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中國農業品牌政策研討會上,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理事長柯炳生作主旨演講,以下為發言要點摘編。
我談兩個問題:一是為什么需要農業品牌,二是地方政府該做些什么。
為什么需要品牌,從宏觀需要來說,發展現代農業是農業高質高效的需要,這是總書記和一號文件特別強調的,要促進農業的高質高效。再細分一下,是消費者的需要,也是生產者的需要。
一是農業高質高效的需要,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促進農業的高質高效和鄉村宜居宜業,農村富裕富足。高質主要是產品質量高,滿足消費者需要。高效主要是資源的效率高,通過土地生產率高、勞動率生產率高、飼料轉化率高、最后綜合為經濟效益高來體現。
農業農村部推出了新的“三品一標”。剛剛頒布的《鄉村振興促進法》第13條,規定要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農業農村部還印發了《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老的“三品一標”很重要,新的“三品一標”更全面、更系統,涵蓋的面更廣。老的“三品一標”,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已經不再使用)和地理標志產品,尤其是前三品,主要是一種生產環境和生產過程的要求和標準,跟產品本身的質量并沒有直接的關系,無非是對生產環境和生產投入品有一定的規定。新的“三品一標”,是全系統化的,從品種上做起,然后是產品的品質提升——產品的品質,除了要靠好品種做基礎,還涉及到整個生產過程中其他各有關因素,比如栽培、養殖方面的技術也要上升,最后要打造出一個品牌來。
標準化生產,一是對生產過程和環境的安全性提供了保證,農業農村部的文件里有詳細的規定。二是要求市場營銷標準化分等分級,這很重要,尤其網絡銷售的產品標準化很重要,分等分級非常重要。
二是消費者的需要。面對眾多的農產品,消費者很大程度上是根據品牌來選擇,尤其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收入提高后,越來越要求吃得更好,一方面滿足感官需要,另一方面滿足心理需要包括安全性方面的心理需要。
三是生產者的需要。光有種得好、養得好是不夠的,必須要賣得好。什么叫賣得好?就是很多人愿意買,愿意高價來買。品牌的作用主要是信譽的保證,是質量和安全性的保證,所以消費者愿意出更多的錢來買。
針對第二個問題,地方政府該做些什么。把品牌打造好,地方政府大有可為。這是單純靠市場、靠農業生產者、靠企業是無法做到的。
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主要靠企業自己打造,自己受益,而區域公用品牌,主要是政府或者協會幫助打造,所有的生產者受益,這與企業品牌是不一樣的。政府主要是打造區域公用品牌,當然,也可以對企業品牌打造進行鼓勵支持,但不可以為企業品牌背書,那是會出問題的。
品牌打造主要有兩個環節:生產環節和營銷環節。生產環節是基礎,先把好產品生產出來,然后通過營銷環節,通過打造好品牌賣好。
生產環節,市縣政府做什么?
一是產業規劃。不是拍腦袋規劃,而是要幫助生產者和企業決定哪種產品最適合這個地方種。比如五常大米是由稻花香的品種加上五常特殊的水土、氣溫、條件等。再比如洛川蘋果,洛川縣是最適合種植蘋果的地方之一,專家說是全中國和全世界最適合種蘋果的地方之一,所以品質好。如果一個縣有五六種品種,將無法打造品牌,只有挑出有相對比較優勢的,在全國質量最優的才能做大。
二是組織創新。一家一戶的小農品不適合規模化的現代化的需要,要通過合作社、協會等共同方式組織起來。
三是科技服務。沒有科技的支撐,就無法創造好的產品、高質量的產品。生產者要下功夫,發展和爭取科技支撐,要有長遠的競爭意識。
營銷環節,地方政府該做些什么?主要是建立品牌、保護品牌、宣傳品牌。
首先要建立品牌。區域公用品牌的構成是產地名+產品名。這是一個很好的命名方式,一看到你這個區域公用品牌的名字就知道說的是什么產品,生產的地方,要“一個孩子一個名”。衡量一個區域公用品牌或者品牌有一個很好的標準,是否有人愿意用?或者有人不僅愿意用,甚至有假冒的。假冒是一把雙刃劍,讓人苦惱,也是品牌成功的標志。
保護區域公用品牌。一個產品,盡管在一個縣生產,但品質可能不一樣,例如山地海拔高度不同。有的地方限定農產品上市時間,如果搶先上市的話,水果品質就不行,結果把品牌砸掉了。此外,規范生產技術、標準和規程等,都非常重要。
還可以通過廣告、產品節、網絡直播帶貨等各種不同方式,開展品牌宣傳。在這些領域,地方政府都有很大的空間。在國外,協會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在我國,僅僅靠協會可能有困難,很多地方一定要依靠當地的政府部門。
此外,如果地方政府能夠提供一些資金支持,那就更好,例如建設現代農業園區,或者資助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
(作者系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理事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農村市場信息 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