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孝德等:鄉村學校人數少是否必須撤點并校?

[ 作者:張孝德?蕭淑貞?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2-06-15 錄入:曹倩 ]

鄉村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味著什么?對于人類從工業文明邁向生態文明意味著什么?鄉村教育對于鄉村振興意味著什么?

這是推進鄉村教育變革應當思考清楚的三大問題。只有厘清目標,我們才能搞清楚鄉村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新路徑。

文化是鄉村的根,教育是鄉村的魂。沒有教育的鄉村是沒有希望的鄉村,沒有教育振興的鄉村無法承擔“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的時代使命。當前亟待推動鄉村教育變革,將鄉村教育放在中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背景下,放在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的大戰略中,去探索中國特色的鄉村教育振興之路。

一、矯正西化教育,回歸“立德樹人”

很多人認為,在城市化突飛猛進的時代,鄉村沒有多少價值。在鄉村振興的潮流中,人們更關注產業振興,關注教育較少。在過往的20年里,許多鄉村學校被撤并,大約有30%的農民因孩子上學而被迫進城。

鄉村學校不可一味撤并。中部某省目前仍在大規模撤并鄉村學校,原因是當地政府認為鄉村學校教育質量差、學生越來越少,遲早要消失。如果我們把這個問題放在上述大背景下看,就會發現這個問題的本質不是鄉村本身不能搞教育,而是錯誤的站位和態度產生了鄉村不能搞教育的認知。

鄉村教育問題不是孤立的,它凸顯了當代中國教育的本質問題。目前的教育模式起始于近代以來對西方現代化的追趕。這種教育模式一方面讓教育普及程度日益提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另一方面,將主要教育資源集聚在“做事教育”上,使整個社會從兒童開始就陷入考最好的大學、找最好的工作的焦慮困境之中,樹人教育嚴重缺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嚴重缺位。在這樣的教育系統中,鄉村自然面臨被淘汰的境地。

“先做人后做事”一直是中國傳統教育遵循的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中國的鄉村恰恰具有滿足立德樹人教育的獨特優勢,能夠承擔矯正西化教育、回歸與修復中華文明之根的教育使命。

二、鄉村小規模學校更符合兒童生命成長規律

鄉村學校人數少是否必須撤點并校?這個問題一直是教育界有爭議的問題。鄉村的小規模學校和小農經濟一樣,一直是被規模效益理論否定的對象,被認為是一種低效率、落后的教育方式。這是一種典型的將經濟學規模收益理論搬到教育上的思維。

鄉村教育承擔的主要是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基礎教育,這個時期是奠定孩子生命基礎的關鍵時期。與知識、技能相比,他們更需要溫暖的親情與仁愛的滋養。這個時期的兒童對父母和家庭有強烈的依戀感,必須有父母陪伴才符合兒童生命成長的需要和規律。他們所需要的有溫度與仁愛的學校教育是準家庭教育,這種教育不一定是規模大就好,小規模學校反而能為兒童提供更到位、更能因材施教的關懷。

從大的角度看,教育可以分為兩大類,做人的教育和做事的教育。做人教育的黃金時間是0~15歲。這個時期不僅需要家庭式的小班教育,也需要讓年齡不等的孩子在一起。混齡的教育環境就是一個模擬的小社會,可以幫助兒童完成社會化的成長,獨生子女更需要這樣的混齡教育。這樣的教育需要的老師是一專多能,而不是高度分科。

如果站在遵循青少年生命成長規律的角度,鄉村小規模學校恰恰應該得到鼓勵和支持,并在改革中不斷完善,而不應該成為撤并的對象。

三、鄉村也能辦出讓城市羨慕的教育

一些地方撤并鄉村學校背后,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就是為了解決城鄉教育的不均衡問題。

大規模撤并村校在提升城鎮化率、刺激城鎮的消費和房地產市場之外,給農民孩子帶來的實際是“上學遠、上學難、上學貴”等問題。不可否認,解決城鄉教育失衡是個難題,但不是不能解決。如果站錯了位,就很難從更高維度上破解城鄉教育失衡的難題。目前,全國各地已經出現了許多讓鄉村教育重新煥發生機的改革探索,這些探索既有一所學校、一個鄉村的經驗,也有整個區域的經驗。

在多家公益機構的支持下,由北京一批專家教授探索的“讓教育回村、讓鄉村成為兒童樂園”的教育實驗取得了顯著成效。按照兒童全生命成長規律開展的“親情、親鄉土、親自然”的“三親”啟蒙教育吸引了北京、上海、沈陽等大城市的31名學生來到山西省長治市上黨區關頭村,讓這個小山村成為城市人穩定的第二故鄉,陪讀的家長組成社區,開展各類手工業,使關頭村開始走上教育振興鄉村的道路。

2017年,山西省大同市的邢莊學校只有3名孩子、4位老師,但在邢莊村委支持和一位研習傳統文化、立志為民的校長努力下,學校已經發展到有110多名學生、25位教師,服務周圍七八個村莊。四川省閬中市也是一個依靠改革讓鄉村教育煥發生機的典型。他們不認為鄉村不能搞教育,啟動了讓鄉土智慧點亮校園的鄉村教育改革。

解決教育公平問題,不是沒有出路,而是缺乏人民教育的立場;不是沒有經驗和典型,而是因為忽視了鄉村的巨大價值。鄉村教育改革最需要的不是錢,而是對鄉村價值的再發現,對鄉村命運的再拓寬,對鄉村教育理念的再升級。

四、鄉村教育振興是中華文脈復興的前提

鄉村文化復興在鄉村振興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鄉村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鄉村教育是讓每一個中國人與祖先、故鄉鏈接起來的鄉土教育,拋棄這樣的教育,我們將成為沒有“故鄉”的游子。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耕讀傳家遠,詩書繼世長”的文化傳統,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鄉村是“耕讀鄉村”。“耕”解決物質生計問題,“讀”解決文化傳承和教育問題。沒有教育的鄉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鄉村,而是只有經濟功能的西方式農場。缺少中國特色的鄉村教育,中國教育將是無根的教育。

共建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途徑就是教育。從這個維度,可以說,鄉村振興成功的最終標志是教育回村。放眼未來,中華鄉土文明的復興必將依靠鄉村學校。


(作者張孝德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中共中央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蕭淑貞系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半月談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小视频 | 日本性爱欧美精品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不卡 |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午夜麻豆视频一区二区 | 午夜拍国产精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