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大農村、大山區并存,山地丘陵占九成多,“雞窩地”“巴掌田”成為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一大瓶頸。為此,近年來重慶積極實施農田宜機化改造,在適宜區域將“巴掌田”改為“整片田”,同時依托農田宜機化改造,引能人、推股改、促聯營,走出一條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新路。
地成片、路相連、渠相通
重慶推動的農田宜機化改造,是因地制宜對地塊實施“小并大”“短變長”“彎變直”和互聯互通。通過改造,一個個項目區地成片、路相連、渠相通,示范面積達到70多萬畝,這改變了過去土地高低不平、零碎分散、大小不一的格局,大幅改善了耕作條件。
在大足區高升鎮,2000多畝迷迭香長勢正好。實施宜機化改造后,這些土地打破了原有承包邊界,按11米一壟的寬度排列成整齊地塊。半月談記者看到,這些標準地塊平均一壟長度都在80米以上,每壟土地都有編號和平整的作業機耕道,拖拉機、無人機作業都很方便。
“傳統土地整治的重點,是實施地塊周邊溝、渠、路配套,宜機化改造則側重將散地變整地,方便大中型農機下地作業。”迷迭香基地生產負責人馬力說,土地從零變整,農機也由小變大,犁地成本從畝均110元降至70元,植保費用也從每畝20元降至10元,節本增效立竿見影。
“近年來,在丘陵山地農區,農業發展面臨的‘土地細碎,作業基礎條件差’‘勞動力短缺,農業生產成本高’等問題越來越明顯。”重慶市農業農村委主任路偉認為,實施農田宜機化改造,就是要突破土地基礎條件瓶頸,牽引農業產業提檔升級。
改土帶來改制
在改土之后,重慶著力推動改制,重點在引能人、推股改、促聯營,丘陵山地農業產業發展呈現新氣象。
在全市70多萬畝宜機化示范改造區域,土地不再是一家一戶分散經營,而是2000多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搞起了規模經營。
潼南區龍形鎮水口村種養大戶周進全把原來80多塊小田,并成10塊大田,搞起了“稻魚共作”生態種養。稻在水中長,魚在稻下游。周進全算了筆賬,綠色富硒稻米市場價一斤七八元,加上生態魚養殖,一畝地純收入在1500元以上。
宜機化改造后,農民既能流轉出租,獲得土地租金;也能土地入股,共建合作社獲得分紅,方式靈活多樣。重慶渝北區宜機化項目區覆蓋的13個鎮街50個村都成立了集體股份合作社,1.4萬農戶與村集體利益共享,當上了“股份農民”。
同時,農業經營體系相關創新不斷落地。其中,渝北區正在村級股份合作社內完善生產、供銷合作和資金互助功能,統一農資購銷、統一農地經營,增強合作社活力。“在50多家村級股份合作社基礎上,全區還抱團建立股份合作社聯社,農業規模經營主體在產業培育、市場開拓等方面的發展能力明顯提升。”渝北區農業農村委干部秦國倫說。
宜機化仍待推廣
業內人士認為,西部丘陵山區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在適宜區域加快宜機化改造是一項基礎性工作。不過,一些規模經營戶介紹,總體來看,農田宜機化改造補助標準偏低,根據改造類型不同,每畝在1000元至2000元不等,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經營戶宜機化改造的積極性。
“平均一畝改造成本要四五千元,扣除政府補助,改造1000多畝土地,企業需自籌資金300多萬元。”重慶邦定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蔣紹福說,農業本來就見效慢,在農田建設上又砸下重金,無疑會增加經營者的經濟壓力。
據了解,目前各地農田建設資金渠道不少,包括高標準農田建設、國土整治、農業園區建設、宜機化改造項目等,但一些地方使用起來較為分散,沒有形成合力。基層建議,各地應統籌各類財政資金以及社會資本,鼓勵各類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打捆使用,加大政策惠農力度。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半月談》第5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