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國務院參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先生在未來城市沙龍帶來了主題報告:深度城鎮化。他表示,“深度城鎮化”是未來增強我國經濟活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策略。
首先,仇保興先生開門見山地指出了過去三十多年快速城鎮化中出現的兩個主要問題,以及在下個階段我們應作出的相應方向調整。
“一個多月前我和劉先生在我的辦公室里面討論過這個話題,深度城鎮化,“十三五”規劃之前就要求我們牽頭做這么一個對“十三五”有什么考慮的話題。我們覺得“十三五”往后看,快速的城鎮化實際上經過了三十年,我們認為有兩個特征,一個是以GDP為主的城市化,第二個是先污染,后治理,屬灰色發展的階段。從物質為主的城鎮化怎樣轉向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灰色為主調的城鎮化怎樣轉向綠色的城鎮化,這兩個轉型是“十三五”的主調。這個主調之下,我們就非常強調“十三五”必須要從速度轉向深度的城鎮化。再看城鎮化的新常態,第一,就是有什么特征。第二點,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怎么解決。”
1、城鎮化速度將明顯放緩
剛才劉先生講到一個城市體系,從小到大,我是從大的說起再說小的。從大的角度來講,首先城鎮化的速度肯定會明顯放緩。我們在看一些省市新城規劃的時候,他們都把自己的城鎮化率,現在是50%,再過幾年60、70%、80%,這個觀點其實是錯的,這是錯用新大陸國諾賽母曲線,該曲線是美國一個學者研究美國和加拿大的城市化的軌跡后得出的,有兩個拐點,一個是30%左右的時候城市化加快,另一個是70%左右的時候城市化的速度減緩,這個圖其實是誤導我們的,這是移民國家的經驗,但是對原住民國家,日本、包括中國,我們都是原住民國家,跟非原住民國家一個很周期的區別。就是新大陸國家外來移民對農村土地,特別是對鄉村家園、農業沒有什么留戀,因為他們獲得土地無非是我賺了第一產業的錢,跳到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但是原住民卻會有一種鄉情,中國人還有祖墳,祖宗崇拜,清明節還要回去,人們的根是在農村。所以習近平總書記一句話講的非常透徹,他說中國的傳統文化說到底就是鄉土文化。
新大陸國家城市化諾賽母曲線
所以以本地人完全靠邊的城鎮化來要求像中國這種鄉土傳承5000年的國家,那完全是誤導。我們中國的城鎮化按照法國和日本來講,拐點不是70%,而是55%左右就是拐點,65%的時候就會峰頂,會出現逆城市化,那時城市人到農村,農村人到城市,然后互相串來串去,住在城市里的人65%,農村的人35%,而不像美國、加拿大,他們是85%15%甚至90%對10%。
2、機動化將強化郊區化趨勢
另一個趨勢,機動化引發郊區化。根據我們掌握的數據,當一個家庭有一輛車,一百個人中間如果有30輛車的時候,這時候人在空間上的選擇權大大提升,這個時候郊區化就出現了,一旦出現以后,城市就會扁平化發展了,緊湊、星座都沒有了,一片低密度雜亂的狀態,那就是美國,就是一片混沌。所以美國一百年的城鎮化過程中,初期從東海岸,波士頓這些地方人口密集較高向西邊延伸的時候,整個城市密度下降了三倍,到現在都沒有停止。
在中國,除了機動化帶來的郊區化,還有大城市房價很高,空氣污染很嚴重。所以,人家一個趨勢,我們可能有三個趨勢,三個趨勢同時在發生,如果我國的郊區化趨勢如果沒有國有土地制度這么一個擋箭牌,那基本上就潰了。中國就典型的變成了一個混沌的城市結構了,所以很危險。
為什么說危險? 也有人認為沒什么了不起,經濟學家來了說不是很好嗎,其實完全錯了,有生態經濟學家給我們算過一筆帳,一上中國城市的扁平化像美國那樣,就需要相當于三個地球的石油資源才可以養活中國。
美國扁平化以后出現了什么情況,一個美國人消耗的汽油相當于五個歐盟國家的人。所以奧巴馬有一句話講的是對的,他說中國絕對不能走美國的道路,這句話實際上指的是不能走美國的灰色消費,灰色發展的路子,城市扁平化的路子。中國人一聽,好像奧巴馬在講說中國人不能走美國的富強的道路,其實不是這樣的。
3、城市人口老齡化快速到來
第三點,人口的老齡化迅速的到來。我們有一個人口模型,一測算,2050年,我們中國的人口比美國還老出十歲,這個問題還要盡早的反思。新加坡反思的比較早,華人一到新加坡,本來是一個家庭生2.5個孩子,降到1.5,1.2,李光耀就急了,2.1是保持族群的正常均衡的速度,你縮小到1.2了,這不對了,所以每年要有移民。不再移民的話,會出現什么問題,會出現將來馬來人,印度人占人口多數了,李光耀確實是很有遠見的。
所以中國現在遇到的問題就是確實有一個自己把自己陷進去的思維怪圈,好象只要是華人,出生率必是很高的。有一次我辯論的時候就拿新加坡舉例,他們就沒有話說了,中國的移民到新加坡生育率就下降了,因為他們的勞動力成本非常高,你要生孩子減少了收入,養孩子又要減少收入,兩個收入疊加起來就使得人口出生率減少了,再加上城市不大,你要生孩子養孩子還是自己享樂,這個機會成本非常突出。
所以我們遇到一個突如其來的老齡化,對我們來講是一個措手不及的事情。
4、住房需求持續減少
第四點,住房需求在持續的減少。國際貨幣組織研究人員已經得出的數據,日本、法國這種人口密集的國家,他們的國家城鎮化峰值以后,人均住房面積是35到40平米。現在我國這么一算下來,已經是人均35平方米左右了,這幾天重慶的市長一算,重慶已經人均80平方米左右了,這對我們國家來說,要認識到我們實際上已經達到了法國、日本的人均住房水平。而美國是一個特例,不能計算,因為他們85%是小別墅,人均住房可達80平方米。中國大部分人住公寓,是跟法國和日本一致。所以我們人均住房面積已接近到頂點。
另外我們的空城,鬼城在大量的出現的,新加坡絕對不會出現,空房子多了兩百幢,發展部長就下臺了。再一個情況是東北三省人口出生率低于日本,在三四線城市去庫存非常嚴重。
做房地產的朋友一定要記住,現在不是十年,二十年前的城市人口普遍快速增長了,實際上我們是城鎮化拐彎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判斷要錯誤的話,就虧大了。
房子的需求里面還有許多投資、投機性的東西,中國的房地產調控是極為艱難的,你降下來不行,不降也不行,如果你降下來幅度過半,中等收入階層馬上少了一半,中國人的財富是75%在房產里面,而美國人的財富在房產里面只有27%,相差三倍。所以你的房價崩潰,中產階級就會大減,如果美國的話,只是去掉一個房子,這個結果是不一樣的。
我國住房投資在全社會投資的比率
5、碳排放國際壓力空前加大
第五個,碳排放的壓力空前加大,我們的基層干部可能對此沒有什么感覺,但是高層的領導壓力非常大,因為我們已經看到了問題,再加上很多島嶼小國,包括新加坡對中國的壓力,溫室氣體濃度要封頂,如果壓下來,按照氣候變化再高兩度,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反轉的話,新加坡就在水里了,格陵蘭的冰蓋熔化,全球海平面會提高六米,很危險的。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在國際上很孤立的問題,不是美國人搞起來的,是我們的碳排放。
碳排放遇到什么問題,我們在美國西雅圖召開博鰲分論壇的時候,比爾蓋茨說中國三年的水泥消化耗量相當于美國的一個世紀。現在我國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美國和歐盟的總和,排放量第一。
當時,一個美國的參議員指著我說,你們中國政府應該負責,我說我們是在負責,第一個,我們在城鎮化的過程中消耗水泥多是必須的,大量農民到城里,我們需要給他們建房子,這是人權。所以中國過去幾年的新建房屋相當于全世界一半的量。另外我們沒有木材,只能用水泥,水泥是相當于把遠古時期積蓄在地下的二氧化碳排放出來,一噸水泥相當于2.5到3噸的二氧化碳,使用木材零二氧化碳排放。
第二,我們負責任,我們的政府是城鎮化過程中就想到推廣綠色建筑來降低碳排放。
第三,美國的”精明增長”其實是口號,是一套立法導則,只是道德上的號召,沒有強制性,聯邦政府不管城市規劃。所以出現了這么嚴重的郊區化問題,一個美國人消耗歐盟五個人的交通能耗。中國沒有這樣,我們還是把土地管住,緊湊發展。
第四,中國的排放1/3是為美國人排放的,運動鞋美國吸收兩億雙,1.5億雙在中國生產,但是排放都在中國,美國不生產一雙,30%溫室氣體都是轉移排放的。更重要的是根據美國能源部研究所提供的數據,大氣中間二氧化碳的濃度是積累型的,美國和歐盟他們在工業化時期,大肆的排放,大氣中間的二氧化碳總量的75%是他們排放了之后的,中國剛剛排放就到頂點了,說你不能排放了,就變成這樣了。所以要說責任的話,你們75%,我們25%。在場的大家都說我說的對,鼓掌,就是用你的數據來批你的觀點,所以這一點我們要講清楚。
這里面很重要的是全球平均的能耗趨勢變化,全球平均來看,交通的能耗占1/3,建筑能耗1/3,產業能耗1/3,這是全球的趨勢。中國現在很有意思,交通的能耗10%,建筑能耗26%,剩下的60%多是產業能耗,但是產業能耗是會下降的。因為產業的轉移,結構的提升和技術的進步,要警惕的是美國交通模式的綁架。
6、能源和水資源結構性短缺持續加劇
能源和水資源會出現結構性短缺,總體上我們能源是安全的,但是應對霧霾要更多的能源消耗量要轉化成天然氣,天然氣必須要大量進口,所以南海問題對我們很重要。我們的天然氣90%靠進口,石油80%以上靠進口。
水的角度,我們的城鎮用水基本上不會增長,每年500億噸消耗量意味著已達峰值,未來城市用水還會下降,這是國際經驗,一旦城鎮化率超過50%以后,城市的用水量不會上升,反而下降。新加坡現在是明顯下降的,中水回用,海水淡化,水價提高,水耗整體就會下降了。
但是有一條,極端性的氣候和突發污染會帶來局部性的水危機。例如云南局部-120天不下雨,還有突發性的污染會帶來很大的水問題,如一輛裝滿苯的車翻車,整個江河都會污染引發城市停水。十多年前,寒冬臘月吉化爆炸,哈爾濱全市停水多天,這樣的問題對我們沖擊最大。
7、城市空氣、水和土壤污染加劇
更嚴重的問題當然是城市的空氣污染,土壤和水污染的問題,這三大問題都在城鎮化率超過50%的時候會急劇的膨脹。甚至在英國,城鎮化50%的時候,實際上當時泰晤士河有一條300多人的游輪翻船,死了200多人,后來發現不是淹死的,而是被河水毒死的。
我們看整個北京,沒有辦法用你的星座,已經被違法建設用地統統包圍起來了,一千平方公里的違建小產權房和工業廠房,國家氣象局給出了一個數據,前三十年每幾年北京的地表風速就下降10%,所以“十三五”北京要開辟五條風道,我不知道怎么開辟。
8、小城鎮人居環境退化,人口流失
小城鎮,本來我們的城市星系基礎星座是小城鎮,小城鎮應該是最容易融入自然,看得到山水,有鄉愁而且有特色的,發達國家最美的建筑,最宜居的都是小鎮。我們實際上是大城市外表光鮮現代化,如同新加坡CBD的景色在中國很多城市都有,但是你要找出一個美麗宜居的小鎮,比如說德國、美國、法國這些美麗小鎮,我們基本上都沒有,我們跟他們的差距是差在鎮上,差在城市星系的孫子輩上。
為什么問題在這里,李克強去年的人代會上提出了我們的小鎮四個問題并發,一個是管理不善,沒有一個懂管理的人;第二個是環境污染非常嚴重,上海的垃圾運到江蘇的小鎮堆在那。第三個,就業不足。第四,經費不夠,鎮級政府自己沒有稅收和土地出讓金。再加上體制,小鎮上的公務員不為城鎮自身服務的,所以這個問題非常嚴重。
我們的小鎮其實不僅僅是一個自我發展,而且人居環境最優良,宜居性等級最高的人類聚居點,而且更重要的是農業現代化的服務基地,你是為周邊的三農服務的總基地。
9、城市交通擁堵日益嚴重
嚴重的交通擁堵已經從大城市蔓延到小城市,從早晚高峰已轉向全天候。這是我們迷信小車的引導性基礎設施帶來的惡果。如濫建寬馬路,立交橋,高架路,取消自行車道,壓制電動自行車等,但這些并不是什么時候都適用。
10、城鎮特色和歷史風貌喪失
城鎮的特色和歷史風貌喪失后患無窮。沒有歷史文脈傳承的城市是沒有末來的,搞規劃的人非常講究這個,我任金華市書記的時候,提倡全面保護古子城,修整一個解放后形成的建筑群的老城,新建現代化新城,規劃超現代化的末來城,整個城市空間轉過來正好形成一個螺旋式的文脈。過了兩代,來了一個書記,把解放以來的建筑都拆掉,造成了文脈的中斷。實際上人類的天性就是喜多樣性,如果游客在CBD邊上發現古老的建筑群,就會感受多樣性帶來的喜悅,感覺到歷史在現代是共生的。如果一個城市有各個朝代的建筑,那會非常美觀繁榮的,可惜的是,我們有些城市獨缺本地文化傳承的建筑,城市空間結構是反映歷史文化、決定城市財富的。
我經常說對中國的規劃師,最悲慘的時代來了,就是當你在高樓一站,往下一看,看到的世界各國的建筑,唯獨沒有本民族的建筑和地方的建筑。
11、保障性住房積存與住房投機過盛并存
保障性住房過剩,去年貴陽市多了2.5萬套,結果局長被貶職。河南的鶴壁市,一個很小的市,三萬套保障房空在那,某一個城市的保障房農民發現沒有人住,結果在里面養豬。
另外一個問題,現在住房市場的投機過盛,在北京上海買對一個房子等于提高一個等級的生活水準,買對兩套房子,提高兩個等級,這是可悲的。對于一個民族,一個社會,總是不勞而獲,炒房,投機就可以致富,創新和勤勞還有什么意義?離開了創新和勤勞的致富都是前景黯淡的。
12、城市防災、減災功能明顯不足
最后一個,也是最嚴重的,城市的防災能力不足。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有一個統計,所有的世界600多個大城市,85%以上都是處在一種類型災害的威脅之下,中國實際上是85%的城市處在兩種以上的災害威脅之下的,因為中國是地震多發區,大多數城市地底都有遠古的斷層,再加上長期以來,“重地上,輕地下”,城市緊湊、人口密集,這些問題就導致了我們城市的生命線就非常的脆弱。城市人口越多、越密集,越能放大災害的效應。
(以上內容整理自仇保興先生當日報告,已經本人確認)
由于仇保興博士本次分享的信息量非常大,我們將分為兩篇文章與大家分享。城市發展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而仇保興博士發言的下半部分已經為我們指明了解決問題的具體對策。敬請期待下期:深度城鎮化的十大具體策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財經未來城市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