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彥文
特邀嘉賓
于法穩 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蔣高明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
翁伯琦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做好新時期農業與農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確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如何才能實現農業綠色轉型發展,從而體現農業的多功能性?中國經濟時報農村現代化導刊特邀相關專家就這一話題進行深入討論。
于法穩:生態農業是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途徑
中國經濟時報:新形勢下,我國農業生產所面臨的資源環境數量與質量雙重約束日益嚴重。如何在五大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實現農業綠色轉型發展,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數量與質量的有效供給,是新常態下必須解決的現實問題之一。生態農業作為遵循生態經濟規律,并與中國農業現實緊密相聯系的農業生產方式,將會成為實現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途徑。
于法穩:農業具有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但在現實中卻并沒有看到這些功能的發揮,相反卻是過分地強調農業的生產功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農業效益方面。這種方式恰恰誘導生產主體的行為朝著過多地使用化肥、灌水、農藥、除草劑及殺蟲劑方向發展,不但影響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更嚴重的后果是對水土資源的污染,從而損害了生態農業持續發展的生態基礎。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將發展生態農業作為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切實發展生態農業,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十三五”期間迫切需要破解的重大問題之一。
中國經濟時報: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現狀如何?
于法穩:我國生態農業經過30多年的實踐,無論是推廣范圍還是發展模式以及技術、政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生態農業發展的范圍不斷擴大。從起初的生態農業建設示范縣逐漸擴大到生態農業建設示范市,再到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試點省建設,生態農業發展示范的范圍不斷擴大。二是生態農業發展模式與技術不斷提升。隨著生態農業的發展,其發展模式與技術不斷提升。從最初單一的模式與技術(已經成熟)的示范,逐漸發展到多種技術的集成,再進展到多種新技術、新成果的綜合應用,以及多種模式與技術的系統化示范。三是生態農業發展的政策不斷完善。隨著生態農業的發展,新模式、新技術、新組織、新管理方式不斷出現,原有政策中的相關內容可能不再適應新形勢下生態農業的發展。
中國經濟時報:您對生態農業發展所面臨的資源環境形勢是怎樣認識的?
于法穩:實現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提供優質農產品,對種植業而言,優質農產品生產的基礎就是要有好的土壤以及良好的灌水,但事實表明,農業生產的水土資源及其環境污染狀況十分嚴重,極大地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1.水資源形勢及現實問題。
在農業水資源利用問題研究中,往往關注水資源能否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而對農業水資源的水質卻關注不夠。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優質水資源配置到工業產業、城鎮生活領域,農業生產用水面臨愈來愈嚴峻的形勢。但更為嚴峻的問題,則是農業用水的水質。從導致水資源污染的原因看,既有工業企業,也有農業生產自身,而且后者造成的污染呈現出明顯的遞增態勢:一是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除草劑、殺蟲劑的過量及低效利用,以及農藥、除草劑、殺蟲劑等包裝物的任意丟棄;二是農村規模化養殖廢棄物的任意排放;三是工業廢水直接排放,在一些地區造成地表水有水皆污的局面。
2.耕地資源形勢及現實問題
在中國耕地資源構成中,優質耕地面積所占比例僅僅為2.9%。在工業化、城鎮化背景下,優質耕地所占比例將會進一步下降。從長期來看,中國農產品數量安全將會受到嚴重威脅。在優質耕地嚴重不足的同時,我國耕地資源污染日益嚴重,呈現出從局部向區域蔓延的態勢。特別是重金屬污染正由大氣、水體向土壤污染轉移,土壤重金屬污染已進入一個“集中多發期”。
在現實層面,國家推行承包土地確權頒證之后,發展生態農業需要的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受到一定影響,特別是對物理、生物植保技術的推廣構成障礙?;鶎诱{研發現,農民都不同意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將一些新型植保技術設施安置在自己的土地上,也不同意把灌溉水井打在自己的耕地里面,更不同意林業部門在自己耕地附近植樹造林。特別是在土地流轉方面,往往出現因一戶農戶不愿意流轉,而導致生態農業發展項目的流產,而國家恰恰沒有相應的政策與措施來處理類似問題。
中國經濟時報:您對發展生態農業、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哪些政策建議?
于法穩:1.從戰略層面,切實重視生態農業的發展。
加強科學的頂層設計,制定生態農業發展的路線圖,確定生態農業發展的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點區域,并配以切實可行的生產標準、有效機制與政策設計。同時,建議盡快制定并實施《生態農業發展條例》,將生態農業的發展納入法制化軌道。
此外,針對農村耕地確權頒證之后,耕地流轉中出現的一些矛盾與問題,建議國家層面出臺《土地流轉實施辦法或條例》,以規范農民在發展生態農業中的行為。
2.科學規劃生態農業發展的空間布局。
一是基于不同區域的生態資源條件,以及《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規劃的農產品主產區的“七區二十三帶”,結合農業的生產、生態、生活、文化等多功能性,在國家層面制定生態農業發展規劃。二是明確不同區域內生態農業發展的核心問題、重點目標和農業產業適宜發展模式和規模,以促進不同區域在國家生態農業發展的總體規劃框架下,編制區域生態農業發展規劃。
3.完善生態農業發展的技術支撐體系。
從不同類型區域生態農業發展的實際出發,對傳統農業技術精華以及現代農業生產技術進行生態集成,從而實現從單一技術向綜合技術的轉變,進而發揮出集成技術的綜合優勢, 以實現生態農業發展對技術的需求。
4.提升現代生態農業基地建設水平。
一是轉變經營主體,建立示范基地。不同區域應立足自身生態資源、社會經濟條件以及農業發展的傳統,選擇最優經營主體,因地制宜開展新技術試驗示范、成果轉化,建設一批現代生態農業技術試驗示范基地。二是規范耕地流轉機制。針對農村耕地確權頒證之后出現的實際情況,應出臺有效的規范耕地流轉實施辦法,以滿足現代生態農業基地建設所需要的土地規模,進而提升生態農業基地建設水平。
5.強化生態資源保護,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水土資源及其環境是農業生產的根基,為此,應采取有效措施強化生態資源保護:一是從數量與質量兩個方面,加大水土資源的保護與污染治理的力度;二是降低化肥、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投入品的施用強度,減少對水土資源的污染;三是建立農藥包裝物、塑料薄膜的回收機制,降低其對水土資源的二次污染;四是建立種植業、養殖業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提高規?;B殖廢棄物的資源化率,以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6.規范相關行為,提升農產品質量。
一是規范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行為。為此,化肥生產企業應根據區域測土配方施肥項目提供的土壤養分信息,生產滿足區域需要的肥料;切實杜絕劇毒農藥的生產,加大生物農藥的技術推廣;加大可降解薄膜的生產與推廣,以減少白色污染的發生;在養殖業飼料生產方面,制定嚴格的生產標準,以杜絕銅、鋅、砷等重金屬元素的添加,以減少隨養殖廢棄物進入土壤或水體對其造成重金屬污染。二是規范農業生產主體的生產行為。為此,應制定嚴格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并強化農產品質量的安全檢測監督。三是規范農產品質量認證機構的行為。嚴格審核認證機構所認證的產品在認證規程、認證時間、認證費用等方面是否符合規范要求,發現問題應嚴格追責,甚至吊銷其認證資質,以確保認證農產品的市場信譽。
7.創新模式與手段,推動生態農業產業化。
一是加強生態農業發展的服務體系建設。政府、金融、保險等部門需要完善和優化服務體系,為現代生態農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撐和資金保障;同時,要建立各種生態農業服務體系,穩定生態農業服務技術人員隊伍,提升生態農業的社會化服務水平。二是盡快建立與提高農產品追溯體系。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連接農產品生產、銷售、消費完整渠道的追溯體系,以確保農產品質量的安全。三是搞活生態農業產品的市場流通。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整合各種農業信息網絡資源,建立有利于生態農業發展的信息平臺,創新生態農業產品銷售模式。
8.建立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有效機制。
針對生態農業發展所面臨的資源與環境雙重約束,應盡快建立相應的有效機制:一是建立生態指標約束機制,強化“生態紅線”意識,以加強區域生態資源對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保障。二是建立農業生態補償機制,明確補償行為、補償主體與補償對象。三是建立監督評價機制。以各級農業資源環境管理部門為主體,對不同區域生態農業的運行效率、生態效益進行客觀評價,以作為區域政府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進而突出地方政府在發展生態農業中的主責地位。
蔣高明:耕地污染治理的根本出路在于生態農業
中國經濟時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但“經濟發展了,環境污染了”。可以說,近30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是“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低效率”的,是西方發達國家走過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的重演。
蔣高明:在解決耕地污染問題上,我們不要迷信所謂的高科技,以為科技能解決所有問題,污染本身不就是科技的產物嗎?靠技術來治理污染,或用一種技術替代另一種技術,將可能產生更多、更隱蔽、更難以治理的污染,這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胡同。
治理耕地污染遠遠超出了科技的范疇,既是科技,又不是科技。說它是,僅僅是個手段而已;說它不是,因為還需要有更宏觀的視野,最重要的是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何等重要,但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轉到集約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好在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現在關鍵是要有行動。千呼萬喚的綠色GDP考核指標遲遲不能出臺,這會影響耕地污染的防治。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將綠色GDP納入官員考核指標。雖然綠色GDP在技術上還有很多難點沒有攻克,但是,綠色GDP正在逐步地走向成熟,不能等到綠色GDP完全成熟了才把它列為官員政績考核的一個指標。
其實,回歸傳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使種地與養地走上良性發展軌道,現代科技千萬不能排斥和無視傳統。中國有句古話,叫“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對“六畜”我們重視得很不夠。“六畜”中的馬、牛、羊和一部分豬是能夠吃草的,這個草就是秸稈。理論上,秸稈含有的熱量和營養與糧食不相上下,關鍵一環是通過牲畜轉換,即生態學上的初級生產和次級生產進行鏈接。但現在僅利用了光合產物的不足一半(即糧食),而光合產物的另一半(即秸稈)白白燒掉了,還污染了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畜牧的潛力在山東、河南、河北這樣的農業大省,而不是在內蒙古、新疆、西藏這些生態脆弱的地區。如2015年內蒙古畜牧業產值為1158億元,但國家投入的退化草原治理費用達幾百億元,凈效益低;而同年山東省畜牧業產值為2500億元。內蒙古畜牧業產值是在8666萬公頃草原上獲得的,山東是在760萬公頃耕地上獲得的,兩者相差10倍。其中,山東養殖的牛羊等食草動物主要利用的是秸稈,是農業廢棄物。所以,農村不是沒有產業經濟,而是空間很大,核心問題是在光合產物轉化上做文章,將動物生產加進去,增加單位農田的經濟產出。
我們可以看到,水污染、大氣污染的治理已經提到了應有的高度,但治理耕地污染可沒這么受“寵”,如同靠耕地生存的農民一樣,很少有人提及它。這是個要命的問題,但它不是科學所能解決的,涉及到我國城鄉二元結構轉變這個大問題。可以說,不重視“三農”就不可能重視耕地,不重視耕地自然也就不可能重視耕地污染,也就談不上治理了。
發達國家在防治耕地污染方面是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的,這方面的例子很多,以美國為例,農藥與化肥的使用受到嚴格限制。美國采用農藥花肥總量控制、限量使用,嚴格控制施用劑量;同時,發展綜合性生物防治來代替農藥防治,提倡多施有機肥,少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與此同時,實施環境補償政策。在美國,只做到“誰污染、誰治理”還不夠,污染了還要付出“自愿”接受懲罰的代價,這就是實施環境補償項目。具體是指企業違規或違法后,在法定要求的糾正違規行為之外政府還要求“自愿”執行的對環境有益的項目,以解決其違規行為造成的后果。
保護耕地我們需要行動,但多年來我們對耕地數量重視有加,而耕地質量保護一直處在“冷宮”。耕地,只有數量與質量并重,糧食才能夠真正安全。所以,保護耕地,數量是硬道理,但其質量再也不能是“軟”道理了。
翁伯琦:以綠色理念發展高效生態農業
中國經濟時報: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綠色發展的理念,強調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您是如何認識這一發展理念的?
翁伯琦:我國農業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進程之中,肩負著從傳統農業向產業化農業、現代生態農業轉型升級的歷史使命。高效生態農業是集約化經營與生態化生產有機耦合的現代農業。其建設核心是發展優勢產業,通過規模集約經營,推進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化;其根本目的是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促進百姓增收致富;其建設基礎是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保持資源節約、生態良好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就發展基礎而言,目前發展高效生態循環農業具有較好的基礎條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農業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共識;二是農業科技進步奠定了基礎,科學技術成為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關鍵因素,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三是新型生產經營體制提供了條件,傳統分散的家庭經營使農業發展缺乏規劃和有效監管,影響資源、物質與能量的高效利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集約化經營、規模化基地是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的必要條件。
我認為,加快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應當結合區域實際,以綠色理念為引領,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具體來說,要切實把握以下五個重要環節。
一是健全高效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良性機制。良好的機制充分激發內生動力,是高效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必備條件和基礎保障。在政府給予政策和財政支持的前提下,發揮市場的驅動力和調節作用,建立兼容生態價值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有利于高效生態循環農業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驅動下得以長足發展。各級政府農業管理部門要深入研究在投資、信貸、補貼、稅收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和扶持,逐步建立健全高效生態農業發展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投入機制與激勵機制。借鑒有關經驗,探索建立區域生態農業補償機制,著重向扶貧開發重點縣、水土流失重點縣、重要生態功能區和自然保護區傾斜,明確補償環節和補償主體,完善補償標準和操作規范。
二是建立區域高效生態循環農業集成示范區。根據各地域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特點,進行循環系統的設計、景觀格局的規劃和生物多樣性的維護。在農業發展重點縣域 (鄉鎮)范圍內進行更為細致的功能區劃分,識別生態保護區、生態敏感區以及生產適宜發展區,優化種植和養殖業的空間布局,完善基于生物多樣性的生物防治,避免可能帶入的外源污染。設立區域高效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通過應用農業綠色技術和提高農業生產管理水平,推進區域生態農業的綠色化、產業化和高效化。
三是強化高效生態農業綠色技術集成創新。要著力健全為高效生態循環農業提供支持的科技投入機制,支持有關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開展農業綠色關鍵技術攻關突破,在基因育種、生物肥料、生物農藥、污染生物修復、智慧農業及設施農業技術等方面尋求突破;鼓勵和支持包括現代農業高新技術、傳統生態農業實踐精華、農民累積的經驗等在內的農業綠色技術組裝集成,然后推進本地化、規?;鸵幏痘募蓜撔隆M瑫r,鼓勵農業科學與其他學科、技術的交叉融合,實現現代生態農業技術的創新突破。
四是完善權責結構合理的經營管理體系。面臨復雜且涉及多個部門的信息交流、現狀分析、政策制定等任務,高效生態農業發展需要制定相應的協調辦法,建立有充分授權和廣泛協調能力的協調機制。要研究制定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中長期專項規劃,明確思路定位、把脈出招,提出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以及具體措施、保障條件等。要強化制度法規建設,完善耕地保護制度、農業補貼制度等,落實畜禽規模養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加大對畜禽養殖業等農業面源污染和土壤環境治理,開展土壤修復試點。
五是著力強化資源保護與利用意識教育宣傳。農民通常把追求產品數量和效益放在第一位,存有“產品高價、資源低價、環境沒價”的落后觀念。因此,要推進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示范基地建設,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形式、輿論陣地,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地開展教育宣傳,努力增強現代農業生產經營者的生態環保意識。要發揮省級農科院、地方農業院校人才技術密集的優勢,增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實效,讓農民共享現代物質條件裝備,廣泛運用農業科技成果,掌握推進經營方式轉變的本領,形成持續推動高效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的力量源泉。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