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董峻:柑橘保衛戰

[ 作者:董峻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8-29 錄入:王惠敏 ]

每年冬季,北方鮮果中的一種當家水果——柑橘,就會遍布大小農產品市場。

沒錯,柑橘這幾年真真成了北方的當家水果,甚至在許多地方賣得比北方產的蘋果、梨子之類的水果還便宜。

橘生淮北為枳,作為典型的亞熱帶水果,柑橘怎么能如此親民?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屈原當年熱情謳歌的柑橘,如今這東西已經幾乎一年四季都能供應市場。早熟、中熟、晚熟、掛樹保鮮、冷庫貯存……各種品種、各種招術,現在的人們,早就視柑橘為最普通的水果了吧?

吃貨們可能不知道的是:在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中國的柑橘產業在美國的“新奇士”橙大舉進攻下危機重重。不過現在市場上,新奇士這個洋品牌的市場占有份額很小了。這場反擊戰是怎么打贏的呢?原因是多重的,不過,我們不在這里寫論文和新聞綜述,只跟大家講一個科學家的故事。

時間回到1999年,中國為爭取加入WTO做出了一個關鍵性的讓步:取消了美國柑橘、肉類和小麥的進口限制。

第二年6月,來自美國的新奇士臍橙首次“登陸”中國,超市里貼著Sunkist標簽、噴了油光锃亮的食用蠟的洋果子賣相極好,即使售價遠遠高過國內柑橘,也經常是剛上架就被搶購一空。國內水果業者和研究者驚呼:中國柑橘產業即將亡矣!

新奇士的商標來源于美國新奇士果農公司。有意思的是,這家全球最大的柑橘供應商,自己卻沒有一棵柑橘樹。年收入高達10億美元,卻買不到他們的股票,因為根本就沒有發行股票。

新奇士果農公司是世界上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柑橘營銷機構,是一家農業合作社,或者叫協會。1893年由一些柑橘果農共同創建,原名是“南加州水果與農產品合作社”(The SouthCalifornia Fruits and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當時,美國柑橘業非常分散,和現在的中國差不多:分銷無組織、代理無信譽、價格“殘不忍睹”,嚴重威脅果農生計。因為新奇士果農公司其實它本身是非營利的機構。加入這家協會后的果農,可以團結起來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協會做了很多單個果農難以做到的事情,如開拓全球市場、樹立品牌、利用全球運輸系統、進行綜合性研發、通過官方渠道進入海外市場等。

經過上百年發展,這家協會已經成為美國10個最大的農業合作社之一,擁有6500多個成員,涵蓋了加州和亞利桑那州的大部分(約95%)果農。Sunkist這一品牌具有上百億美元的市場價值。

中國柑橘產量占全國水果總產的20%有余,這個產業和800萬人的生計相連。新奇士這樣的柑橘“巨鱷”要是給放進中國,不攪得國內市場天翻地覆才怪!面對有組織的“正規軍”,國內的“散兵游勇”們靠什么跟人家打拼?不僅鮮果的果型差、保鮮期短、品質不穩定,因此賣不起好價錢,就連橙汁也主要靠進口。

2001年冬,我曾開車自重慶經三峽至武漢。沿路的萬州、奉節、巫山、巴東、秭歸、興山,雖因三峽工程之故,移民搬遷熱火朝天,許多地方已經人去房空,但山坡上一樹樹紅燈籠似的柑橘仍掛在枝頭,甚至公路邊上也有被倒掉的果子。

問當地人,說是品種不好,賣不起價錢,果汁加工廠也收不了那么多,只有倒掉,或者干脆就不摘了。感嘆了一路:橘賤傷農,農民掙點錢可真不易!

但我當時不知道,這里的柑橘“保衛戰”其實早在幾年前就大規模打響了。

掛在樹上的,有些的確是品質較差沒有市場的老品種,但也有不少是采用了一種叫“留樹保鮮”的新技術,果子就掛在樹上遲些時間再摘,即延長了上市時間又節省了貯藏成本。而倒在路邊的果子,也有不少是剛剛進行過品種改良、老品種“退場”的殘局。

指揮這場“保衛戰”的,是華中農業大學的鄧秀新教授。

鄧秀新1961年生于湖南省宜章縣的一個小山村。上世紀80年代初,他從湖南農學院考入華中農業大學農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師從已故的老一代柑橘專家章文才教授。章文才是我國柑橘學科的奠基人之一,被稱為“中國柑橘之父”。鄧秀新成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位果樹學博士。

兩年后的2003年,仍然是在這片山水間,我初次見到鄧秀新教授,他正帶著世界柑橘協會的主席阿布里哥(一個美國老頭),在山坡上和農民聊天。

一雙黑雨鞋,褲腳上全是泥巴,怎么看也不像知識分子。直到他從背包里掏出一個GPS測海拔高度——當時GPS還是一種非常新鮮的玩意兒——才相信他真是搞科學研究的。

隨后我發現,鄧秀新在秭歸、巴東等三峽庫區一帶,和橘農們混得比當地的鄉干部跟群眾都熟,似乎每個橘農都認識他。無論在縣城街上,還是在鄉下果園,甚至在一條偶然經過的小路邊,經常有人跟他打招呼:“鄧老師,又來啦?”

那一次,秭歸縣郭家壩村村支書郭啟喜告訴我,種了鄧老師帶來的新品種,全村橘農的收入提高了七八成。這個村是柑橘專業村,家家戶戶都有幾百棵柑子樹,四分之三的收入來自柑橘。

“我國柑橘要想在市場競爭中不敗,最基礎的是要盡快把品質搞上去。”鄧秀新當時這么對我說,“國內的柑橘品種結構不合理,老劣品種多,成熟期過于集中,產后處理落后。”

如今,鄧秀新已經搞了30多年柑橘研究,成就非凡:他主持開展的柑橘對稱及非對稱融合技術等基礎性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創造了一批新的柑橘種質,獲得宜昌橙與甜橙種間,臍橙與橘種間等多個組合的柑橘體細胞雜種植株;他主持完成的“柑橘優異種質資源發掘、創新與新品種選育和推廣”獲得了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他還有一連串的職務和頭銜: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國柑橘學會理事長、世界柑橘學會執行主席,全國人大常委、全國勞模、華中農業大學校長、全國高校先進科技工作者、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本應在實驗室搞細胞工程這樣前沿技術的他,像技術員一樣常年奔波于湖北、河南、四川、重慶、江西、浙江等柑橘主產區,每年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奔波在鄉下。時間長了,許多橘農對他都很熟悉。有意思的是,章文才先生在年近90的時候,還到山區果園搞研究。鄧秀新顯然秉承了老師的做學問態度。

 “新奇士”剛開始進入中國時的那些年,鄧秀新也在柑橘主產區大力推進建設基地。同時,在選種、育苗、規劃等一系列關鍵環節,鄧秀新以及同事們給當地提供了大量指導意見,還把國際最新研究成果及時傳播給農戶。

上個世紀末,贛南柑橘曾因產量不高、價錢不好、病蟲害多,尤其是發了生罕見的霜凍,面臨是砍是留的問題。鄧秀新帶領科研人員走訪橘園,取土、收集果實樣品,以及病蟲害和橘樹,帶回實驗室研究,摸清了情況。

他們向當地領導提出了極具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保留橘園,更新品種,配方施肥,有針對性地防治病蟲害。從那時起,他們每年三五次來到贛南,走進農戶橘園,手把手的教農民防寒、修剪、施肥、防治病蟲害。

贛南臍橙的產量,也從1999年的4.8萬噸增加到2008年的85萬噸,成為國內最大的臍橙基地,主要供給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成為中國出口柑橘類水果的主要類型。當地農民因為種橘子成百萬富翁的不在少數,過去外出打工的人也紛紛返鄉種臍橙了。

1998年,以鄧秀新為首席專家組成的課題組承擔了國家“引進國際先進農業科學技術專項”(簡稱“948”計劃)柑橘良種及配套技術引進與推廣的工作,目的是用幾年時間盡快通過品種和技術的引進為國內柑橘產業打實發展基礎。這個項目的實施,使中國柑橘從整體上更新換代了一次。

“農業科技的推廣,不僅要帶給農民一個新品種、傳授一套新技術,還要向農民宣傳一種新觀念。”鄧秀新說,“農民不知道種什么好,這反映了他們對市場的茫然,而能把這兩者聯系在一起的就是技術,我們不僅傳授給農民栽培技術,還要告訴他們怎樣才能使產品賣得更好一點。我們過去幾年的工作就是扮演了這樣一個角色。”

過去的農業科研人員不注重研究市場,也很少考慮農民對新技術的接受能力,推廣的農業技術有些過于高新,這是造成新技術推廣難的重要因素。鄧秀新在開展“948”項目時,強調培訓農民的市場觀念,告訴他們國內、國外的市場情況,還編制了一整套“傻瓜化”的技術規范,這樣農民就很容易接受。

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拉長了柑橘的產果時間,也縮短了從栽種到結果的時間。農民過去栽一棵橘苗,要等到5至8年后才能進入結果期,而現在通過大苗定植的方式,第二年就可以開花結果。這兩項新技術給橘農帶來了非常大的實惠,也極大地推動了這個產業的發展。

柑橘生產結構方面的多樣化也大大增加了,特別是臍橙、柚子的比例越來越高。

出口臍橙分選流水線

如果你到產區看的話,會發現現在的種植已經不是那種簡單的這一塊、那一塊了,而是規模化種植和現代化的生產模式。特別是你要到贛南、湖北、重慶等地看,都是在山谷山腰都是一望無際,連片種植的果園。

規模化生產帶來的是產后加工處理能力的大幅度提高。現在的柑橘產品看上去不再土里巴嘰的,包裝很漂亮。有了好產品、好包裝,最大、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柑橘的出口量大幅度上升。2008年,中國出口新鮮柑橘50多萬噸,橘子罐頭30余萬噸。

就在這一時期,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臍橙從2001年近8萬噸的高峰逐步下滑,而國內柑橘的出口量從2000年的18萬噸達到2006的46萬噸,并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增長,2009年達到111萬噸。

2004年中國的柑橘產量增至1500萬噸,在全世界僅次于巴西。

2008年產量又增至2331.3萬噸,超過巴西成為世界柑橘第一生產大國。

加入WTO前,國家最擔心兩個農產品,一個是大豆,另一個是柑橘,這是美國人最緊盯著的兩個。結果幾年后呢,美國出口到中國的柑橘量不僅沒有增長還減少了。

鄧秀新得意地說:“他有的東西沒我的好,他沒有的東西我有。我們的橙子比他們的甜、顏色又好,成熟期也拉得很開,所以美國橙子現在中國沒有什么市場了。現在倒是韓國擔心中國柑橘出口過去后,他們的產業要跨掉。他們的柑橘貴啊,所以老說我們的柑橘有這問題有那問題——韓國才30萬畝柑橘,比一個宜昌市的種植面積還小呢,一過去肯定擠垮。”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知農知食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伊人久久精品伊人 | 日韩AⅤ精品国内在线 | 亚洲2020久久久久久久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一区 | 三级日本成网人站 | 在线观看最新中文字幕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