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有耐心、 有興趣統計一下近 5 年來發表的三農研究方面的文章, 在此方面花費掉的財力、 物力和智力資源, 我想我們得出以下結論應該是順理成章的: 三農研究已成為當下中國研究中的顯學, 并且是顯學中最顯赫的研究領域之一。在這個“事實”面前,我們也有必要追問另外一個“事實”:巨大投入與取得的累積性成果是否相稱? 捫心自問,這是一個讓我們絕大多數三農研究者感到汗顏的問題,借用喬治·里茨爾(G. Ritzer)的一句話來說,我們的三農研究已經“麥當勞化” 了。 問題出在哪里, 除了我們“計件工資” 制的學術評價導向、 除了某些研究機構的“人海戰術” 和“以數量搶占制高點” 的思路偏頗以外,“問題意識”恐怕才是更值得我們認真反思的。
問題意識包括兩個層面的問題, 一是問題意識的缺失; 二是問題意識的虛假。
隨手翻開任何一本登載三農研究的學術刊物, 不管是國家級的權威刊物, 還是省級刊物, 都不難發現大量缺少問題意識的研究成果。 對此, 本文無意贅述,不是在于問題已經解決而是因為對于認真負責的研究者而言, 問題意識的缺失是能夠一眼看透的。 而虛假的問題意識與沒有問題的研究又不同, 他們自以為找對了方向(可能是故意的, 但更多時候則是無意的), 其實是“南轅北轍”。故,其對研究的誤導要更強些。 本文的重點就是探討“虛假問題意識” 產生的根源及其不良影響。
一、三農研究的基本出發點(基本的約束和限制條件)
虛假問題意識產生的根源就在于無視或錯置三農研究的出發點,其表現有三:
一是夸大(故意或無意) 某一些要素條件;
二是忽略(故意或無意) 某一些要素條件;
三是誤解某一些要素條件。
本文以為, 以下幾點是三農研究的一些基本約束和限制條件, 如果我們的研究成果無法關照它們,那么就不可能取得累積性成果。
(一) 基本國情:人多地少背景下的小農經濟
這個問題是有廣泛共識的,溫鐵軍謂之地大物不博。
因為人多地少,所以我們就業壓力大,由此導致問題有兩個分岔:
1、經典現代化道路: 瓦解小農經濟(林毅夫、 胡鞍剛、 何清漣、 程曉農等等),即靠工業化、城市化
2、小農經濟基礎上的鄉村建設(溫鐵軍)
小農經濟——合作社問題(規模及效益的邊界)
(二)我國現代化的基本模式:內向型的積累與掠奪
這一點也是有共識的。 由此導致的后果就是城鄉二元經濟模式, 城鄉二元經濟模式實質就是半管制與半市場(周其仁), 這個現象在三農領域依舊明顯,比如國家對農資生產供應以及大規模農產品貿易的壟斷等。(實際上農民的市場自由只是且只能是小額的集市貿易)
故,解決方案就是完全市場化、產權化。張五常等等。
這個方案實際上完全否定了中國半管制與半市場的狀況有其內在的合理性。
(三)政府對三農的策略:主動退出低效益的領域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政府對三農的策略實際上是主動退出,但從未喪失主動權。表現有二:
1、大包干——政府從不經濟的農業退出(溫鐵軍)
2、村民自治——政府從高成本低效率的農村管理退出(毛丹)
許多學者把政府的主動退出一廂情愿的視為社會的壯大, 由此導致種種對國家與社會關系的熱炒, 包括對商會、 非政府組織等法團主義思潮的熱衷等等。 其錯誤的根源除了沒看到上述現象以外, 還在于沒有認識到當下國家與社會關系的實質是: 社會已離不開國家了。 也就是說, 隨著哈貝馬斯所言公共領域結構轉型所造成的“生活世界殖民化”(胡塞爾語)的到來,社會已無法離開國家,更談不上從根本上對抗國家, 原因在于“社會的商業化” 后果必須通過“社會的國家
化”手段來平衡。
(四)中國三農問題的新變化:分化
村民自治的初衷并未實現, 中國農村的公共服務體系自從集體化之后就日益衰退, 國家退出的空間一直沒有系統填補(個別集體經濟發達的地方由集體承擔、也有個別先富階層的捐助解決,但都沒有持續性)。
表現:農村公共物品的供應缺失、公共服務系統癱瘓。
(一)分化表現:
1、地區分化
2、村莊經濟類型分化與內部階層分化
3、村莊管理者的官僚化與半官僚化傾向(免稅與免三提五統使大部分村莊無法自我支付管理者的報酬,再加上并村等所造成的工作日常化、 辦公固定化現象等。
共性:都急需解決解決公共資源管理與公共服務問題
解決方式:
1、國家供應(財力問題,再加上因免稅而逃脫義務)
2、集體供應(資產差異過大,而無共同性)
3、慈善機構,包括個人供應(無持續性,覆蓋面及其有限)
4、小農自我合作(供應程度有限,無法解決大的)
5、混合模式(國家、集體、個人)
公共物品的供應與公共服務體系的建構
小農合作的空間與限度(規模上、產權上)
(五)三農問題解決的衡量標準:最大多數人有能力過有尊嚴的生活
之所以要提到衡量標準, 是由于以下一個簡單的事實: 當前中國的三農研究既泛濫又缺失。
三農問題的解決不應是簡單的從職業上、 身份上、 名稱上消除“農民” 這個詞。
其涵義有二: 一是經濟增長是效率問題, 而三農問題的解決則是涉及大多數人的效益問題, 效率與效益不同, 故, 簡單的強調靠經濟增長來解決三農有偏頗之處;
二是,三農問題的解決不能靠剝奪或降低城市普通群體的現有利益來解決,孟德斯鳩所揶揄的“娘娘腔式的競爭”有害無益。
由以上兩點我們不難發現當下大量的偽公共政策的目標取向, 比如土地私有化、組織農民、城市化等等。
二、 虛假問題意識表現之一:政治決定論與偽民粹主義
動聽的故事解決不了三農問題, 反而會誤導許多人錯置責任的對象。 典型表現有三:
(一)從三農研究 —到“一農研究”— 國民待遇問題
(二)組織農民問題(于建嶸、曹錦清農民協會)
(三)政治體制改革問題(縣鄉兩級)
典型表現:從三農研究到“一農”研究
一農研究的邏輯: “三農”問題就是農民問題, 是“給農民國民(或公民)待遇”問題, 而農民問題的存在, 其“根子”在于對農民的制度歧視; 所以, 這個“一農”問題其實就是政治問題;要解決政治問題當然就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 “把八億農民納入到政治體制改革的軌道中來”, 要“民主”, 要“自由”,實行“民主”了,“一農”問題——也就是“三農”問題也就解決了。
后果: 把“三農”問題簡化為“一農”問題, 很容易把“三農”問題意識形
態化, 把“人”的因素、 政治制度因素“突顯”出來, 把人們對“三農”問題的思考引到“制度批判”這個“獨木橋”上來, 使所謂的“三農研究”演變政治正確性和道德正確性的問題。
(二)組織農民問題:只能維護不受不公平待遇,不能解決三農問題。
利益集團——生產性組織
少數剝奪多數與多數剝奪少數
價值暗示來源:
1、中央說重要
2、大多數人認為重要
邏輯來源: 由價值暗示——只要說“農民真苦、 農村真窮、 農業真危險” 就是為農民說話,就是為農民好——由此獲得政治正確性——學術正確性
三、虛假問題意識表現之二:偽公共政策研究
兩個標準:
1、公共政策是為了誰,
2、三農問題解決的衡量標準問題。
邏輯: 偽科學主義的方法——合程序性與合科學性(方法上: 比如統計、 數據分析等)——完全消解了政治正確性和價值問題。
偽公共政策研究的三個層面:
(1) 單項制度優化設計,拆東墻補西墻
(2) 著眼少數人利益的偽公共政策;
(3) 抽象的政策設計,沒有可持續性。
城市化與取消戶籍限制問題
管制、市場與官僚集團獲利問題。
城市化問題:“取消戶籍限制”等
土地問題:私有化主張: 張五常、楊小愷
溫鐵軍:社會保障功能,忽視生產力
土地政策問題(根源是半管制、 半市場化, 產權并不是唯一問題, 也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土地私有——土地集中——現代化農業(風險農業) ——農村解體和小農破產
后果:風險的轉移承擔者:國家與農民
切斷農民的退路——社會動蕩
土地的社會保障功能不準確——糧食安全問題
農業效率與土地所有權關系不大。
農民工問題, 尤其是勞動工資水平, 社會責任標準認證問題等, 背離了公共政策的應有之義。延長退休年齡(彌補社保收入缺口)與增加就業崗位,
四、 虛假問題意識表現之三:一村一論的假面狂歡(偽學術)
知識的三種分類:歸納性知識、演繹性知識、解釋性知識
每種知識都有其適用范圍,一旦越過范圍就可能成為偽知識。
孫立平:過程——事件分析;(吉登斯的“社會行動者”) 解釋性知識
解釋性較強,但有從解釋到解構的傾向。
鄧正來:國家與社會(社會已離不開國家) 演繹性知識
分析性框架與實體性建構的區別;
不面對具體經驗,也處理不了具體經驗。不能很好的解釋現實。
黃宗智:(歸納性知識)
內卷化; 當時內卷化是合理的, 使農民收入與外出大致相當, 現在非內卷化也是合理的,土地邊際效益下降的同時是勞動力邊際效益上升。(討論土地規模效益問題)
小農經濟與市場的匹配問題。
個案研究中的一村一論現象。(個案研究泛濫與缺失并存, 真正好的并不多)
即使是嚴肅的人類學或社會學的考察,我們仍然要追問, “理論上固然
很好,但實際中見過幾次這樣的情形呢?”這是我們應嚴肅對待的問題。
農會與法團(或利益集團)
沒看到兩個背景:
1、市場與民主的矛盾,
2、 社會與國家的相互關系變化, 相互離不開,“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是社會已離不開國家的事實。
五、小結
學問當向簡中求。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三農學術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