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創意農業增添產業融合動力

[ 作者:中外農業概覽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6-07 錄入:王惠敏 ]

我國的農業發展歷史悠久,積淀厚重,但傳統模式流傳已久,難免有過于固化、僵化的情況出現。如何讓老產業揚長避短、煥發新生機?這還需在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順勢而為,以創意為動力源,逐個擊破產業發展中的壁壘,讓“老土”產業優化升級、提質增效,漸入發展佳境。

創意農業是借助于創意產業的思維邏輯和發展理念,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村的生產、生活、生態資源為依托,將科技、文化、個人創造力等資源作為生產要素,投入到農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中,設計出獨具特色的創意農產品或活動,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方式。

創意農業興起最早可追溯至20世紀90年代后期的西方社會,隨著農業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農業功能得以極大的拓展和延伸,科技農業、休閑農業和生態農業等相繼發展起來;同時期,在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形成的創意產業理念得到了全球的認可。經過近30年的發展歷程,創意農業已經從單純提高農村農民的經濟收入,發展為全面追求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發展創意農業不僅事關農村地區的發展,而且對縮小城鄉差距,促進社會均衡發展具有較強的影響和突出的意義。

國外發展經驗

眼下,創意農業作為農業現代化和產業化的一種創新模式,日益受到諸多國家的重視。世界各地創意農業的發展,多以周邊消費市場為定位,以高新農業科技為保障,同時結合本區域農業資源優勢,開發兼具地域特色、時代特色和前瞻性項目。目前而言,國外比較成熟的創意農業模式,按照其發展理念及其側重點的不同可分為如下4種。

1.法國的“生態效益型”模式

法國創意農業的發展模式是以環境保護為出發點,將農村和城市在環境保護的前提下進行綜合規劃。法國政府通過開發大型的農業生產園,集中種植兼具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凈化空氣)的農作物,改善生態環境,在轉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提升農民收入的基礎上,強調創意農業要和生態環境協同發展。關注社會可持續發展、重視生態效益是其核心所在。

特點:模式依托創意理念,緊扣時代發展主題和社會流行趨勢,使農業與生態環境協同發展。它注重對“生態社區”、“低碳環保”等新的生態理念的吸納與實踐,同時,借助政府的統一規劃和扶持,形成生態效益,發揮區域示范作用。

2.德國和英國的“休閑旅游型”模式

城市化進程使得城市居民工作強度高,生活壓力大,從而對自由淳樸的農村生活極為向往,渴望體驗鄉村文化的樂趣。德國、英國的創意農業正是基于以上緣由所興起。兩國的創意農業均為第一產業與第三產業結合的休閑旅游模式,借助農地相關資源,將其與旅游業所需的特質結合,打造一種田園式的創新的“農業+旅游”模式,為游客提供更多體驗鄉村的機會和條件。不同的是,德國以大型化的綜合休閑莊園為主要發展形式,而英國更加偏好發展個性化、專一化的小型農場服務。

特點:模式市場指向性清晰,消費群體定位明確。這類創意農業更多受區域市場引導,因需開展特定的鄉村休閑活動項目,充分利用固有的鄉村資源(如民俗風情、生產活動、節慶活動等),形成了兼顧游客需要與鄉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創意農業發展模式。

3.荷蘭和美國的“科技帶動型”模式

荷蘭和美國的創意農業均是高科技帶動農業發展的典范,展示了科技對其發展的意義和作用。作為一個高度依托出口創匯的國家,荷蘭創意農業的各個發展環節均恪守“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原則,從政府到農民都對科技認識深刻,無論是對農業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還是對農業產品的科學化監督和管理力度都可稱世界之最。而美國在注重利用高新技術發展創意農業的基礎上,提倡要通過教育手段,提高整體國民農業創意意識。

特點:模式依托高科技研發特色農產品,將高科技融合于產品的整個生產、設計與營銷全過程,在保留農產品原始、生態的基礎上,通過科學技術對產品進行數據化的分析和保障,將原有的農副產品進行品質與品牌的雙重提升,形成“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品質”的農產品品牌,從而實現創意農業的效益最大化。

4.日本的“產業融合型”模式

日本創意農業以是農業資源為發展基礎,將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衍生行業與農業進行有效整合,淡化產業間的差異,尋找結合點,通過產業的相互融合,擴展農業產業鏈的長度和廣度,深入挖掘農業功能的多樣性,并激發第二、三產業的活力。

特點:模式弱化了三產間的明顯界限,將農村的生態文化環境資源、農產品生產加工與旅游服務業結合,形成集創意農業種植、生態加工銷售、休閑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發展模式。它要求具備區域農產品資源、規模或品牌的優勢,這樣方能既有文化底蘊,又有市場基礎,實現產業高度融合的價值乘數效應。

創意農業的全產業鏈包括核心產業、支持產業、配套產業和延伸產業等相互關聯的一二三產業內容,這突破了傳統農業生產的結構限制,帶來產業融合發展的乘數效益。基于產業鏈內在運行機制和外在產業績效視角,我國現有的創意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可以分為以下4類。

1.以農業生產園區為核心的全產業鏈模式

以農業生產園區為核心的創意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模式,通常立足地方優勢農業,利用創新思維和方法對當地特色農業生產資源進行深度發掘,結合地方文化資源、生態資源對農產品進行創意性加工、開發農業和農產品生產的體驗活動、文化休閑娛樂活動等,將農產區變成旅游景區、田園變成休閑公園、農副產品變成高附加值商品、農民也變成旅游從業者,實現單一生產功能向休閑、體驗功能上的拓展。

依托的農業生產園區進行全產業鏈發展,核心產業實現了拓展和轉移,產業價值體系得以完善,產業收益來源得以增加。北京平谷區桃創意農業就是此類發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2.以休閑農莊為核心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休閑農莊是創意農業中休閑旅游功能較完善的業態形式。依托休閑農莊發展創意農業的全產業鏈,通常是在農莊生產功能基礎上,發展農業觀光、休閑度假、生活體驗等功能,形成“農業生產+休閑旅游”的產品組合形式,實現農業向二、三產業延伸。此類發展模式不僅帶動了農副產品加工、餐飲服務業等關聯產業發展,還促進了村鎮建設、文化傳承和生態環境保護。

與前一個發展模式相比,此模式以休閑旅游功能為主導,所開發的休閑旅游項目更加豐富多彩。大連市依托優質生態資源和農業資源,大力支持創意農業發展,培育出了包含天一莊園在內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休閑農莊,已成為我國東北地區創意農業發展最成熟的地區。

3.以產業集群為核心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創意農業產業集群通常集聚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農業研發、農業休閑、文化創意等產業,形成相互支撐、互相合作的完整創意農業產業鏈。以產業集群形式構建的創意農業全產業鏈,將產業鏈不同環節經營體的優勢和資源進行整合,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利益共贏的戰略合作聯盟。

此類發展模式不僅可以將分散的、規模較小的各個經營體整合成一體,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特色化發展,也有利于區域內創意農業產業群落的形成,實現創意產業的結構優化。上海奉賢區依托現代農業和良好的基礎設施,積極開展融合科技、文化、藝術等元素的各類創意農業經營,成為上海地區最完善的創意農業集中發展地區。

4.以多功能綜合體為核心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多功能創意農業綜合體是創意農業中價值體系最完備、功能最完善、產業化程度最高、效益最均衡的經營形態。它是以多功能綜合體為核心的創意農業全產業鏈,通常以優質農業資源和美麗的自然景觀為基礎,融特色產品、優質服務、主題文化和深度體驗等功能于一體,是創意農業全產業鏈化發展的高等級形式。

這種發展模式使創意農業由產品經濟、服務經濟進入到文化經濟和體驗經濟,位于臺灣南投縣的清境農場就是多功能創意農業綜合體的典型代表。

創意農業經過近30年的發展,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發展模式和體系,國外的諸多發展模式對于中國創意農業的發展具有較好的啟示作用。中國創意農業的發展,可積極借鑒國外發展經驗,并結合中國國情,在保護鄉土文化和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加強監督管理,完善投融資模式,注重科技投入,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鼓勵創新,加強產業的融合與產業鏈的延伸拓展,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最終達成建設和諧社會、美麗鄉村的目標。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外農業概覽》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色色午夜福利网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深喉 | 亚洲欧洲国产日产综合 | 亚洲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AV |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 日本人成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