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魏玉棟:美麗鄉村建設的文化視角

[ 作者:魏玉棟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14 錄入:實習編輯 ]

從對待自己、對待別人、對待生態、對待傳統四個方面來談鄉村文化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作用,也就是從文化的視角來思考美麗鄉村的建設。

如何對待自己。主要有兩個層面,一是提升自己。要真正理解文化,就得理解人的雙重性。二是有自豪感。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讓一個村落的居民養成自尊、自立、自強的品質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如何對待別人。孔子在說堯帝的時候,用了“其仁如天”這句話,把堯的思想總結為“仁”這一個字。可見以仁待人,一直是我們中國人信奉的處世哲學。具體到美麗鄉村建設中,有兩個層面:一是如何跟別人友善相處、合作共事,以及如何在集體中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二是如何對外來文化,包括外地文化、城市文化、西方文化。

如何對待生態。這里說的生態,包括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譬如在保護自然生態方面,堯治河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在其他很多地方是寫在了路邊的廣告牌上,在堯治河,則寫在了大地上,寫在了每一個堯治河人的心上。

如何對待傳統。何謂傳統?傳統是現代的營養液和土壤,現代是傳統的空氣和陽光。二者是統一生命體的兩端:傳統是根須,現代是枝葉。所以,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不能忘了歷史、丟了傳統。當然,這些“傳統”有無形的,也有有形的。

最后,筆者提三點建議。第一,避免“文化戕害”。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如果沒有科學、知識、共識作為文化政策的三個基礎,文化建設很可能是一場打著文化旗幟而進行“文化戕害”的大破壞。第二,啟動“文化啟蒙”。中國農村社會的治理與運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依仗了鄉土文化對鄉村社會各個方面的浸染。但是這種浸染被文革等運動作了“漂白”后就被解構成了微不足道的碎片——至今依然是些碎片。因此,當前的美麗鄉村建設中急需進行鄉土文化的重構——開展一場嚴肅的“文化啟蒙”運動。“美麗鄉村”不只是一種生態理念,它首先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狀態。美麗鄉村建設應該讓鄉村在文化上回到它的原點。第三,確立“文化制度”。從考慮魂在哪里、根在哪里、家在哪里、未來在哪里等問題入手,首先做減法,然后做加法,興利除弊,逐步建立起有利于積極向上的鄉土文化成長的文化制度體系,成為一件很迫切的事情。

作者系中國美麗鄉村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論壇 2016-09-09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青青在线观看 | 亚洲A级性爱免费视频 | 婷婷色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伦理AⅤ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免费h视频网站 | 日本中文字幕在视频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