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沿著這條路走,啥時候看到路邊整齊紅白相間的房子、還有大樟樹,就是到花園村了!”迎接記者來訪的司機老李,言語中透著自豪。
浙江省東陽市花園村,被叫了近700年的村名,現在真正名副其實。從整體上看,經濟繁榮,商貿發達,道路通暢,百姓安居,環境整潔,像是一座精致秀麗的城市。
2004年,東陽市進行行政區域調整,老花園村與周邊9個行政村合并,組建成新花園村,村民人口由不到500人增加到5000多人,面積由1平方公里擴大到了5平方公里。自此花園村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提出了“一年小變樣、三年大變樣、五年全變樣”的口號,駛入發展快車道。
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曾兩次到花園村調研,他希望花園村繼續高擎起新農村建設典型的旗幟,在做大做強做美花園村的同時,以一帶十,以十帶百,引導和帶領更多村莊走上致富路。
花園“領頭人”、村黨委書記邵欽祥說,新農村建設要經濟發達、村民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生態良好,而花園村都已經不折不扣實現了,“花園不是盆景,不是一枝獨秀,而是繁花盛開,全面強富美。”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副組長陳錫文,把花園模式概括為“四個結合”:傳統與創新相結合,一二三產業發展相結合,集體經濟與多種經濟成分發展相結合,本村經濟與外來經濟相結合。他評價花園模式“具有可持續性,是我國農村城鎮化建設的一個范本”。
從一個很不起眼的普通村成為“中國十大名村”,從小花園到大花園,從舊花園到新花園,從窮花園到富花園。花園村的人,花園村的路徑,花園村的傳奇,自然引人入勝。
創業富民,創新強村——創業創新,最能凝聚人心;萬眾創業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
2015年,花園村全村實現營業收入401億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5萬元;今年6月底,花園村個私工商戶達2849家,與去年同比增加了127家。
落在花園村頭上的,有“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中國十大名村”“浙江農村現代化的榜樣”“中國十大最美鄉村”“中國十佳生態文明村”“中國紅木家具第一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設示范村”等等,一大堆桂冠。今年7月,花園村黨委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殊榮。
創造以上“大數據”、贏得無數贊譽的花園村,走的是一條艱難創業路。
“村名花園不長花,草棚泥房窮人家。種田交租難糊口,擔鹽捉魚度生涯。”百姓口頭流傳至今的一首打油詩,就是過去漫長歲月中村情村貌的“寫真集”。到改革開放以前,這個原來人口400多人的小山村,人均年收入只有87元。
1981年那個春天,春潮在重獲解放的中國土地上涌動,“無工不富”的思想在浙江各地露出苗頭。剛剛當上村官的邵欽祥在思考:假如總是從有限的土地里“刨食”,經濟崛起之路將會相對緩慢。他籌資1500元,在村祠堂里辦起花園蠟燭廠,幾個月收回成本并開始盈利。
小小蠟燭,一下子點燃了創業的火光激情。當年10月,18位村民自帶縫紉機,加入邵欽祥創辦的花園服裝廠。此后十余年,“雞生蛋、蛋生雞”,邵欽祥創辦了甜菊糖廠、磁鋼廠、鎖廠、磚瓦廠、吹塑廠等十幾家企業,一直到1993年成立花園工貿集團、年產值3億元。
窮人辦廠,靠的是心齊、艱苦、勤儉,還靠擺脫貧困的勇氣;工業化起步階段,靠的是勞動密集、人口紅利,以及市場的消費饑渴。然而越往市場深處走,邵欽祥感覺到,“應該引導村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創業、創新,勢在必行。”
把傳統企業升級為現代企業,要走科技路線,要靠先進企業制度和營銷手段。邵欽祥瞄上了中國科學院的科技成果,花園村選擇了“維生素D3”這個冷門產業。
1996年起花園村與中科院合作,大筆資金投入高新科技產業,雙方合作研發攻關。2000年花園生物公司投建,2001年試產成功,2003年系列產品進入國際市場,2014年“花園生物(證券代碼300401)”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歷經十余年,“從膽固醇合成維生素D3”,不僅僅填補國內空白,而且打破了國際壟斷,花園村成為全球最大維生素D3出口基地,其系列產品占據40%的國際市場。
經過35年的創業創新,已經形成以高科技產業為主導,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相配套并帶動花園村經濟的發展格局。主要產業包括生物醫藥、新型材料、基礎材料、電子科技、包裝彩印、紅木家具、影視文化、旅游商貿、教育衛生、火腿食品等。農業產業也采取公司化經營,由農業發展公司統一耕種全村1000多畝農地,與浙江省農科院和上海市農科院合作,建立了現代高效生態農業觀光園區;在有限的土地上,把農業的潛力挖掘到極致。
事實上,花園村一沒有肥沃的土地,二沒有可供開采的資源,三沒有雄厚的資本,四沒有地理交通優勢。普普通通的村子,白手起家,無中生有,怎么可能打造出一個村級經濟航母、擁有目前的光景呢?
花園文化中心主任金光強認為,追根溯源,花園村選好了一個帶頭人,花園人具備了艱苦創業的精神,花園經濟形成了萬眾創新的局面。“有了這些,泥腿子挺直腰桿,泥土也能變黃金。”
對種種“不可思議”,邵欽祥給出了答案:“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創業創新,最能凝聚人心。”花園村幾十年所堅持的,是“創業富民、創新強村”戰略。
花園村是一個大的創業平臺、是一個致富搖籃。資源集聚優勢,為村里帶來了人流、物流、資金流,越來越多的外地人來花園村淘金,全村5萬常住人口中,其中4.5萬是外來人員。
2014年起,花園村設立大學生就業創業基金,凡是回花園村創業、就業的大學生,每年對博士生獎勵5萬元、碩士生獎勵2萬元、本科生獎勵1萬元。今年3月,花園村還設立了首家“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招收博士后人才進站工作。
物質富裕,精神富有
——駿馬拉大車,走向共同富裕;時代風貌與文化傳承的融合精神,更是一種富有
新農村建設,經濟是基礎。花園村走的是一條“以工富農、以工強村、以工興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道路。
村黨委副書記、村委會主任邵君偉告訴記者:論物質,花園人已經相當富有了;論精神呢,花園村堅持以德治為理念、以法治為核心,提升村民整體素養,構建民主和諧大花園。《村規民約》《生態公約》《村民道德公約》等,體現的是一種村民約定,一種心理認同,所以能夠轉化成行動,能夠知行合一。
記者采訪中強烈感受到,體現在邵欽祥身上、花園人身上的“精神富有”,是時代風貌與鄉土文化和傳統倫理的融合精神。這種精神,源自傳承與堅守,源自創業與開拓。
“東陽木雕”作為我國民間雕刻藝術奇葩,因產于浙江東陽而得名,有著千余年歷史。北京故宮及蘇、杭、皖等地傳統古建筑,都有精美的東陽木雕留世,被譽為“國之瑰寶”。然而,傳統工藝的失輝,往往遭遇工廠化流水線的擠壓,伴隨著大師遠去、工匠遺失以及“無木可琢”的尷尬。
2009年開始,花園村作出“聚天下之材,重振傳統產業”戰略決策之時,既有光復東陽木雕的一份責任,又有慧眼獨到的市場眼光。
果不其然,依托于東陽木雕的木材產業,煥發出古木逢春般活力。花園人用五年時間,建成了全國最大名貴木材集散地——花園原木市場,建成了全球最大紅木家具專業市場——花園紅木家具城,形成了從原木、板材、鋸板、烘房、雕刻、油漆以及紅木家具設計、生產、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使其成為“村集體與個人共富”的聚寶盆。
2015年底,花園村木制品行業個私工商戶達到2138家,占全村個私工商戶總數的76.4%。僅銷售端的紅木家具市場內,就有1800多家品牌商。花園村村民厲朝法告訴記者,他之前在山東做生意,幾年前被家鄉的發展藍圖吸引,返鄉創業,“去年,我的歐式紅木家具銷售額達800萬元,賺了200萬元左右。”
花園村黨委副書記郭進武的辦公室里,人來人往,與記者的交談屢屢被打斷,他笑言“累并快樂著”:“紅木原木市場是村里的集體資產,每年光場地租金就有上億元,一下子就壯大了集體經濟。”
“工匠精神,花園傳承”。今年4月26日,花園紅木家具城廣場上,由木工、刮磨工、雕刻工組成的3000工匠,現場競賽比武。刨子、鏟子、曲尺、墨斗上下翻舞,演繹精雕細琢的品質鑄造。國人熱衷的儀式感,在這里幻化成大國工匠震撼人心的力量。
中華民族的精氣神,蘊于民間草根。花園人增長物質財富的過程,其實也是傳統與現代元素交融遞進、積累精神財富的過程。花園村通過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創辦市場,讓集體經濟更壯大。有了經濟實力后,將大量資金投入到民生項目中,2005年開始,每年用于公共服務和村民福利投入2億元以上。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邵欽祥的“兩富觀”,是要踏石留印,是要雙雙落地的。
邵欽祥認為:法治與德治的緊密結合,治出了社會和諧、治出了經濟發展、治出了百姓幸福。花園村黨委干部能夠和群眾團結一心、和諧相處,一靠奉獻,二靠無私,三靠公正、公平、公開。花園村5萬多人口,并不是說村里沒有矛盾糾紛,而是有矛盾當天就解決,重大矛盾或糾紛也必須3天內解決。花園村村規民約明確規定:如果黨員干部與普通村民吵架,首先受到處理的是黨員干部;如果村民與外來人員發生吵架,首先受到處理的是村民。此外,還需要精神引領、知識引領、文化引領。
花園文化廣場的左邊是花園劇院,右側是花園圖書館、中國農村博物館。中國農村博物館設有政策制度館、農村變遷館、江河源頭館、名村名印館等單元展廳,看過之后,難以置信有這樣的“村級博物館”。
受聘擔任博物館館長的著名“三農”學者段應碧認為,精神富有、文化興盛,才是鑄就新農村之根之魂。花園村擁有博物館、圖書館、陳列館、民俗館、花園報、藝術團,編撰《花園村志》《花園村民讀本》,傳唱《花園之歌》,形成提振人心的“花園文化”,并滲透進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村里組建了舞龍隊、秧歌隊、腰鼓隊等10多支文藝活動隊,不斷舉辦各類體育賽事。每到晚上,廣場和劇院就擠滿了參加文藝活動的村民。”金光強介紹說,“每次有藝術團表演,村民都得很早來占座,來晚了只能站著看。”
美麗鄉村,美好生活
——花園人永不停息的花園夢,要與億萬農民的小康夢、與中國夢同行
花園村,一幅湖光山色和現代文明交織而成的美麗畫卷。
邵欽祥說,小城鎮不是人為造城,新農村不是千篇一律。要與自己方方面面的條件相匹配,要有自己的特色。
2004年的“并村”,給花園村帶來新契機,人多了,地盤大了,促進土地等生產要素整合重組,騰挪有余地,美麗鄉村建設拉開架勢、提檔升級。當年,花園村就制定了“合理布局、全面規劃、整體拆建、分步實施”的新農村建設方案,統一規劃建設新花園。
但是好事剛開頭,問題就來了:“老花園人”擔心背包袱、自己利益受損;“新花園人”擔心淪為“二等村民”,貧富不配合,好歹不接受。邵欽祥感覺到:“雖然村子合并了,人心一時還難以合攏。在農村做事,要讓老百姓接受,急不得。”
郭進武回憶說:“并村前后,邵書記比辦企業還操心。先是黨委領導班子反復研究,在許多細節問題上達成一致,然后分工負責、挨家挨戶做群眾工作。2005年,為了規劃好拆遷和落實補貼,大大小小的會我們開了260多次!”
按照規劃,新村建設先從村子最小、最窮、住房條件最差、地理位置最遠的盧頭村起步,200多人整體搬遷。一年多時間完成,起到了示范作用。群眾一看,補貼能落實,新村民和舊村民所有福利待遇都一樣,一碗水端平,紛紛開始支持拆遷改造。
十年時間的村莊整治,花園村做到道路硬化、路燈亮化、生態綠化、衛生潔化、飲水凈化、環境美化。“新花園”打造完工,整體搬遷4個村,整體拆建3個村,舊村改造3個村,全村共拆建農戶1700多戶、拆除民房5000多間,面積52萬多平方米,安排新建房屋4000多間,展現了一個全新的花園村,全體村民都住上了稱心如意的新房,村集體為此拿出數億元房屋拆遷補償資金。
過去10個村子的村民,現在居住在十多個小區里,成為既是村民又是居民的“新花園人”。
記者到訪時,前蔡小區正在進行新一輪改造。小區負責人盧國進說:“2012年前并村時,老前蔡村相對富裕,新房子占比較大,不忍心大面積拆除,選擇了舊村改造。現在落后了,車道和預留綠化空間太小了,村民提出來拆除重建,這次90%以上農戶都要拆掉建新房。”他指著自己房子說,“三層建筑面積300平方米,每平米村里補貼800元,到手的補貼款有20多萬元,我花費很少就把房蓋起來了。”
百姓安居,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工程。花園村解決了這個大工程,其他的硬件軟件配套起來,說難也不難了。
自來水廠和污水處理廠,是村集體投資建的;村子中央的吉祥湖,是靠人工挖掘出來的;南山寺佛教文化園,是歷史傳承下來的;現代化的游樂設施,是高標準引進建設的;整潔的街道和小區環境,是環衛工與全體村民日日維護的;滿眼蔥綠乃至國道旁高大的樟樹,是花園人年復一年植下的;宜居、宜商、宜業、宜養、宜游的“五宜之地”,是花園村不懈追求得來的。花園村還是浙江省第一個以村為單位創建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十二五”期間,花園村村民的福利從10多項增加到20多項。為村民美好生活筑起了保障網。村里提升了醫保、養老等社會保障水平,如今村民擁有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新農合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等待遇,還有建房補貼、數字電視收視費(單雙向)、電話月租費、口糧費、特困戶補助、老年人高齡補貼等。“花園田氏醫院”還為全體村民提供每年例行體檢;村民看病花費除醫保報銷外的自費部分,50%由村集體報銷。村里開通了免費公交車,實施了從幼兒園到高中16年的免費教育。
邵欽祥說,把花園建設成世界上最富有的農村,讓村民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農民,是我們不懈的追求。要示范引領并帶動更多人筑夢前行;花園人的花園夢,要與億萬農民的小康夢、與中國夢同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6-09-10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