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許多新的業態不斷出現,其中,從2014年起,我國農業開始結合移動互聯網平臺,開始引進眾籌這種新的營銷方式和融資方式。
我國農業眾籌現狀
眾籌譯自crowdfunding一詞,由眾籌發起者、眾籌平臺、眾籌支持者構成,是具有低成本、低門檻、多樣性、大眾化、創意性等特征的一種大眾籌資方式。最早在2009年開始在美國誕生,2011年眾籌平臺開始在我國產生,2014年農業眾籌在中國開始出現,是眾籌模式在農業領域的一種運用,農業眾籌是互聯網金融的重要內容之一。
從農業眾籌特征看,其一是農業眾籌的營銷性。具體某一農戶或農場的生產規模有限,且受眾較小,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物流和廣告宣傳等的成本較高。具體某一農民或農場由于單位產品的成本較高,且產品價格提升空間有限,致使盈利空間較小。農業眾籌自身具有低成本、低門檻的特性,農業眾籌平臺又是農業眾籌項目的一個宣傳展示平臺,可以幫助農戶或農場匯聚農業眾籌項目支持者,具有一定的宣傳、營銷效果,從而有助于降低農戶或農場的營銷成本費用。其二是農業眾籌的預購性。農業眾籌具有銷售前置的特征,實質在支持者(消費者)與農戶或農場之間建立起一種訂單關系,這種關系稱之為預購。支持者(消費者)而言,可以參與農業服務或農產品的開發、生產等過程,能夠較詳細地了解到所購農業服務或農產品的信息。于農戶或農場而言,通過訂單可以實現以銷定產,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降低生產風險。其三是農業眾籌的資本性。優質的創意農業項目具有一定的市場發展價值,這樣的農業眾籌項目可以吸引到潛在投資者的資本。由于產業性資本的進入,有利于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宏觀上講有助于我國農業產業化的實現。
截至2017年11月10日,據眾籌家網站顯示共有16家眾籌平臺專注于農業領域。《中國眾籌行業發展研究》中介紹2016年全年共有4400個農業眾籌項目,占2016年所有項目的7.51%,居第五位。2016年全年有2793個項目成功融資,總的融資額約為4.68億元,總的參與人次約為826.16萬人次,居全國第一位。實踐證明,農業眾籌是互聯網金融在農業領域很好的應用,目前我國農業眾籌行業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該行業也存在許多的問題。其一是農業眾籌內容較為單一。我國農業眾籌以農產品眾籌為主,農業技術眾籌、農場眾籌、農業股權眾籌等領域發展欠缺或者不足。其二是農業眾籌項目眾籌缺乏持續性。農業眾籌項目眾籌多為單次眾籌,縱觀農業眾籌平臺的精品返售項目較少,農業眾籌項目首次眾籌可以獲得一筆項目啟動資金,但是農業產品或服務的后續銷售又是一個新的問題。農業眾籌項目發起者只要對農業服務或農產品進行深度挖掘,是可以把農業眾籌作為休閑農業服務或農產品長期融資和銷售的一種途徑的。其三是農業眾籌售后服務水平不高。農業眾籌項目發起者的回報能力不足或受市場、自然等不可控因素影響,農業眾籌支持者可能會遇到不能獲得回報、回報不及時或對回報不滿意等后續服務問題,農業眾籌發起者售后服務經驗不足,會影響農業眾籌支持者的信任度和滿意度,從而不利于農業眾籌行業的發展。
我國農業眾籌風險防范
農業眾籌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農業眾籌的自然風險。農業發展基于自然界,也受多種自然界制約,農業自然風險是指由于自然界的不規則變化,引起的部分物理或化學現象不利于農業發展,甚至會讓農業發展遭受損失,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自然災害。自然災害主要體現在氣象災害、病害和蟲害、地質災害等方面。農業眾籌是基于農業的,農業整個產業鏈的風險都可以在農業眾籌中體現出來,因此如何農業眾籌中農產品的安全性、優質性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其二是農業眾籌的市場風險。農業的市場風險是指農業受市場供需失衡、農產品價格波動、經營管理不善、信息不對稱等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農戶或農場經濟上遭受損失的風險。農業眾籌發起者對農業眾籌項目的信息披露不夠全面,農業眾籌支持者所能獲得的項目信息有限,所以支持者的投資決策是冒著一定風險的;農業眾籌是互聯網金融模式之一,因此農業眾籌同樣具備互聯網金融所面臨的風險,例如農業眾籌平臺網站(APP)自身的防火墻和防御體系、密鑰管理體制等方面存在的技術風險,農業眾籌是信息密集型服務型產業,擁有龐大的數據庫和個人信息,如果服務系統產生問題,將造成重要數據信息丟失泄露,致使農業眾籌業務陷入停滯和支持者隱私受到威脅。其三是農業眾籌的社會風險。社會風險又稱為行為風險,農業眾籌社會風險是指參與者的社會行為所造成的風險。農業眾籌,尤其是股權眾籌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法律風險,具體體現在經營范圍、主體地位、準入門檻等不夠明確,且農業股權眾籌行業監管體系尚不健全;農業眾籌涉及到投融資業務,對投融資者的信用考察是有必要的,農業眾籌行業的征信體系還不健全,因此農業眾籌同樣面臨信用風險。
建立風險防范機制
針對上述情況,我國農業眾籌應采取以下風險防范機制。一是明確、完善農業眾籌行業相關政策。政策環境對農業眾籌行業的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政府部門應該出臺相關扶持和監管政策,完善監管體系,從而實現農業眾籌行業的規范化發展。明朗的農業眾籌行業政策,可以讓對農業眾籌行業處于觀望態度的人免去對政策的擔憂,從而促進農業眾籌行業的發展。
二是有關監管部門應建立監管體系,并培育行業社會監管組織。
農業眾籌環節眾多,且各個環節都存在較多的風險點,因此加強對農業眾籌項目進展的全程監管是有必要的。不僅要考查農業眾籌項目發起者的履責情況,還要對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進行審查;同時也要引導農業眾籌支持者及時關注農業眾籌項目進展情況。有關監管部門應該鼓勵社會監管力量參與對農業眾籌行業的監管,并培育行業社會監管組織。總之就是有關監管部門應該提高農業眾籌項目的準入門檻和監管力度,建立監管體系,從而實現對農業眾籌整個過程的全面把控,確保農業眾籌行業的規范化操作,確保農業眾籌的可持續發展。
三三是是農農業業眾眾籌籌平平臺臺應應建建立立審審核核體體系,完善審核程序。
農業眾籌平臺作為農業眾籌的關鍵要素之一,農業眾籌平臺為支持者和發起者之間建立起一個交流的平臺。農業眾籌項目發起者的運營能力、資質和信用等條件;農業眾籌項目的創意性、真實性、可行性等信息;支持者的信用、風險承受能力等的考查和審核都是農業眾籌平臺應履行的職責。概括而言就是既包括對項目發起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審核,又包括對農業眾籌項目的品質把控。
四是進行資源整合,培育第三方服務機構。
農業眾籌是互聯網金融模式之一,農業眾籌平臺可以整合金融科技資源,以技術為驅動,運用金融科技對農業眾籌平臺進行優化,從而提升農業眾籌平臺的運營效率。扶持第三方機構發展農業眾籌服務內容。例如扶持保險行業開拓農業眾籌保險業務,并鼓勵項目發起者及投資者購買農業保險,當面臨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風險及市場風險時,能夠彌補發起者和支持者的一部分損失。
五是提升農業眾籌物流服務水平,打造城鄉一體化服務體系。
農產品的運輸對物流運輸技術要求較高,且農業眾籌項目大部分需要異地運輸,提升農業眾籌物流服務水平對農業眾籌的發展至關重要。目前,我國農村物流水平落后于城市,農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問題”還很突出,農村物流問題也成為農業眾籌發展的問題。因此創新農業眾籌物流發展模式,整合物流資源,形成規模效應,從而較低農業眾籌物流成本。同時加大對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提升農村物流水平,打造城鄉物流一體化的服務水平,從而助推農業眾籌行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北京農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