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動我國農業農村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我國具備了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的基本條件。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新時代的“三農”問題,仍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和共同富裕的基礎。
一、農業強國建設具備良好基礎
新時代以來,我國“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目標穩步實現,確保了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國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2021年糧食產量達13657億斤,再創新高,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83公斤,遠高于國際糧食安全線400公斤;我國的谷物自給率均在95%以上,小麥和稻谷自給率超過了98%,糧食儲備能力顯著增強;農產品種類更加豐富,肉蛋奶、水產品、果菜茶等供給充裕,品質不斷優化,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維持在97%以上。
我國農業“科技含量”穩步提升,“科技強農”“機械強農”步伐不斷加快。黨的十八大以來,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斷加強,農村居民醫療、養老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鄉村休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農民收入結構逐漸優化。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杜志雄表示,收入來源多樣化以及非工資性收入占比提升,往往意味著收入結構的優化和增收基礎的穩定,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顯著改善,農村民生事業取得新進展。人居環境“細梳妝”,鄉村舊貌換新顏。2021年末,我國87.3%的鄉村開通了公共交通,99%的鄉村接入寬帶互聯網,96.3%的鄉村生活垃圾實現集中處理,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7.5%。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羅必良提到,鄉村治理效能不斷提升,在黨的領導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逐步健全,農村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和力量不斷強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穩步推進。
農業可持續綠色發展成效顯著,資源保護與節約利用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生產過程更加清潔。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成效突出,產業延鏈、強鏈、補鏈邁出新步。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祖輝表示,我國“菜籃子”產品供給實現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從“滿足量”到“提升質”的重大轉變,全國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46%,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累計達到6.2萬個。全環節升級、全價值提升、全產業融合成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新趨勢。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仇煥廣認為,十年來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農業根基穩定夯實,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農民生活煥然一新。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林發勤感嘆道:“這十年,我國糧食產量上了一個新臺階,‘米袋子’‘菜籃子’越來越重,科技感越來越強。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鄉村振興開局態勢良好,鄉親們‘錢袋子’越來越鼓。”杜志雄提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實現了糧食及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且結構優化、農業可持續綠色發展三個方面的同步推進,為加快農業強國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走穩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新時代對“三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生活富裕,需要堅定不移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杜志雄認為,近年來,我們加快了農業發展方式轉型,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農業發展方式得到全方位推廣。“十三五”時期以來,我們實現了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與農業投入減量和綠色發展目標的統一和耦合,由此走出了一條中國式農業現代化道路。發展現代農業,實際上就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的過程。現代農業生產的發展方向是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和品牌化,需利用數字技術賦能農業生產體系,實現農業生產的精準化、智能化、可溯源化。
發展現代農業是鄉村產業振興的內在要求和必然趨勢。羅必良認為,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是中國現代農業發展道路的內在要求。中國現代農業發展應該著力提升安全保障力、資源控制力和國際競爭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強國。重點把握堅守可保障性、改善可持續性、強化可動員性、夯實可防范性、保持可拓展性五個要點。
走好現代農業發展道路需兼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需求側管理,積極利用國際市場。仇煥廣認為,在供給側,要牢牢把握“大國小農”特征,加快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堅定不移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從以數量為導向轉向數量質量效益并重,注重農業技術創新、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在需求側,要減少食物浪費、調整食物消費結構。此外,國際農產品貿易也是維護營養安全、生態安全的重要途徑,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三、多方位推進農業強國建設
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產業振興是整個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黃祖輝建議,一是要發展高效種養業。樹立“大食物觀”,在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水平的基礎上,推進農業耕作制度創新,培育壯大地方種業。二是要促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依托農業農村資源,建強特色產業發展平臺,發展鄉村二三產業,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強化品牌營銷,拓展銷售渠道。三是要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正確把握工商資本在發展鄉村產業中的作用定位,引導工商資本發揮自身優勢,形成與農戶產業鏈優勢互補、分工合作的格局。四是構建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鄉村產權體系,支持引導農民盤活土地、生態、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拓展就業增收渠道。
羅必良認為,產業振興需要提升產業韌性,加強農業產業延鏈、補鏈、壯鏈、強鏈,加快培育全球性農業食品企業,打造海外食物供應鏈,提高關鍵物流節點調控能力,增強我國農產品全球供應鏈韌性。要完善鄉村產業振興的政策措施,加強對鄉村產業的財政金融支持,進一步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的土地保障政策,積極引導人才和創新要素,助力鄉村振興。另外,還需注重經濟集聚效應與規模經濟性,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尤其是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
鄉村人才振興要堅持人才培養與引進相結合,挖掘培養本土人才,吸引各界人才投身鄉村。在仇煥廣看來,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等農業生產經營型人才,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農村電商人才、鄉村工匠等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人才,農業農村高科技領軍人才、科技推廣人才、科技特派員等農業農村科技人才,都是目前急需培養的鄉村振興人才。
推進農業文化振興,要以滿足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導向,促進鄉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相協調。黃祖輝表示,要將鄉村文化建設上升到制度層面,將文化與德治結合,融入鄉村治理體系,形成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德治結構,形成高效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鄉村治理結構與體系;挖掘鄉村文化意蘊,激活鄉村文化要素,開發鄉村特色文化資源,培育鄉村文化產業,通過文化產業發展帶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從而實現精神富裕和物質富裕的協同共進。羅必良認為,要以政府為主導,在農村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傳播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念,創建良好的農村文化環境。鼓勵企業等社會主體廣泛參與鄉村文化建設,開展文化惠民活動,為鄉村引入多元文化產品與服務。重視鄉土文化傳承發展,深入挖掘和整合鄉村中帶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優秀文化資源,彰顯中華優秀農耕文明秉承的“順天應時、約取節用、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的生存智慧和生態哲學所具有的時代價值及其價值實現機制,加強和創新鄉村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方式。
實現鄉村組織振興,其關鍵內涵是要突出黨的引領,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農業產業發展優勢。林發勤認為,一是重視高質量涉農人才的培養和塑造,加大對農業類高校的支持力度;二是從黨的領導班子和農村群眾的聯結入手,選派愛農業、懂農業、對“三農”工作富有熱情的干部進入縣鄉領導班子,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三是充分發揮農村致富能人的示范才能。仇煥廣認為,鄉村組織振興要加強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建強基層黨組織;抓好支部規范化建設,組織動員廣大黨員群眾投身鄉村振興實踐中;夯實村集體經濟發展基礎,注重能人、大戶的帶頭作用,鼓勵基層黨組織黨員帶頭創立合作社、家庭農場,更好帶動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務農重本乃國之大綱,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不僅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體現,也是更好滿足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推進“三農”工作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必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再上新臺階。
(作者杜志雄系《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研究員;羅必良系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政策與改革創新實驗室”主任、華南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制度與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祖輝系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浙江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一級教授、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報》 2022年12月26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