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等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答記者問
3月7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副部長張桃林和新聞發言人葉貞琴就“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主持人:各位記者朋友,上午好。歡迎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記者會。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先生、副部長張桃林先生、新聞發言人葉貞琴先生,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題回答大家關注的問題。有請韓部長。
韓長賦: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十分高興在這里跟大家進行交流,也感謝大家對農業的關心和支持。2016年,我國農業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優的良好態勢,農業生產穩定發展,農民收入穩定增加,農業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農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基礎支撐。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2017年的三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我們將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培育農業和農村發展新動能,著力鞏固當前農業的好形勢,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作出我們的努力和貢獻。下面,我和張桃林副部長和新聞發言人葉貞琴同志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人民日報記者:今年中央下發了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4個中央一號文件,我注意到中央一號文件里提到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線,請問農業部在這方面有什么考慮和安排,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改什么,怎么改?
韓長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全局性、方向性的問題。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農業經過了“十二連增”,應該說總量問題得到了比較好的解決。但是,結構性矛盾突出,供求關系發生了新變化。同時城鎮化加快,人們的消費結構和水平也明顯提高。一般的農產品不缺,但是優質、綠色農產品是不足的。還有,我們有的品種供大于求,比如玉米,但有的品種供給不足。另外,從國際上看,我國農業發展也面臨著嚴峻的國際競爭。這是我們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大背景,也是三大必然。
所以,中央提出要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習近平總書記講,這是農業政策調整和完善的方向和重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適應市場需求,改善農產品的供求關系。二是提高農業的質量和效益,增加農民的收入。三是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提高競爭力。過去的農業結構調整,是在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進行的,行政推動的辦法用得多;這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是用市場的手段,用改革的辦法,通過引導市場主體行為,促進結構調整。
去年根據中央的部署,這項工作已經開始了,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對這方面的工作又作出了新的部署,2017年農業部已經就此提出了具體的政策措施,這是我們的工作主線。在具體措施方面,我們主要是抓好以下五件事。
一是去庫存。我前面講過,改善供求關系,主要是減玉米。2016年,已經調減了近3000萬畝,今年還要繼續增加。所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要繼續適當調減玉米種植面積。我們希望今年能夠調減到4000萬畝,而且我們評估了一下,今年由于實行玉米收儲制度的改革,玉米價格向市場回歸,所以也會引導農民進一步調整結構。
二是補短板。就是要補齊優質品種、短缺產品、生態環境的短板。比如我們要振興奶業,增加大豆生產,發展綠色生態、環境友好型農業。
三是增效益。農業的效益問題關系競爭力,也關系農民的利益。現在一方面農業生產的成本“地板”抬升,另外一個方面,大宗農產品價格“天花板”在下降,所以效益和增收的空間受到擠壓,要在這個方面采取措施,特別是大力推進節本增效和適度規模經營,再就是拉長農業的產業鏈。總之,要通過節本增效,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流通成本,提高農業效益。
四是育主體。就是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農村的職業農民,也包括返鄉下鄉的農民工、大學生、科技人員和退伍軍人,農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發揮適度規模經營對結構調整的引領作用。
五是增動能。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深化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的改革。二是發展農村的新產業、新業態,比如農產品加工、農村電商,還比如休閑農業,通過這些方面來激發活力,增加動力。
這五個方面是我們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措施,當然還有一點要注意,就是調整結構絕不意味著放松糧食生產,總體上還要保持糧食產能穩定,尤其是不能削弱糧食生產能力。
中央電視臺記者:我們在農村采訪的時候發現,像秸稈焚燒、養殖場的糞污亂排、農藥化肥等過量施用在農村還普遍存在,我們看到很多農業農村環境污染的情況。請問韓部長,農業部在這方面有哪些辦法和措施來改善這些問題?
韓長賦:這個問題提得好。近年來,我國農業持續穩定發展,我們在為老百姓提供豐富多樣的農產品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副產品,就是剛才你講到的這些現象確實存在。我們養殖規模是巨大的,肉類產品是世界第一,8000多萬噸肉類產品,一年生豬的飼養量大數接近12億頭,禽類一年出欄130多億只,每年產生的畜禽糞污,包括屠宰場清理糞污產生的污水30億噸,秸稈8億多噸,還有大量的農膜沒有回收,這些東西處理不好,是污染、是煩惱,當然處理好了也是資源。
農業的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突出問題,擺在我們面前。近年來,農業部會同有關部門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先后出臺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的總體規劃,還有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年,我們提出并打響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出“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所謂“一控兩減三基本”,就是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實現畜禽糞便、廢舊農膜、秸稈等得到基本處理,主要是資源化利用。經過努力,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2016年,已經在全國實現了農藥使用量零增長,這也是第一次,以后還要降。化肥使用量接近零增長,因為化肥一直是增加的,有些省化肥使用量已經實現了零增長。糞污的處理和利用率也從2012年的50%達到了去年的60%。
下一步,我們將把綠色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手抓資源保護,一手抓廢棄物的治理,要努力把農業資源過高的利用強度緩下來,把面源污染加重的趨勢降下來。具體來說,要推動開展五大專項行動:
第一個行動是畜禽糞污治理行動。去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討論了六件關系民生的事情,其中一件就是養殖業的糞污處理。怎么改善人們民居環境?我們的目標是今年開始,一年試點、兩年鋪開、三年大見成效、五年全面完成。就是說,要經過五年的努力,使全國的規模養殖場糞污都能無害化、資源化利用。今年我們采取幾項措施:一是首先在100個畜牧養殖大縣開展試點。二是正在研究出臺制度性措施,就是規模養殖場必須承擔治理污染的責任,把它作為一個市場準入,當然國家會支持建設這方面的設施和開展處理工作。三是在財政上采取先建后補,支持第三方治理等措施,進行糞污收集、儲存、運輸、處理,包括怎么樣能夠把它施用到農田里去的一些措施。
第二個行動是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很多同志都知道,我們化肥用得多,主要是園藝作物用得多,水果、蔬菜、茶葉這些園藝作物化肥用量占比達到了總用量的40%,就是大概40%用于園藝作物,40%不到用于糧食和大田作物,還有接近20%用在綠化、工業方面。所以,推進這些方面的化肥減量是一個重點。另外,大家最關心的是菜籃子產品、水果、蔬菜,我們把它們作為農產品質量提升的抓手。今年,首先在果菜茶的核心產區,知名品牌的生產基地來推廣,力爭到2020年使果菜茶的化肥施用量比目前減少50%以上。
第三個行動是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行動。東北是玉米主產區,東北人講,苞米稈子漫山遍野,怎么處理?我們進行專項研究,通過機械化還田,支持開展飼料化、基料化,比如搞食用菌,還有能源化,比如支持秸稈發電,支持企業探索產業化的利用機制。
第四個行動是以長江為重點的水生生物保護行動。大家都知道,長江經濟帶發展是我國新的發展大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就是首先要保護環境、保護生態。這些年來,長江的水源生態、魚類生態還存在很多問題,漁業的過度捕撈、運輸,采礦、工業污染等都對水生生物有影響。從農業方面來說,要完善休漁禁漁制度,推進漁民轉產轉業。從今年開始,率先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實行全面禁捕,然后在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進行全面禁捕;在通江湖泊和其他重要水域實行限額捕撈制度。
第五個行動是農膜回收行動。在一些地區減少地膜使用,推廣使用適當加厚、便于機械化回收的地膜,同時采取以舊換新的財政補助政策,鼓勵農民回收地膜。
總之,農業生態環境問題關系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城鄉居民的居住環境,也關系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會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切實、有效、可操作的措施,來努力加以解決。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在農業農村領域的轉基因問題,可以說是老百姓關注度很高的問題之一。請問韓部長,最近我們也看到,近幾年來農業部門在加強轉基因監管和大力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方面出臺了很多的舉措,當前農業部門對轉基因技術的態度有沒有變化?另外,我國發展轉基因有沒有具體的路線圖?
韓長賦:轉基因問題我在這個場合已經回答過幾次了,你提的問題,我今天請張桃林副部長回答,他本人也是農業科學專家。
張桃林:謝謝你的提問。轉基因問題專業性強、涉及面廣、關注度高。我想從兩個方面回答你的提問。
首先關于轉基因技術及其安全性。轉基因技術是現代生物科技前沿技術。在農業的節本增效、資源高效利用、抗蟲抗旱、減少農藥的施用量、推進綠色發展等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和巨大的潛力。
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是可控的,是可以有保證的。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聯合國糧農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等部門就轉基因技術的評價及安全性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國際公認和遵循的評價標準與準則,以保證經過安全評價以及批準的轉基因產品,除了增加我們期望的特定功能外,比如抗蟲抗旱功能,并不增加任何其他的風險。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歐盟委員會、國際科學理事會等眾多國際權威機構對轉基因安全性進行了長期跟蹤、評估、監測,結果都表明,經過安全評價獲得政府批準的轉基因產品跟非轉基因產品是一樣安全的。
大家可能注意到,去年以來,已經有120多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聯名簽署公開信,呼吁尊重有關轉基因安全性方面的科學結論。事實上,自1996年轉基因批準商業化種植以來發展迅猛,全球轉基因的種植面積約300億畝,種植的國家有28個,另外還有37個國家和地區進口使用轉基因產品,沒有發現一例被證實的安全性問題。
第二,關于我國轉基因的發展戰略和監管情況。我們國家對轉基因的方針是一貫的、明確的,就是研究上要大膽,堅持自主創新;推廣應用上要慎重,確保安全;管理上要嚴格,就是要嚴格依法監管。應該說,我們國家在轉基因的安全性管理上依法嚴格規范。
首先,我們國家轉基因安全評價遵循國際公認的權威評價標準和規范,同時,我們也借鑒了美國、歐盟等國家的一些做法,結合我們的國情,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技術規則和管理體系。二是我們國家有12個相關部委組成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三是成立了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負責具體安全評價。這個安委會現在由75個跨部門、跨學科的專家組成,他們都是農業和醫藥、衛生、食品、環境等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
在依法嚴格監管方面,建立了屬地管理為主的管理體系,強化督查。對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我想在這里說明一點,從目前查處的非法種植的轉基因作物看,它們都是已經獲得國外安全證書和我們國家進口安全證書的,并在國外廣泛種植,這也表明它們是安全的。但是,由于按照我們的評估規則和程序,沒有批準種植,所以仍然是違規的,我們還是要對它進行禁止種植。
下一步,關于轉基因發展的思路是積極、穩妥的推進這項工作,我們也制定了一個路線圖,就是按照“非食用→間接食用→食用”這樣一個路線圖來推進工作。就是說,首先發展非食用的經濟作物,其次是飼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最后是食用作物。當然口糧我們是慎之又慎,目前為止還沒有轉基因糧食作物商業化種植。
總的來說,我們將本著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積極研究、審慎應用、嚴格管理,推進轉基因研究健康穩定地發展,讓科技更好地造福人民。
韓長賦:我補充一句話。剛才張桃林同志已經比較全面地介紹和回答了轉基因方面的工作,我們現在首先重點發展和進行商業化種植的主要是非食用作物,目前,我國沒有批準任何一種轉基因糧食作物商業化種植。所以如果有違法、違規種植,我們是嚴格禁止的。
日本亞洲通訊社記者:請問這次總理的報告當中再次提到了城鄉一體化問題,城鄉一體化的問題當中又遇到一個農村土地流轉的問題,現在農村土地強占強拆的問題依然比較嚴重,現在農業部也好,中國政府也好,對農村土地的流轉尤其保護農民土地的權益方面到底會采取或者正在采取哪些措施?同時,農村土地的使用權問題到底怎么解決?今后在農村的土地使用權問題上能不能以農村土地使用權作為解決農民養老保險抵押的措施?
韓長賦:農村土地問題,可以說是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根本問題,我們現在推進農村改革,仍然是以農民和土地的關系為主線,因為土地問題涉及到糧食安全、涉及到飯碗,這是我們十幾億中國人民的事。另外一個方面,涉及億萬農民的權益,所以我們在土地問題上是高度重視的。
土地問題是現在農村改革的重點。從你提的問題來說,一個是關于土地流轉問題,現在全國大的數字是土地流轉面積占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35%左右,流轉的形式有多種。土地流轉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方向,因為土地作為生產性要素需要流動起來,發展現代農業需要有規模經營,同時土地流轉也是實現農民對土地權益的一個路徑,因為有些農民進城打工了,所以承包地不種了,過去是家家包地、戶戶種田,現在很多承包戶不種了,他要進城打工,他的土地需要實現價值,所以就流轉給愿意種田的。為此,中辦和國辦專門下發過相關文件。
在土地流轉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保護農民的權益。所以現在我們在進行承包地的確權登記頒證,把每一個農民承包地在哪兒、究竟有多大面積、地力如何、土地生產能力怎么樣,都進行明確勘測、評估和登記,然后發一個證。農民講這叫確實權、頒鐵證,就是保護他的利益,他不用擔心了,可以安心出去打工了。另外,我們實行“三權分置”,就是把土地的集體所有權、農戶的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開,使集體、承包農戶和流入土地者的權益能夠都得到保護,并且能夠平衡。
說到使用權問題,既然設定使用權,而且流入土地搞生產經營要有這個權利,當然要保護,要使它的使用權的權能也得到實現。我舉一個例子,比如,我們正在進行的土地使用權的抵押貸款試點,流入土地了,生產要用貸款,使用權也可以抵押,目前做的一般都是抵押它預期收益,還有其他方面的探索。比如,我們對流入土地的規模生產者的保險方面的補助試點等等,這都是它的使用權的體現。因為我們政策方向也是支持土地的規模經營。
當然要說明一點,就是使用權的實現不能侵害承包權和所有權。怎么保證?就是合同約定,就是承包農戶和流入方有合同,這個合同要在農業部門進行鑒證,雙方權益都要得到保障。一方面,引導合理的土地流轉費,保障農戶的權益;另外一個方面,也保障流入方的權益。這樣的話,大家就有一個明確的生產經營預期,有利于土地流轉健康發展。
我還想補充說一句,現在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不僅只有土地流轉一種方式,還有一種很普遍的方式,而且我認為這是很有前景的方式,就是土地托管,有的是半托,某一個生產環節托給你管了;有的是全托,就是全年幫你種植,到年底算賬就可以了,這也是實行規模經營的一種方式。
總之,在土地問題上,中央的政策方針是明確的,我們要抓好這方面的落實,保護農民的權益,同時激活土地的要素。
中國網記者:我的問題和生態環境相關。我們都知道,水產品也一直是人們“菜籃子”里一個重要的品種,但是大量的捕撈以及一些湖泊的網箱養殖情況造成了一些生態環境方面的問題。那么,我想請問農業部針對這些現象,將會采取什么措施,在保證水產品供應的同時,也能夠保護水域的生態環境?
韓長賦:中國人愛吃魚,我們講年年有余,無魚不成席。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進行農產品的收購和流通制度改革,首先是從魚開始的,那還是上世紀80年代。我們花了10年左右的時間,解決了城鄉居民吃魚難的問題。現在老百姓不僅是過年過節要吃魚,幾乎天天要吃魚,我們不但要吃四大家魚,還要吃高檔海鮮、野生河鮮。這給我們漁業發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挑戰。這些年,我們的水產品產量上去了,供給有保證了,老百姓吃魚還可以選好的了。但是漁業也遇到了“成長中的煩惱”,就是受環境污染等因素影響,比如,魚類產卵場遭到了破壞,造成了漁業資源的衰退。再比如,由于過度捕撈,再加上一些不法分子使用絕戶網、大小魚通吃,造成魚越撈越小、越撈越少。還有一些地方近海和內陸的水域、池塘、湖泊、水庫,網箱養殖密度過大,大量投放餌料,也造成水質惡化,影響了水生環境和產品質量。
總的來說,目前漁業的主要問題不是總量問題,而是生態問題,以及由此連帶的產品質量問題。這方面,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環境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要把生態和資源保護放在漁業發展的突出位置。這方面,我們將采取這樣幾項措施:
一是全力推動在長江流域由重點地區到全面禁捕,率先在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捕。二是推動捕撈漁民減船轉業,實施資源總量管理制度。“十三五”期間,沿海要再減少2萬艘漁船,要使長江的漁民基本上能夠退捕上岸。三是深入開展“絕戶網”和涉漁的“三無”船舶進行清理整治。要實施更嚴格的休漁和禁漁制度,嚴厲打擊非法捕撈的行為。四是積極推進漁業的科學布局。明確禁養區、限養區和養殖區,大力推廣健康的養殖方式,降低湖泊、水庫包括近海的養殖密度。五是大力發展海洋牧場。積極開展增殖放流。我們每年都在有關水域投放魚苗。要調減近海養殖,發展深海養殖。
總之,我們要既保吃魚又保環境,和諧共生。
中國報道雜志社記者:現在大家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是金融對于實體經濟的支持,也包括對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持,我想問的是,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我們是否有一些金融支持的具體安排?
韓長賦:這個問題是大家關心、農民期盼的一個問題。我們農業貸款難、融資貴、保險少,這個問題確實存在,這幾年應該說國家采取了一些措施,有關部門也積極支持,這個問題有所緩解,但是農業特別是從事種養業的新型主體融資難,仍然是金融服務方面的一個短板。現在有關金融部門已經把這個事情拿到重要議程上來,農業部和財政部包括和央行、銀監會、保監會共同行動,通過一些措施和制度性安排,努力解決這個問題。具體講,有這么幾件事:
一是建立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貸款的擔保體系。這個方面農業部和財政部每年安排200多億元,今年是第三年,可以安排到600多億元資金,建立一個擔保基金,為新型經營主體規模經營提供擔保。為此,我們正在建立一個新型經營主體信息直報平臺,就是使它透明,有利于盡快得到生產經營的融資支持。
二是進一步發展農業保險。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農業農村工作這段時,保險講了很長一段話。農業是風險比較多的產業,除了自然風險還有市場風險,現在還有一個產業安全的風險。所以,要擴大農業保險的品種,逐步提升保險的標準,還要搞巨災的再保險,這也是一個努力的方向。農業部和保監會、財政部有關部門正在制定文件。
三是擴大有效抵押問題。農業貸款方面抵押物比較少,我前面講過,流入的土地經營權可以抵押,農業生產設施和大型農機具可以抵押,這已經寫到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里,就是擴大有效抵押物,使農民盡快得到貸款。當然,在金融體系方面,一些主要的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都建立了三農事業部。還有一點,我們也鼓勵和支持農業企業和涉農企業符合條件上市融資。通過這些措施,解決、緩解農業融資難的問題。我們相信,隨著金融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機構創新、制度創新,這個問題會逐步得到更好的解決。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我的問題和糧食總產量有關。新世紀以來,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了“十二連增”,去年我國糧食產量出現了首次回落,當然這也是我們第二歷史高產年,請問農業部怎么評價這一回落的?今后是否會繼續加強對糧食生產的一些政策支持呢?
韓長賦:農業是全面小康社會和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基礎,糧食應該說是基礎的基礎。你剛才提的這個問題,我們的糧食生產增產那么多年,去年確實減產了,大家有一些不太習慣,因為我們是“十二連增”。2016年糧食減少104億斤,但是我想說明的是,這仍然是第二個歷史的高產年。而且減的主要是玉米,這是我們主動調整的結果,也是意料之中的。所以,糧食產量根據當期的供求關系適當有一些增減,這是正常的,而且也會成為一種常態。比如玉米這些年確實產量增加,進口也增加,庫存也增加,三量齊增,供大于求,所以帶來一些新的問題。去年,國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啟動了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將實行了8年的玉米臨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定價、價補分離,就是市場化收購,加上給農民補貼,這是我國糧食收儲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現在看,這項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理順了價格,激活了市場,提高了競爭力,帶動了玉米加工,也倒逼了結構調整。所以,我們去年玉米面積減少了近3000萬畝,那些停產、半停產的玉米加工企業都轉起來了。因此,對糧食產量的年度間合理性波動,我們也要理性來看。
坦率來說,糧食生產是一個兩難,多了不行,少了更不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所以,我們糧食生產沒有放松,也不能放松,作為農業部門來說,我們第一位的職責還是要保障全國人民能夠到點開飯。
剛才你問到下一步的措施,我們將貫徹國家新的糧食安全戰略,首先要守住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概括來說,就是三個“兩”:
一個是要保住“兩大口糧”。就是要保持稻谷、小麥這兩大口糧的面積和產量總體穩定,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為此要完善稻谷、小麥的最低收購價政策,特別要加快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把口糧生產任務落到地塊,當然對此要有政策支持。
二是穩住“兩個積極性”。就是要穩住地方政府重農抓糧和廣大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要完善糧食價格政策,健全生產者補貼制度,給種糧農民以適當補貼。發展糧食適度規模經營,讓種糧的人有賬算。同時,要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重點加大對產糧大縣的獎補力度,讓地方發展糧食生產不吃虧。
三是實施“兩藏戰略”。“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鞏固提升糧食產能。這樣的話,市場和年度產量有一些波動,這個沒有關系,只要我們有需要,就產得出、供得上。“藏糧于地”,就是重點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十三五”末要確保達到8億畝,力爭搞到10億畝。“藏糧于技”,就是重點支持種業科技創新和農業技術集成創新,還要通過機械化降低糧食生產成本。總之,我們要給糧食生產插上科技的翅膀。這三點是我們下一步糧食方面的基本方略。
農民日報記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老百姓對于農產品安全和優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對于種植業和養殖業中農藥和獸藥的使用監管情況尤為關注。請問農業部在這方面有哪些具體措施,下一步又準備采取哪些舉措,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滿足消費者越來越升級的消費需求?
韓長賦:農產品質量安全,每年的記者會都會有記者朋友提問。這個問題,3月5日上午我在部長通道作了一個回答。我想總的說,總體向好,但問題還不少,所以我們不能松懈。人民群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高度關注,所以農業部門有責任把這項工作做好。你剛才提到的關于農藥獸藥殘留問題,這確實是突出問題,我想就這個問題講講。
關于農藥、獸藥殘留,主要發生在種養環節,也有一部分發生在流通環節,比如魚的非法添加問題,有的是在運輸環節。這方面,我們正在采取幾項措施,下一步要加大力度。
第一,狠抓高毒農藥的管理。高毒農藥這幾年已經禁用了39種,還有12種要限定在非食用作物上使用。現在,高毒農藥使用量比重已經從本世紀初的35%下降到2%。下一步還要本著“時機成熟一個禁用一個”的原則分步推進,現在已經列入計劃的近兩年要淘汰的還有3個。有的說,為什么不能馬上淘汰呢?因為有一些害蟲,比如地下害蟲,像經濟作物、非食用作物,包括林木害蟲,有時候還需要這樣的藥物。所以,要加強研發,要有替代品。
第二,要加大蔬菜生產基地農藥殘留超標檢驗,實行市場準入制度,加大源頭管理力度。現在我們在“菜籃子”生產大縣推廣生產者合理的科學用藥,同時推廣專業化的統防統治。
第三,狠抓“三魚兩藥”。針對孔雀石綠、硝基呋喃進行專項整治,嚴查打擊違禁使用行為。現在看,主要是在魚類長途運輸中使用,因為我們有一個消費習慣,大家愿意吃活魚,活魚長途運輸容易死,所以有一些經營者就進行非法添加。總的來看,情況是向好的方向發展。
第四,狠抓抗菌素藥物的使用。開展全國獸藥抗菌藥的綜合治理五年行動,要推廣二維碼、獸藥處方和休藥期制度。
第五,繼續嚴查打擊“瘦肉精”,發現一起,打擊一起。
下一步,我們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重點推進“三化”。一是推進標準化生產。二是狠抓全程化監管。三是推進品牌化建設。特別是在規模經營主體中首先推廣標準化生產。謝謝。
主持人:謝謝韓部長,由于時間關系,上午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記者崔麗郭少雅)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7年03月08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