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牛震: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人才支撐

[ 作者:牛震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6-21 錄入:王惠敏 ]

——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推進會側記

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了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由此拉開了全國范圍內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的帷幕。從最初試點探索,到示范引領帶動、推進制度建設,再到分層分類培育、提升質量效果,經過5年持續努力,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成效顯著,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初步形成,“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問題正呈現出可喜變化。

5年來,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具體取得了哪些成績?今年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有哪些亮點,未來又走向何方?為了深入貫徹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分析研究新形勢新要求,部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6月6日-7日,農業部在山西太原召開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推進會。

1400萬人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初具規模

“近年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政策措施愈加堅實,從中央到地方,政策措施密集出臺。連續6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特別是這兩年都是專門作為一條來寫的。近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及《關于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等文件,都把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作為深化農村改革、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重要舉措,確立了農民職業化在發展現代農業中的戰略地位。”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說:“經過幾年試點探索推進,實行教育培訓、規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體’培育環節,堅持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專業服務型‘三類協同’培養,實施初級、中級、高級‘三級貫通’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目前70%以上的示范縣基本建立起完整的培育制度,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體系也更加健全。”

據了解,2012年以來,通過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全國共培育各類新型職業農民400多萬人,大多成為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和骨干。據統計,目前全國新型職業農民規模超過1400萬人。

去年是“十三五”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關鍵之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和農業廣播電視教育各項事業均取得突出成效。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常務副校長向朝陽說:“主要體現在培養人數眾多、培養手段多樣高效、教學資源豐富三個方面。”

據介紹,僅2016年全國各級農廣校承擔了57.32萬人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任務,共認定職業農民16.6萬人;開展各類農業實用技術培訓1511萬人次,農民中高等職業教育招生6.26萬人,畢業7.17萬人;開展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帶頭人等各類特色培訓,僅中央農廣校對口的14省(區、市)18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就承辦81期培訓班,開展農業科技人員知識更新遠程培訓,“農科講堂”直播培訓人數近40萬人次;啟動全國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聯合相關企業共同開展培訓1000多場次,累計培訓農民達數百萬人。

全國各級農廣校為了切實提高培育效果,探索完善培養路徑,對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采取“一點兩線、全程分段”和“互動式、參與式、重實訓”的培養方式;對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按照工種或崗位要求采取“理論講解+崗位實訓”的培養方式,強化面對面、手把手培養,促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走進產業、融入產業,在立足產業發展中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為了進一步滿足農民教育培訓需要需求,各級農廣校開發建設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教學資源。據統計,2016年各級農廣校開發了一大批文字教材,共制作廣播教學節目8431集,203619分鐘;制作電視教學節目10071集,134786分鐘;制作計算機多媒體課件22876個。其中,中央農廣校出版新教材10種,制作廣播節目1166集34980分鐘、電視節目442集13260分鐘、多媒體課件1776個。教學資源是教育培訓的重要載體,豐富的教學資源為我們做好教育培訓工作提供了有效保障。

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新生力量

5年來,全國各地加大對青年農場主的培養力度,目前每年培養超過1萬人,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已經成為吸引廣大青年務農創業的品牌計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新農人規模超過200萬人,成為一支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新生力量。

一批懷揣創新創業夢想的新農人加入職業農民隊伍,正在成為推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引領力量。浙江省實施“農創客”計劃,累計支持2000多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其中不乏名牌大學畢業生:“女海歸”劉佳癡迷上葡萄,牙醫張樂轉行種植臺灣水果,大學生朱峰峰打造網上商城,把新鮮蔬菜送上了G20。安徽省南陵縣“80后”職業農民谷浩,上海海洋大學畢業后返鄉創業,承包養殖水面300畝,成為舊魚塘里的新漁民,創新四大家魚混養模式,實現單位面積養殖產量和效益翻番,輻射帶動周邊100多個養殖戶畝均效益增加1000元以上。江西省由經過培育的青年農場主發起,成立家庭農場聯合會,打造品牌農業、精英農人,首批入盟的青年農場主就達到400余人,進而推動了江西綠色農業發展。

一批扎根農村、經驗豐富的老農人轉觀念長技能,領辦興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穩糧增收的基礎力量。隨著各地培育工作深入推進,一大批長期從事農業生產的老農民找到發展方向,實現華麗轉身。吉林省農安縣種田能手武向全,在專家團隊的指導下轉變觀念,創辦天地豐種植專業合作社,探索用農家肥和黑沙土改造鹽堿地,自己成為科技達人,帶動周邊400多農戶流轉、托管土地7600多畝。

一批高素質有學歷的知識青年加速成長,即將成為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生力量。近年來,全國各地通過深化農業教育教學改革,儲備培養了一批高學歷的未來農民,農業后繼有人值得期待。福建省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學歷提升計劃,支持1.2萬名農民到省內涉農院校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北京市依托北京農業職業學院,選拔一批農民以半讀半農、農學交替的形式,開展為期3年的高等職業教育。江蘇省每年面向全省高等院校所有涉農專業應屆畢業生,舉辦新型職業農民創新創業培訓班,開展為期三天的系統培訓,提升創新創業能力,激發投身農業的熱情。

5年的持續著力,讓新型職業農民支撐現代農業發展更加有力。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也從破題立論、站位扛旗、試點示范的爬坡階段,轉入深入推進、鞏固基礎、提升質量、規范管理的發展階段。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加速涌現,正在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的先導力量。

投入15億元培育100萬人

2017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農民是現代農業建設的主體,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關于新型職業農民,這幾年中央多次做出重要部署。”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黨委書記杭大鵬說:“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自開展以來,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視和農業部黨組的大力支持。”據了解,農業部在今年年初印發《“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從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工程、保障措施等方面對“十三五”期間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做出了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總量超過2000萬人,務農農民職業化程度明顯提高。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工作,也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開發農村人力資源的應有之義,我們必須把它置于這樣的大邏輯、大背景下思考謀劃,審時度勢、順勢而為,才能為現代農業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據廖西元介紹,未來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主要在四方面著力:一是適應農產品供求關系的深刻變化,讓新型職業農民成為提升農業質量效益的主力軍。二是適應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深刻變化,讓新型職業農民成為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主力軍。三是適應農業生產生態關系的深刻變化,讓新型職業農民成為農業綠色發展的主力軍。四是適應工農城鄉關系的深刻變化,讓新型職業農民成為農村創新創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的主力軍。

據悉,2017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將繼續堅持“產教融合、創新模式、完善制度、提升質量、強化效果”的總體思路,選準對象、分類施策,提高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針對性;創新機制、多措并舉,增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有效性;規范認定、科學管理,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規范性;跟蹤服務、定向扶持,提升新型職業農民的發展能力;鞏固基礎、改善條件,提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保障能力。

2017年中央財政將投入15億元,重點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培養計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計劃、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計劃和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培訓計劃,計劃全年培育100萬人以上;同時上線運行全國農業科技云平臺,以實現在線學習、農技咨詢、考核管理、跟蹤服務等功能,推進新型職業農民信息化。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村工作通訊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麻豆 | 久久久夜夜嗨免费视频 | 亚洲乱码中文手机在线 | 日韩精品一本中文在线 | 中文字幕日本αv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