方。合作社進行了試驗,釀造的山楂干紅獲得了成功。然而,規模化生產紅酒需要大量的資金,還需要場地、技術人員等,這成為合作社很難跨越的一道坎兒。

后來,青州當地一家企業開始從事山楂干紅釀造。金德功考慮,雖然合作社成員已經達到了580戶,但資金、場地、技術人員啥都缺,直接辦工廠對合作社來說不現實。與企業合作,成為原料供應基地,是一個現實的選擇。于是,合作社與這家企業簽訂了原料供應合同,使合作社與企業緊密聯系在一起。

如今,合作社成員僅靠種山楂一項,年收入平均能達到3000/畝。

涉足鄉村旅游,帶農致富迎來新機遇

在與企業合作發展山楂加工的同時,合作社仍然在尋找能讓社員增收致富的途徑。經過專業人員的指點,金德功意識到,當地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也有可能成為新的收入增長點。

清風寨在《水滸傳》里有故事,而且山上多懸崖峭壁,有三門洞”“蝙蝠洞”“龍鼻子洞等十多個天然石洞,還保留了部分古代軍事防御遺跡。這些讓清風寨和這里的山楂充滿了無限的想象空間2012年,合作社開始立足當地特色,發展鄉村旅游和農家樂,把重點放在清風寨山上。

開發景區,想法不錯,但困難也不少。為了解決資金問題,合作社一方面積極爭取項目扶持資金,一方面發動成員積極投入義務工,參與修路、歷史遺跡修復等工作。合作社對義務工訂了兩條規矩:一不強制,全靠自愿;二是對成員出工情況做詳細記錄,等景區有了收益,會給成員支付報酬或折算成股份。

經過近3年的建設,2015年國慶節前,清風寨景區正式對外營業,合作社的鄉村旅游業務開張:游客可以參觀歷史遺跡,也可以采摘山楂,還可以吃住在農家。國慶節期間,一個旅游團采摘了500多斤山楂,采摘價格比當地市場上的售價高出2倍。

旅游業務讓合作社社員得到了實惠。社員李玉桂說,2015年他家的農家樂開始營業,直到農歷臘月還有游客來。以前冬天閑著沒事只能打牌,現在打掃房間做做飯,不僅收入高了,生活也充實了。目前,他家能提供20多個床位,可以同時容納五六十人用餐。僅住10個人,一天的收入也能達到1000塊。”20159月,清風寨景區吸引自駕游游客和登山族、騎行隊等300余批次,3個月就為村集體增加收入5萬多元。

鄉村旅游讓合作社有了一個新的開始。金德功說,合作社開始從種植業向旅游業轉型,整個過程一直在投入,還沒能給成員分紅。合作社規劃,將來要以鄉村旅游作為重點發展方向。未來幾年里,如果合作社靠旅游收入高了、積累多了,就能真正達到帶動農民致富的目的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6-07-19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韩三级 | 亚洲人成人成在线放 |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视频 | 日本七七中文字幕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日本老肥熟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