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程國強:農業服務貿易是保障全球糧食安全的新路徑

[ 作者:程國強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12-04 錄入:易永喆 ]

——強國記者專訪中國人民大學“杰出學者”特聘教授

農業服務貿易,是向國外提供或購買與農業相關服務的貿易形式,即農業服務業的進出口貿易。農業服務貿易隨著農業服務業的產生而出現,作為推動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備受關注。

在今年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多家全球領先的農業企業帶來了新技術、新成果和新服務,與第六屆進博會同期舉行的虹橋論壇農業分論壇則聚焦農業服務貿易,政商學界嘉賓齊聚,圍繞農業服務貿易、促進全球農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等話題進行討論。“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記者對論壇嘉賓、中國人民大學“杰出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研究院院長程國強就“農業服務貿易與糧食安全”這一主題進行了采訪。

發展中國家應增強自身糧食生產能力

最近二十年多年來,全球農業生產發展迅速,目前世界糧食供需總體平衡,2021年全球小麥產量為7.76億噸,消費為7.65億噸,大米產量為5.25億噸,消費為5.23億噸。但是,由于許多發展中國家國內糧食生產能力較低,導致糧食分配的結構性問題嚴重,不得不通過進口來彌補國內供需缺口,形成依賴國際市場的糧食供給體系。如目前發展中國家生產小麥3.77億噸,消費5.04億噸,需要通過世界市場進口1.604億噸小麥才能滿足消費需求;生產大米5.07億噸,消費5.03億噸,需進口0.425億噸。“在沒有地緣政治沖突、氣候變化、投機炒作等情形下,發展中國家的糧食缺口是可以通過國際貿易解決的。但問題在于,受極端天氣多發、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地緣政治動蕩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國際糧食市場復雜多變、價格波動劇烈,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不斷增加。”程國強說。

“如果全球市場出現價格大幅波動,將對依賴進口解決糧食供給的發展中國家形成巨大沖擊,陷入買不起糧食的危機。”程國強說。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糧食價格已經出現了三次50%以上的大幅上漲。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受糧價大幅上漲的影響,全球數億人陷入糧食安全危機。

部分國家實施新自由主義農業戰略,不再堅持糧食自給自足,是導致它們陷入糧食危機的重要原因。

應對全球糧食危機,程國強認為最根本的途徑是,缺糧國必須增強自身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自給水平,加強糧食公共儲備與應急體系建設,逐步從依賴糧食產品進口的糧食供給體系,向主要依靠本國糧食生產的糧食供給體系轉型。“在穩定糧價方面,中國有著可借鑒的經驗,我國實行保供穩價的相關舉措,21世紀以來的三次國際糧價劇烈波動,都沒有對中國造成影響。”程國強說。

同時,推動全球農業發展合作,支持發展中國家提高本國糧食生產能力和自給水平,加強糧食安全儲備、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推動制定限制全球農產品投機炒作和價格波動的治理規則。

以提高國內糧食生產能力為導向,從農業產品貿易轉向農業服務貿易

如何促進發展中國家增強自身糧食生產能力?中國在破解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難題上的探索或許值得借鑒。程國強認為,中國實踐的關鍵是在大國小農格局長期存在的背景下,推動實現小農戶同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

“首先是發展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發揮新型經營主體對小農戶的帶動作用,這一機制是我國實現小農戶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載體。其次是加快科技進步,提高資源利用率,用現代物質技術裝備彌補水土資源稟賦的先天不足。”程國強說。

對于部分缺糧發展中國家來說,就是要以提高國內糧食生產能力為導向,從過去的農業產品貿易,轉向農業服務貿易。例如跨國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采購,包括了種子及農資供給服務、農業技術培訓、種植技術指導服務、病蟲害防治、糧食代收代儲、物流、市場營銷等產前、產中及產后服務貿易,以此逐步建立以國內主產為主體的糧食供給體系,提升應對全球糧價波動的能力。

程國強認為,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和金磚合作等機制,中國有機會構建以農業服務貿易為依托的雙向共享產業鏈供應鏈。積極探索農業服務走出去模式,特別是國內的農業服務提供企業,首先要與糧食生產國共同開展農業綜合開發、農產品加工、倉儲運輸、市場營銷、風險管理、國際貿易等全鏈建設。其次是共同打造持續、穩定、安全的農業食品國際供應鏈,確保產地國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第三是通過農業服務貿易,加強農業國際合作,為雙向共享產業鏈供應鏈提供良好的國際環境。

“去年我國的農產品進口額將近3000億美元,我國有大量潛在的農業服務貿易機會,如何與這么大體量的農產品進口結合,通過服務貿易延伸到產地上游,應該是我國農業企業應該考慮的重大課題。”

保障糧食安全,中國在新發展階段將面臨新的挑戰

當前是我國糧食安全形勢歷史最好時期。2013年我國糧食全年生產總量首次突破6億噸,到2022年,全年糧食生產總量已經達到6.87億噸。口糧自給率超過100%,谷物自給率超過95%,基本滿足生產生活需求。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消費安全線是人均糧食400公斤,而我國在2021年人均糧食占有量為483公斤,超過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線21%。“我們國家已經實現了由長期‘吃不飽’向‘吃得飽’,進而追求‘吃得好’的歷史性轉變。”程國強說。

依托現有的資源稟賦和科技水平,如果沒有新的變量出現,端牢端穩中國飯碗,我們是有信心的。但也要看到,在新發展階段,基于新時代新需求,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面臨著新的挑戰。對此,程國強認為有五點需要引起重視。

一是在從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邁進的進程中,我國居民食物消費結構將進一步向多元化、營養化、健康化轉型升級,其中,主食消費將基本穩定在目前水平,肉蛋奶蔬菜水果水產品等食物消費將保持持續增長的勢頭。因此,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要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以適應食物消費結構升級。

二是國內糧食生產體系存在短板風險,種糧成本逐漸上升,種糧比較收益逐年下降,影響了農民種糧積極性。此外,我國農業供給體系中結構性矛盾突出,食物自給率逐年下降,目前我國大豆自給率只有18%,食用植物油自給率為29%,與我國的消費結構不相匹配。

三是農業資源環境壓力大,資源利用已經接近極限。

四是農業科技發揮仍不充分,無法支撐農業高質高效發展。

五是目前我國還沒有真正建立基于保障糧食安全的全球供應鏈,體現為在進口貿易中品種單一、來源單一,食物消費的近三分之一依靠國際市場。

對于年底即將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明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程國強關注三個重要議題:一是農民種糧收益保障機制,二是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三是農業強國建設的頂層設計和如何落地實施。


(作者系國家糧食安全政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學習強國”學習平臺)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视频 | 在线人成地址在线观看 | 在线鲁鲁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器 |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添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嗯嗯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