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點:
■ 2016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這是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思路的一個重大轉變,是我們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優化農業農村政策的重要指針,為做好今后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
■ 農業現代化始終是我國農業發展的總目標。但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我們的具體任務、發展思路、實施路徑有所不同。新形勢下,我們正在從過去全力解決溫飽到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轉變,農業的主要矛盾正在由總量不足向結構性矛盾轉變,中國農業發展已經站在實現戰略跨越的新起點上。
■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三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這是針對供需結構性矛盾這一農業發展的主要矛盾提出的“治本之策”,是推動農業發展實現戰略轉型的重大舉措,關系中國農業的長遠發展。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如何把中央要求落到實處,找到一條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路徑尤為重要。實踐證明,實施區域地標品牌戰略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2016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這是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思路的一個重大轉變,是我們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優化農業農村政策的重要指針,為做好今后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我國農業發展已進入戰略轉型的關鍵階段
農業現代化始終是我國農業發展的總目標。但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我們的具體任務、發展思路、實施路徑有所不同。新形勢下,我們正在從過去全力解決溫飽到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轉變,農業的主要矛盾正在由總量不足向結構性矛盾轉變,中國農業發展已經站在實現戰略跨越的新起點上。
由注重數量增長向關注質量安全轉變。中國是人口大國,基于大國糧食安全的危機意識,以及長期食品短缺形成的歷史慣性,在相當長時期我們把糧食產量作為農業發展的核心目標。在這一戰略指引下,中國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養活了超過世界20%的人口。2004—2015年,我國實現了糧食產量“十二連增”,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解決了“誰來養活中國”這個世紀難題之后,如何提高農產品質量、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最重要的課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把提高農產品質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為此,我們要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
由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終目的是滿足需求。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亦是如此。幾十年來,我國農業發展以生產為導向,通過提高產量、擴大規模提升農業發展水平。但伴隨經濟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消費水平不斷提升,農產品消費進入結構轉型期,階段性、結構性供需不對稱的過剩特征明顯,糧食高產量、高進口和高庫存“三高并存”,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出現脫節。這些變化,必然要求農業發展方式實現從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的根本性轉變。
由政府直接干預價格向市場決定價格轉變。為了鞏固我國農業的基礎地位,國家通過對農產品以及農資價格進行政府直接干預和補貼,有力地調動了農業生產積極性,保證了糧食有效供給,實現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保護農業發展的階段性目標。但過多的保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機制作用的發揮,不僅導致國內產量增加引起農產品庫存積壓,也造成國內外農產品價格倒掛,刺激糧食進口量大增。因此,必須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要求,推進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更好地發揮市場供求在價格形成中的作用。
由單純糧食安全戰略向多重戰略目標轉變。當前,我國正處于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關鍵階段。現代農業的定位絕不僅僅是確保單純的糧食安全,還要兼顧生態保護、環境調節、能源優化、觀光休閑、文化傳承、國際競爭等多重功能。特別是中國作為世界人口大國,農業天然具有強國民生存之基、固國家經濟之本、增國際競爭之力的多重戰略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優化產業結構,著眼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收益,努力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以融合發展促進農業發展的多目標轉型。
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實現農業發展戰略轉型的必然要求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三農”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這是針對供需結構性矛盾這一農業發展的主要矛盾提出的“治本之策”,是推動農業發展實現戰略轉型的重大舉措,關系中國農業的長遠發展。
實現農業結構優化的核心內容。中國農業發展到今天,結構性問題成為突出矛盾,主要表現在品種結構、品質結構、生產結構、經營體系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等多個方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要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要求,首先把農業結構調好調順調優。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了優化農業結構的核心內容:適應市場需求,優化產品結構;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優化經營結構;立足比較優勢,優化區域結構;加快科技創新,增強農業發展動能;促進融合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提高農業市場競爭力的著力點。中國農業正承受著農產品成本“地板”上升與價格“天花板”下壓的雙重擠壓、農業生產和價格補貼的“黃線”逼近與農業資源環境“紅燈”亮起的雙重約束,根本原因在于農業的綜合競爭力不強。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以市場導向為關鍵切入點,從供給端發力,優化農業供給結構和資源配置,淘汰落后的生產模式,推動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優化升級,使供給數量、品種和質量不斷滿足市場需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全面提升農業市場競爭力提供了主要著力點,即加快農業發展方式由“以量取勝”的低端路線向“高品質、高附加值、高盈利”的品牌路線跨越、由外延擴張型向內涵集約型跨越、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率型跨越。
加快農業體制機制創新的動力。改革意味著破除制度性障礙。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在完善體制、創新機制。因此,要牢牢把握創新體制機制這個主要著力點,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通過變革體制機制來破解農業供給側結構性矛盾,建立起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為目標、以適度規模經營為抓手的體制機制。可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是全面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的重要前提,也是農業體制機制創新、形成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根本動力。
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生態興則農業興,農業興則國家興。中國農業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一些地方為了追求農業增產,過度消耗土壤肥力和地下淡水資源、超量施用化肥和農藥等,不僅造成產品積壓、資源浪費,還引發了資源破壞、環境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問題。農業作為一個特殊的產業,不僅要遵循經濟發展的市場規律,還要遵循生態環境發展的自然規律。要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要求,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把該退的堅決退下來,把超載的果斷減下來,把該治理的切實治理到位。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效途徑。我們要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尊重農業發展的生態規律,維護生態資本,提高生態效益;立足不同區域資源環境條件,以嚴格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為前提;因地制宜明確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重點,以區域優勢互補為目標,實現農業生產資源的優化配置。
三、實施區域地標品牌戰略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路徑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如何把中央要求落到實處,找到一條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路徑尤為重要。實踐證明,實施區域地標品牌戰略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路徑。
區域地標品牌戰略是化解同質競爭、去庫存的有效手段。農業生產是以自然再生產為基礎的。特定地域的土壤、降水、光照、積溫等生態環境,直接決定著農產品的品種和品質。正是農業生產的這種自然選擇屬性,決定了農業生產的地域分工。中國的品牌農產品,無一不是具有特定地標符號的產品,包括特定的地域品種、特定的地域環境、特定的地域種養方式、特定的地域文化歷史傳承、特有的營養價值。如東北的大米、新疆的棉花、河北的鴨梨等,正因千百年來與地域農業資源相匹配、與地域種植習慣相適宜、與地域生態環境相適應而為世人所青睞。因此,從獨特的地標區域性、資源稀缺性、產品唯一性、品質獨特性和不可復制性出發,實施農產品區域地標品牌戰略,是破解農產品同質競爭和“高庫存”困境的突破口。
區域地標品牌戰略是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抓手。酒好也怕巷子深。中國幾千年的農耕文明孕育了諸多具有地理、歷史、文化價值的地標性品牌農產品,但在日益激烈的農產品市場競爭中,彰顯競爭優勢越來越需要借助市場和品牌的力量。實施農產品區域地標品牌戰略,就是要使各具特色的地域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推動供給總量、供給結構與需求總量、需求結構相適應;就是要以區域地標品牌為紐帶,推進農業的生產、加工、服務一體化,提升農業價值鏈、延伸農業產業鏈、打造農業供應鏈、形成農業全產業鏈,實現由農產品規模化生產向農產品區域地標品牌化經營的轉變;就是要在區域地標品牌建設的基礎上,立足比較優勢,優化區域結構,重點建設好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實現農業發展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有機統一。
區域地標品牌戰略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現路徑。實施區域地標品牌戰略的過程,既是農產品差異化、精細化、品牌化的生產過程,也是農業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標準化控制、產業化經營的過程。從本質上看,實施區域地標品牌戰略的過程,就是推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具體來說,一是優化農業總體結構。要以區域空間布局為突破口,制定與生態環境相適應的區域農業品種發展規劃,以區域地標品牌為導向優化農業區域結構,以農業資源環境為基準優化農業品種結構,以地標品牌經營為引領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二是建設區域地標品牌體系。圍繞農業區域地標品牌化系統工程,探索建立區域農產品品牌目錄制度,創建區域農業公用品牌發展體系;推進農產品區域地標品牌立法,強化對品牌的法律保護;培育區域地標品牌戰略聯盟,提供系統化、一站式解決方案,形成具有特色、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區域地標品牌專業化生產區。三是調整農業發展政策。在守住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這三條底線的基礎上,調整相關農業支持政策,突出將具有品質與市場競爭力的區域地標品牌作為政策扶持的重點;從注重產量考核轉變為注重地標品牌考核,實現農業發展政策從確保糧食安全的數量優先向結構轉型的質量優先跨越。
(作者單位: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
來源:《求是》2017/03(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