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于2月22日正式發布,這是自21世紀以來,黨中央連續發出的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文件提出2022年要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扎實穩妥推進鄉村建設、突出實效改進鄉村治理三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以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任務,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舉措,是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2022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相信農業農村現代化也將成為代表委員們關心熱議的“關鍵詞”之一。在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數字農業和數字鄉村的建設是實現未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要條件。
數字農業的發展是農業現代化的核心
人工智能、5G、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推進了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全球數字化的腳步已勢不可擋,新形態數字經濟將會是助推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導向。在數字化轉型的時代浪潮中,用數字經濟賦能現代農業,是下一階段的發展重點,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關鍵。
數字農業是將信息作為農業生產要素,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對象、環境和全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信息化管理的現代農業。數字農業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途徑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我國的傳統農業是以小農經濟為主,數字農業依托新型信息技術,可以全方位深入“耕、中、管、收”各個環節,便于農業信息交換和信息共享,從而能夠改變以往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加速向現代農業的轉變。二是有助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通過信息技術科學管理農業生產、儲藏運輸、流通交易等各個環節,為農業產業鏈提供一體化決策。三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數字技術融入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中,可以實現農業精準化生產,降低農業生產風險和成本,也可以使農業生產過程更加節能和環保。
總體來看,數字農業使信息技術與農業各個環節實現有效融合,對改造傳統農業、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具有重要意義,其可以推動農業生產高度專業化和規模化,構建完善的農業生產體系,并實現農業教育、科研和推廣“三位一體”,有益于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實現農業現代化。
數字鄉村的建設是農村現代化的基礎
數字鄉村是伴隨網絡化、數字化和信息化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以及農民現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衍生的農村現代化發展和轉型進程,是一種遵循以人為本、開放共享、整體協同的治理理念,以數字技術為工具,對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等方面進行數字化重塑的建設模式。
一號文件提出了數字鄉村建設的路徑,包括推進智慧農業發展、加強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拓展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場景、持續開展數字鄉村試點、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等具體部署。2020年以來,我國數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制定了《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浙江、河北、江蘇、山東、湖南、廣東等22個省份相繼出臺數字鄉村發展政策文件。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的通知》,部署開展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工作。2022年1月,十部門聯合印發《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對“十四五”時期數字鄉村發展做出安排,將部署數字基礎設施升級行動、智慧農業創新發展行動、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行動、數字治理能力提升行動、鄉村網絡文化振興行動等八大行動。
隨著各項政策的出臺和推進,我國數字鄉村建設全面推進,信息技術和農業農村發展正在快速融合,但由于起步較晚,目前,我國數字鄉村發展基礎依舊薄弱。一是基層管理數字化應用落后。數字鄉村大數據平臺稀缺,村民人口基礎信息、土地資源基礎信息、生產經營基礎信息等農業基礎信息缺失嚴重,給基層管理工作帶來諸多不便。二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對農業農村的普及度和覆蓋率仍然偏低,導致數字鄉村發展進程相對緩慢。三是人才隊伍建設不足。在數字鄉村發展過程中,農業從業人員發揮著重要作用,而目前大部分農民文化教育水平普遍偏低且農村青年勞動力不斷外流,導致從事數字鄉村建設人才匱乏。四是數字技術與鄉村治理融合度不高。基礎的鄉村治理工作主要靠人工管理和線下協調,容易造成政務公開不透明、信息不通暢、治理工作效率低下等問題。
以數字化助推農業農村現代化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歷史起點,未來數字農業和數字鄉村的發展潛力無限,必須站在長遠和全局的角度做好長遠規劃。充分認識到數字農業和數字鄉村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把發展數字農業和數字鄉村作為我國加快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手段,作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法寶,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來源。
在經濟發展方面,要加快推動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領域數字化轉型,打造數字農業應用先進縣市和數字農業龍頭企業,爭取一批數字農業試點建設項目在各地落地實施,以村鎮為單位,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農業發展典型模式,推進“三農”綜合信息服務,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經營水平。
在人才培養方面,要充分調動區域涉農高校、科研院所和職業學校等資源優勢,以地方數字農業發展需求為出發點,開展數字農業相關研究和項目建設,建立數字農業領域的人才培養和實訓基地,培養既懂理論又懂實踐的復合型人才;并且利用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農產品電子商務培訓等培訓資源,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農村信息員、基層農技人員培養力度。
在文化交流方面,依靠數字平臺開發鄉村文化創意產品,打造鄉村文化品牌,提高村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質量,保護和傳承鄉村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間工藝。
在鄉村治理方面,利用新媒體功能嘗試打造專屬微信群和公眾號,以便村民可以及時充分地了解政務信息、工程建設信息等,引導廣大村民積極參與到農業農村發展的討論話題,構建數字化監督平臺,使得信息獲取更加公開透明,提高鄉村治理決策的科學性。
加快推進數字農業發展和數字鄉村建設,是推動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鍵。促進數字技術與農業產業融合,是增進農村民生福祉的重要舉措,是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數字化賦能農業農村現代化,對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和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數字農業發展和數字鄉村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今后依舊要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以解放和發展數字生產力、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為主攻方向,大力發展鄉村數字經濟,為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新步伐、數字中國建設取得新成效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李春頂系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經濟貿易系主任,“一帶一路”國際農產品流通產業創新院常務副院長;林欣系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網》理論頻道2022年3月2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