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田縣位于大別山腹地,是大別山主峰所在地,旅游資源富集,擁有天堂寨、薄刀鋒、圣人堂、燕兒谷等一大批知名旅游景區,形成了大別山森林游、天堂濕地游、河鋪地質游、全域鄉村游、勝利紅色游等一系列旅游產品。近年來,羅田縣堅持“旅游興縣”戰略,搶抓“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機遇,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旅游業蓬勃發展。
作為全國首批262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羅田縣計劃到2020年,全縣接待游客突破10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過50億元,把旅游產業打造成脫貧攻堅、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
一、規劃引領,科學謀劃全域旅游產業布局
確立“全域景區型”的發展模式,將全縣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深度挖掘和展現“千里大別山、美景在羅田”的特色旅游產業,全面形成“一核、三廊、五鎮、十村、百景”的旅游產業空間布局。
“一核”,即建設一批核心景區。以5A標準提升天堂寨、薄刀峰景區,推進天堂湖國家濕地公園、三里畈溫泉創建4A景區,改造提升圣人堂、燕兒谷兩個3A景區,著力打造勝利革命烈士紀念園、潘家垸、黃獅寨、觀音山、萬全寨、金盆地、古羊寨、進士河等一批后備景區,形成我縣旅游的核心競爭力。“三廊”,即建設三條百里畫廊。打造“羅九”百里生態畫廊、“羅勝”百里風情畫廊、“318”百里鄉村畫廊三條風景廊道,進一步加強沿線旅游景觀服務節點、流域綜合治理和“美麗鄉村”建設,建設一批旅游景觀服務節點,培育一批農家樂、旅游民宿及特色種植園、采摘園,挖掘一批特色餐飲、民間工藝及文化產品,實現村莊環境大整治,生態景觀大提升,旅游產業大發展。“五鎮”,即建設五大旅游名鎮。按照國家3A級以上景區的要求和標準,規劃和建設勝利紅色文化小鎮、九資河鳩茲文化小鎮、三里畈溫泉風情小鎮、匡河湖光風情小鎮和大別山古鎮等5個旅游名鎮。“十村”,即建設十大旅游名村。整合打造大霧山、張家河、張八塘、滾石坳、付家廟、徐鳳沖、林家咀、古羊山、鏨字石、新鋪等升級版的美麗鄉村,建成旅游名村和全域旅游示范村。“百景”,即建設百個鄉村景點。按照特色化、差異化原則,圍繞“羅九”“羅勝”“318”旅游公路沿線各打造10個左右鄉村旅游景點,實現與城區、核心景區一線串珠、組團聯動。
二、產業融合,合力打造全域旅游業態產品
深化旅游業供給側改革,發揮“旅游+”的拉動力、融合力,加快推進旅游和其它優勢產業的融合發展,豐富全域旅游產品,發展休閑游、養生游、研學游、四季游等新業態,構建“快旅慢游”新格局,提升羅田旅游競爭力。
旅游+縣城。將羅田縣城建成旅游要素最齊全、功能最完善、服務最配套、產品最豐富的旅游縣城。拓展游憩空間,繼續完善“一河兩岸”景觀,加快推進塔山、撥云尖、朱家河、北城崗、黨家山等城市公園建設。
旅游+工業。發展生態工業、旅游裝備制造業和高新產業,支持宏源、食為天、綠潤、名羊、大自然等企業發展旅游工業,將生產工藝、品牌產品和企業文化轉換為旅游產品,打造集工業設計、生產加工、產品展示、市場營銷、互動體驗于一體的工業旅游線路。
旅游+農業。結合觀光農業、特色農業建設,鼓勵有實力企業流轉旅游公路沿線土地,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創意農業。支持河鋪林家咀千畝蘿卜基地、平湖黃家垸休閑農業、天澤生態農業、古羊山觀光農業、大河岸偉業葡萄園、晚秋黃梨采摘園、白廟河付家廟采摘園、獼猴桃采摘園、雞鳴生態農業、白蓮豬頭石生態農業開發、十里荷塘、匡河張家河千畝玫瑰園、大崎崗背畈生態種植園、三里畈瑞元葡萄園等項目建設。
旅游+林業。對大別山百里生態畫廊、風情畫廊、鄉村畫廊三條風景廊道沿線板栗林、風景林進行改造,實現綠化、美化、景觀化;加大對徐鳳沖、河西畈、圣人堂紅葉觀賞區的補植和改造,加大對旅游景區和旅游沿線古樹名木的保護和掛牌;支持豐衣坳、高廟、八里畈板栗公園,鏨字石甜柿公園,大霧山桐花山野公園等項目建設。
旅游+水利。改造一批生態水壩,建設一批觀水平臺、親水步道和親水景觀,流域治理規劃與沿線旅游景觀服務節點建設相互配套、合力打造;支持天堂湖、白蓮河湖水上娛樂項目、親水項目建設,發展休閑漁業和度假漁家樂等旅游新業態。
旅游+文化。支持勝利、九資河、河鋪、三里畈、匡河等5個文化小鎮建設;充分挖掘羅田大別山特色地質文化、生態文化、古遺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飲食文化、國醫文化、名人文化等資源,建立特色文化基地,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產業鏈;加大對《大別山放歌》的編排、包裝,大力發展旅游演藝業。
旅游+醫藥。支持發展養生養老產業和中醫藥康體旅游,深度打造“萬密齋”品牌。大力發展特色食療、藥療和保健產業,支持萬密齋公園、旅游醫院等項目建設。
旅游+體育。大力發展休閑運動旅游,支持發展自駕游營地、戶外休閑營地、滑翔跳傘、滑雪滑草、登山探險、溯溪漂流等戶外體育運動基地;積極承辦具有品牌影響力的運動賽事,與羅田旅游形象推廣有機結合,刺激帶動消費。
旅游+電商。大力發展旅游電子商務,將旅游業培育為信息化最活躍的前沿產業。
三、注重配套,著力完善全域旅游功能要素
按照“要素共享、服務共享、主客共享”的理念,加強旅游基礎配套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完善旅游集散功能。加強游客中心建設,建成羅田大別山旅游區游客中心(客運中心)、大別山游客集散中心(河西畈),完善大別山旅游驛站旅游信息服務中心。加強旅游咨詢服務體系建設,城區設立3-5個游客咨詢服務點。
完善旅游便行功能。按照二級公路標準,暢通城區至各景區、景點的主干道。按照三級公路標準,暢通重點景區、景點區間公路,實現景觀化、黑化和快捷化,其中天堂寨景區三條區間公路、薄刀峰景區兩條區間公路完成黑化和景觀化。完善旅游交通配套服務,對旅游公路沿線進行綠化和景觀化打造,要求綠道慢行系統貫穿主要城鎮、鄉村和景區,完善外部、內部指示、標示系統。
完善旅游廁所功能。全面完成“旅游廁所革命”任務,對城區、景區、景點及旅游公路沿線的廁所進行總體規劃、合理布局,新建旅游廁所必須按照新編《旅游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標準,達到“數量充足、干凈無味、實用免費、管理有效”的建設要求。
完善旅游餐飲、住宿、購物等功能。完善旅游餐飲配套,各旅游餐飲服務企業必須按照旅游標準化的要求提檔升級,有條件地創建一批特色旅游餐館(包括金盤、銀盤餐館、綠色飯店等);完善旅游住宿配套,各旅游賓館、農家樂必須按照旅游標準化的要求提檔升級,有條件地創建一批星級賓館、農家樂;完善旅游購物配套,對現有旅游商品銷售企業進行標準化提檔升級,并規劃在城區、街道、景區和旅游沿線建成一定數量的購物市場;完善旅游文化娛樂休閑配套,開發建設文創項目,重點景區要增加娛樂休閑服務項目。
四、打造品牌,精心塑造全域旅游品牌形象
堅持把智慧旅游、市場促銷、安全文明管理作為延長產業鏈的關鍵舉措,快速提升羅田旅游品牌影響力和吸引力。
加快智慧旅游建設。完善旅游信息采集、填報和發布系統,加強后臺數據管理,建立與景區、旅游企業互聯互通的大數據中心,實現實時填報、實時更新、信息準確。通過旅游官網、手機APP、微信公眾號、戶外大屏和數據終端及時發布車流量、人流量、接待服務等實時信息,并提供網上訂票、訂餐、訂住、訂購等一站式服務。
加大宣傳營銷力度。加強媒體營銷,財政繼續預算1000萬元年度營銷資金,繼續在央視投放廣告和聯合制作電視節目,利用飛機小桌板、社區燈箱、車身廣告、戶外大牌以及互聯網、微博、微信、電子商務等媒質進行廣泛宣傳,進一步叫響“千里大別山、美景在羅田”。加強節會營銷,以市場為主體,通過繼續舉辦油菜花節、紅葉節、板栗節、甜柿節、吊鍋節等節會活動,進一步擴大羅田旅游的宣傳效應,讓“羅田大別山”“羅田吊鍋”“羅田紅葉”“羅田名吃”等品牌聲名遠播。加強市場拓展,堅持“走出去”營銷戰略,進一步拓展華東、華南客源市場,策劃并舉辦一批旅游招商會、推介會,由政府牽線搭橋,旅游景區、旅行社全面跟進,力爭旅游人數增長25%以上。
推進安全文明旅游。加強安全管理,加大對各景區、旅游項目的安全檢查力度,對安全設施和管理措施不達標的實行責令整改、封園整改、黃牌警告、摘牌等處理措施。繼續實行重點節假日聯合值班制度,嚴控景區最大承載量,確保旅游交通、游覽、接待等秩序通暢。加強宣傳教育,推動旅游者文明出游,旅游企業誠實守信,從業人員服務至誠。引導旅游者講安全、講禮儀、講衛生,不大聲喧嘩、不亂寫亂畫、不違法違規;
五、黨委統攬,扎實推進全域旅游機制創新
加快旅游產業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從改革及創新中尋求新動力,促進羅田旅游進一步做大、做精、做強。
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增強全域旅游綜合管理和綜合執法功能,推進以“1+3”為模式的管理體制改革,探索設立旅游委、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分局等機構,提升旅游統籌協調職能,提高產業發展引領能力和整合能力,破解“小馬拉大車”難題。
創新統計監測體系。拓展統計測算范圍,重點測算旅游業對當地經濟發展的綜合貢獻、旅游業對當地就業的貢獻、年游客接待人次、旅游業對當地扶貧和富民增收的貢獻等。到2017年底,旅游業增加值要占全縣GDP的15%以上,旅游業就業貢獻率要達到20%以上,年游客接待人次達到本地常住人口數量的10倍以上,當地農民年純收入20%以上來源于旅游收入,旅游稅收占地方財政稅收10%左右。
創新科學評價體系。充分利用好羅田旅游大數據中心,建立適應全域旅游特點的旅游服務質量評價體系,做好旅游綜合效益評估考核。
(作者系羅田縣縣委委員、總工會主席)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