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馮奎: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 作者:馮奎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2-11-09 錄入:曹倩 ]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當前,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有繼承,也有新的內涵。展望未來,城鎮化的政策方向將突出反映在“一個加快”“兩組統籌”“多項改革”等方面。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內需之所在,因此它是研究分析宏觀經濟的重要內容,受到政府部門、企業主體的重視。對于城鎮化,已有許多共識,但也有一些不同看法。比如,關于城鎮化是否走到頭了,政策部門是不是仍然重視城鎮化,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關系如何,城鎮化的潛力在哪里等等,都有一些討論和爭論。同時,城鎮化的內涵、目標、重點等,又不同以往,因此我們有必要思考新型城鎮化“新”在何處,進一步看清城鎮化的發展方向。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大特征決定了城鎮化的發展方向。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相應地,中國的城鎮化是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城鎮化。中國現有14億人口,若按75%的城鎮化率目標計算,中國未來的城市人口將可能是歐洲與美國所有人口的總和。如此巨量的城鎮化人口規模和增量,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對于全球也將產生深刻影響。這要求中國的城鎮化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人民福祉水平的提升。在此過程中,城鎮化要處理好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人與自然、人與世界等一系列關系。從政策角度來看,城鎮化的政策導向將更加鮮明地體現其包容性、協調性與可持續性等方面屬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當前,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有繼承,也有新的內涵,主要體現在三個維度。第一個維度,就是重新審視已經走過的城鎮化道路,要有一定的修正完善,要有所創新。第二個維度,就是對標中國現代化遠景目標要求,要有一定的調整提升,要有所創新。第三個維度,就是對標世界其他國家的城鎮化發展模式,要有借鑒和批判,走出自身道路,要有所創新。

展望未來,城鎮化的政策方向將突出反映在“一個加快”“兩組統籌”“多項改革”等方面。

首先,“一個加快”就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以人為核心”是新型城鎮化一以貫之的要求,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鎮化首要任務。需要看到,從總量上看,2021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尚未完成。從結構上分析,中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任務實際上包括“一轉”“一化”。“轉”與“化”在一些地方同步發生;在另外一些地方只有“轉”而無“化”,或者說“化”得不徹底。如果說,前一段時期城鎮化的著力點在于轉移農業人口,那么,在接下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則要求將市民化置于更重要的位置。只有將“一轉”“一化”全面完成、高質量完成,才是真實的和真正的城鎮化,才能避免出現“半城鎮化”等問題,才能讓農民工真正變成新市民。

其次,“兩組統籌”,就是在政策層面,統籌城鎮化與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城鎮化與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第一組統籌是城鄉發展方面的政策統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要求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僅從城鎮化這一角度來看,即使中國已經實現城鎮化,仍將有四五億人生活在鄉村。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因此,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必須雙輪驅動,逐步邁向城鄉融合發展的新階段。另一組統籌,就是城鎮化與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統籌。從城鎮化的實際內容看,它包括人口城鎮化、土地城鎮化、經濟城鎮化、社會城鎮化等多方面的變革。城鎮化是重塑區域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區域發展也為城鎮化發揮作用提供舞臺、創造條件。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

這為新型城鎮化戰略更好地融入國家區域戰略提出了政策方向和實施路徑。

最后,“多項改革”所涉及的政策目標涵蓋全體人民,但對于城鎮化尤其是新市民成長來說,具有更加突出的意義,這是因為,大量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必然對存在于人民內部的原有的各類利益格局和其背后的制度框架產生一定沖擊。也因如此,體制機制的改革也將成為城鎮化推進過程中的難中之難、重中之重。這些改革包括分配制度、就業制度、社會保障制度、住房制度等等。因此,在完善分配制度方面,要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規范財富積累機制。在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方面,要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在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方面,要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在住房制度方面,要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


(作者系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民盟中央經濟委副主任;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2022年11月05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 三级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二区三区蜜月 | 中国国产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 色多多视频在线导航 | 日本黄a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