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對于推動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實現全面振興具有重要作用。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調研時首次提出了“新質生產力”這一概念,并強調“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隨后,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實推進高質量發進行第十一次集體學習中進一步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出現符合生產力發展演變規律,其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即新一輪技術革命背景下一系列新技術涌現并在農業生產中不斷應用,進而重塑農業生產和農村社會形態的過程。而從生產力發展演變的規律看,每次社會生產力出現巨大的、質的躍升,都是由科技革命出現重大突破引起的。18世紀60年代,以蒸汽機被廣泛應用為標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催生出了以機械工具代替手工勞動為新起點的生產力的形成與發展;19世紀中后期,以電力技術、內燃機技術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催生出了以電力、化工、石油、汽車等產業大規模變革為新起點的生產力的形成與發展;20世紀下半葉,以半導體、計算機等技術的突破和廣泛應用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則催生出了以電子產品制造、信息、電腦系統設計及相關服務等產業大規模變革為新起點的生產力的形成與發展。遵循上述生產力發展演變規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以及由此引發的產業變革,正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必將催生新產業形態。面對當前全球經濟秩序變革和中國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大背景,進一步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在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具備了新的重要意義,而農業新質生產力在農業領域的應用也在農業農村實現高質量發展過程發揮了重要作用。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科技創新,其表現為新質生產要素不斷投入和新質產業不斷發展,并最終影響和重塑傳統產業的生產組織方式及產業整體結構。同時,新質生產力與傳統生產力息息相關,其以傳統生產力為土壤生長,又深深影響著傳統生產力為主導下的經濟社會特征,是對傳統生產力結構下要素投入結構、生產組織模式及產業結構和發展模式的“揚棄”和“重構”。
“新質生產力”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最新成果。從首次提到“新質生產力”,到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發展新質生產力”,再到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的系統闡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不但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更是為農業新質生產力配置和農村農業整體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歷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實踐結果,最終都必然表現為生產力的巨大躍遷,而當前伴隨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的孕育、爆發及其在各產業領域的廣泛融合和滲透,農業新質生產力也已成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這是因為,作為經濟社會的重要基礎,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廣泛應用不但是鄉村實現全面振興的重要基礎,更是縮小城鄉經濟發展差距、實現城鄉產業融合的重要依托。在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進程中,通過加快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宜業宜居的和美鄉村也會盡早實現。
現階段,伴隨農業高質量發展以及鄉村全面振興的步伐進一步加快,以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以及對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形成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特征與作用機制進行梳理和分析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而解決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中的現實問題與困難挑戰,推動農業新質生產力形成過程中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則是本文的重點關切與邊際貢獻。
二、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特征與作用機制
農業是產業發展之基。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是將傳統落后的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轉變為現代先進的農業生產和經營組織方式,而農業技術創新是加快這一進程的核心和重要驅動力量。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創新催生了農業新質生產力,與我國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形成歷史性交匯,為新時代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重大機遇。
(一)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特征
通過梳理文獻可以發現,目前學術界關于新質生產力概念和內涵討論較多,對于新質生產力整體的定義相對清晰,而關于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概念涉及則較少,對于農業新質生產力定義和內涵的探討更是鳳毛麟角。根據馬克思所定義的“生產力,即生產能力及其要素的發展,是人們運用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進行組合配置,在既定生產關系下創造出社會所需要的物質產品和服務能力”的經典論述,同時參考學術界對于新質生產力的界定,即“新質生產力是一種依靠科技創新實現傳統生產力躍遷和升級的新型生產力”,本文認為,農業新質生產力是指以突破性創新為基礎和前提,以重大新技術產業化應用為主要依托,以現代先進要素為引領,以改善要素投入結構和資源利用效率為標志,以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實現轉型為主要表現的新型農業生產能力,其在助推農村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過程中作用突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本質即先進農業生產力,它要求進一步發揮傳統農業生產能力,并通過革新農業生產中的技術應用和組織模式,實現農業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組合的優化和升級,以及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大幅提升,從而進一步激活農業發展潛力。即農業新質生產力包含新勞動者、新生產資料和新勞動對象三要素,以農業生產中要素投入結構和產業活動組織模式變動為主要特征,意味著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和新產品的出現。
農業技術創新是農業新質生產力形成的核心。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過程中,突破性創新是基礎和前提,重大新技術應用是主要依托,現代先進要素是引領農業要素投入結構改善和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的主要標志,最終推動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農業新質生產力形成在農業農村發展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其滲透于生產力三要素之中,目標是激活農業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潛力,推動農業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實現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并因此成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降低資源消耗的農業經濟內涵式增長的關鍵。
(二)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機制
新質生產力不僅會改變工業與服務業的發展,還將滲透至農業、農村領域,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充足動力。與農業傳統生產力不同,農業新質生產力使農業擺脫了低效能、低消耗的不經濟模式,以集約化、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實現了農業生產的精細化、高附加值化、綠色化,體現了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生產力能級的躍遷,是一種新型的農業發展方式。本文以農業生產體系、產業組織模式和營銷模式為框架,從要素融合效應、業態變革效應和供需匹配效應三個維度分析以新質生產力形成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作用機制。
1.新質生產力形成過程中新興生產要素與傳統生產要素融合的效應。從本質上看,農業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發展主要通過新興生產要素的應用改變農業產業活動形態而實現,這些新興生產要素主要是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和新能源技術為內核的先進生產資料,具備引領性、不可替代性和協同性作用,能夠促進資源優化配置以及農業生產精細化和智能化水平提升。事實上,農業新興生產要素的出現也經歷了一個“量”的積累和“質”的飛躍過程,其內涵的抽象技術經過不斷演化和實踐應用,并最終以先進生產資料的形態應用于農業生產之中。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既是新興生產要素不斷替代傳統生產要素的過程,更是新興生產要素重塑傳統生產要素主導下農業經營方式的變革,實現新興與傳統要素融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新興生產要素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規模不斷增加,應用場景越來越多元化,其與傳統生產要素的結合越發緊密,并提升傳統生產要素的利用效率和產出水平。
整體上看,農業整體發展的過程,就是新興生產要素不斷應用的過程。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農業的生產工具材料由石頭到木頭再到鋼鐵,加之以生產經驗積累、選種育種技術進步以及化肥農藥應用,農業生產的效率不斷提升,單位勞動力的產出不斷增加。在農業新質生產力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隨著信息技術及其延伸技術和工具在農業生產中不斷應用,傳統生產要素會在與新型生產要素的融合過程中進一步轉變應用方式和效率,例如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農民能夠全面了解作物種植或牲畜養殖的實時信息,實現農業生產遠程可視化動態監測;農用機械的種類會迅速增加,且其智能化程度也可以得到顯著提升,并能夠滿足不同場景的需求。從農業長期發展的角度看,新質生產力發展下新興生產要素與傳統生產要素的融合既體現在對耕地的保護與土質的優化,對資源的有效利用,又體現在智慧農業的發展,將新興技術與材料的應用與生產效率的提升相結合等方面。此外,農業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還體現在綠色低碳農業發展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綠色農業,促進農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以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這也是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表現。
2.農業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組織業態革故鼎新與深入發展的效應。進入新發展階段,由于經濟質態的變化,對農業生產組織模式的要求也在提高,這突出地體現為對先進生產力即新質生產力的需求上升。一般而言,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的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很昂貴,但是,一旦形成其轉讓成本幾乎等于零,使農業新質生產力具有“不可分割性”和“不可占用性”的特點。同時在技術創新上,農業新質生產力形成過程中關鍵技術的顛覆性突破,將推動農業生產實現根本變革。早在新古典理論的生產和成本函數中,人們便試圖將技術研發與應用作為一種投入,分析它對產業勞動生產率提高的貢獻,并進而測量它對經營組織模式轉變的溢出效應。結果表明,技術研發與應用具有顯著的個人和社會收益率,其相對價格和產出的變化不僅會影響內生的技術變化,而且也將對要素的生產率和技術變化的傾向產生影響,這反過來會改變生產過程的結構。
農業新質生產力在農業生產中不斷應用,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其改變了農業生產的經營組織模式。例如,在農作物大規模經營過程中,農業經營者只能按照統一或粗略劃分的標準進行作物選種和施肥等操作,并以簡單觀察的形式判斷作物長勢等情況。而伴隨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農業經營方式整體信息化和系統智能化程度得到提高,農業經營者對于產業特殊情況的分析準確性和響應能力將得到快速提升,從而推動農業生產實現規模化和機械化的同時,推進農業實現集約化和精細化經營。
3.農業新質生產力推動農產品供應鏈上供給與需求優化匹配的效應。如上所述,技術創新會改變產業生產過程中的相對價格結構,而與價格關系變化相對應的就是產業活動營銷結構的變化。對于農業發展而言,在流行的利潤率條件下,基于改進的“投入—產出”連鎖關系會使其農產品的價格同所有使用其他工藝生產的農產品價格相比有所下降,并且價格下降的幅度越大,技術創新的影響幅度也就越大。因此,從技術相互依賴的意義上說,農業新質生產力形成過程中發生的技術創新,在其他部門內也能引起相應的誘致性變化,這使得農業新質生產力形成的影響大大超過其生產活動范圍。
事實上,新質生產力對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技術創新效應不但會改變農業生產活動,更會影響農業的營銷活動方式。過去的農業營銷模式以集中收購為主、以批發零售為輔,這種營銷模式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農業產業特點和技術發展水平共同作用的結果。從農業經營特點看,作為產品同質化水平最高的產業,農產品在脫離了生產之后其產品間差異難以直觀體現,這導致收購者和消費者難以直接獲知其質量差別并對其差別出價,因此進一步導致農產品領域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檸檬市場”,致使所有農產品只能按照平均質量甚至低于平均質量的價格進行定價。而從技術水平來看,無論是定制化銷售能力,還是物流規模和技術水平都存在較大的不足,難以滿足定制化農業銷售模式的需要。但隨著農業新質生產力不斷推進,農業產品定制化銷售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農產品品質也可以實現更好的鑒別,并且在平臺經濟、電子信息系統和物流系統等作用下,農產品差異化定價與銷售能力將得到極大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農產品特別是農業經濟作物集中收購的組織模式,從而促使農業生產能夠獲得更高收益。同時,在產出結果上,農業新質生產力形成過程中的產品和服務具有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升產品附加值的標志性,這能夠為農產品品牌建設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
三、加快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進程中面臨的困境與難題
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經形成了較強的綜合國力,農業生產能力、農民收入水平、鄉村基礎設施和鄉村人居環境均有所改善,通過大力推進現代農業技術創新,農業產業結構轉變也有一定的基礎支撐,這些都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有利條件。但是,還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原始創新能力還不強,在互聯網核心技術研發、智慧農業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數字化轉型和配套服務保障等方面仍面臨一定的困境和難題,加之國際發展環境不確定因素較多、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有待深入等,導致加快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面臨一系列結構性和政策性難題。
(一)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滯后,農業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不足
整體上,我國農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現有農業技術研發水平與現實需要不相適應。從表面上看,雖然我國農業技術研發成果數量倍增,但一方面是缺乏顛覆性突破技術,另一方面則是真正有效且實用的成果并不多,新質生產力形成過程中農業技術成果推廣應用率非常低。特別是由于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滯后且農業技術成果應用轉化渠道不暢,例如農業專用傳感器缺乏、農業機器人及智能農機在部分地區“水土不服”、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不足等,導致農業技術應用轉化率極低,難以滿足現代農業對技術創新成果的要求。此外,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農業技術的主要應用群體,而普通農戶因經營規模較小、投資能力較弱,還沒有開始在農業生產和經營中應用數字及信息技術,這再次說明農業技術在有效供給和實際應用方面還很不足,總體上仍處于政府推動的示范推廣階段。
(二)農業科技人才缺乏,人才振興有待進一步夯實
當前,在我國農業農村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尚待解決的人才資源欠缺問題。由于農村地區在基礎設施配套、教育醫療就業環境等方面均落后于城市,難以吸引和留住所需人才,導致農業專業人才缺乏較為嚴重。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目前我國農業經營者整體文化技能和素質不高的問題突出,數字化、信息化素養不高,尤其是實現科技創新顛覆性突破的農業領域人才高度缺乏,阻礙了新技術的引進和應用以及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并且從人才振興的政策看,盡管農業科技成果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財富,但其與科技人員的收益并不掛鉤,因而絕大多數地區還存在農業科技人才流失和匱乏問題,加之專業化強、針對性高的人才培訓較少,導致農業中高端要素支撐力整體不強。
(三)新型基礎硬件設施落后,農業生產條件尚待提升
隨著互聯網、傳感器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出現將推動農業活動實現精準化、自動化、集約高效化。然而,目前我國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涉及的網絡、水利、公路、電力、冷鏈物流和生產加工等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在不同農村地區發展仍然面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尤其是在偏遠山區的農村地區,網絡設備、寬帶服務等信息化、數字化基礎設施的普及難度較大、成本較高,且信號不穩定,導致農產品“上行難、上行貴”的問題十分突出,并成為制約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一大瓶頸。
(四)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備,市場主體公平參與競爭的局面尚未形成
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否完善,取決于農業現代化技術、集約化經營、科學化管理等特征與農戶間是否完成有效銜接。但我國農業生產組織模式由粗放發展向集約化精細化發展轉變過程中,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與農業生產結構表現出供需不匹配、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這實際上是由政府與市場互動不緊密、要素市場發育不充分、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功能定位不清晰造成的。此外,從農村各類要素市場制度建設過程看,我國產權保護、市場準入等基礎制度還存在明顯短板,農村技術、土地、數據等市場交易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缺位,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局面還沒有形成,這也對市場主體完善和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積極性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四、以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
需要承認的是,目前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仍然有限,因此,基于我國的國情和農情,針對加快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面臨的困境與難題,以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還應確立科學的政策思路與實踐路徑,促進資源要素特別是科技、人才等稀缺要素高效合理配置,實現農業產業深度轉型升級。
(一)加強農業重點領域的突破性創新,建立健全農業技術有效供給機制
農業科技創新是推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內容。農業科技創新作為主要動能貫穿于現代農業發展的全過程,有利于改善生產流程、升級加工工藝、提高物流效益、優化消費平臺,實現農業產業全面升級。從我國基本國情和農情來看,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重點領域原始創新的科技攻關支持強度,遴選和設立一批顛覆性農業科技攻關行動計劃,推廣一批科技成果產業化應用示范項目,培育發展一批農業新興產業集群,以數字化、智能化、低碳綠色化、高附加值化為重點改造農業產業鏈,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集中優勢創新資源拼強項補短板,集聚跨學科、跨領域、跨部門的科技力量進行引領性顛覆性科技攻關行動。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是一項系統性、整體性、全局性工作,從農業科技創新相關部門到各類市場主體,再到基礎設施、配套產業鏈,涉及的領域廣、覆蓋面寬,需要上下聯動、左右貫通、一體化推進。應充分利用我國經濟發展在向中等發達國家邁進的有利時機,將有限的科技創新資源聚集于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領域,集聚跨學科、跨領域、跨部門的科技力量進行引領性顛覆性科技攻關行動,加強科技創新活動的系統性和整體性支持,避免創新資源分散、零碎、重復和低效配置的問題。
二是搭建農業生產發展的數據采集、分析與共享的平臺,促進產業鏈各個環節信息的動態監測與實時分享,推動產業內部與跨產業的協同合作。立足科技自立自強,強化自主創新,搭建大型農業生產數據平臺與農業經濟數據平臺,促進產業鏈各個環節信息的動態監測與實時分享。同時,加強數字科技、智能技術在農業農村的多場景多領域應用,通過大量數據采集與分析,發布區域性的農業動態信息、預測農業經濟發展趨勢,為農業企業生產經營策略的及時調整、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數據與信息支撐和參考,以數字科技創新、智能技術應用全面提升鄉村振興質量。
(二)創新農業科技推廣體制機制,提高農業技術創新成果的應用轉化效率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實現我國農業技術創新成果應用的重點環節。無論從“三農”的重要性,還是從農技推廣的職能和地位特殊性,或是從主、客體的角度和從效益的角度,農業技術推廣都具有公共產品屬性,因而政府應在農業技術成果推廣體系中發展積極作用。
一是創新農業技術推廣機制,實行中央、地方、企業與民間多向開展技術推廣服務工作,形成多維技術推廣體系。我國政府主導型農業技術推廣模式面臨的困境實質上是制度性困境。為從根本上解決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中存在的組織松散、多頭管理、機制不活、效率低下等問題,需從新的制度視角進行體制創新,實行中央、地方、企業與市場、民間多向開展技術推廣服務工作,明確各級農技推廣機構職能,充分調動各種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形成多維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此外,要將農業自我提升與對外開放并重,積極引進消化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改進、提高擬推廣的技術,以增加農業科學技術貯備,加快農業技術創新成果應用與轉化步伐。
二是加強有利于農業技術進步的法律建設,營造有利于技術市場發展的良好環境,全面提升農業技術市場對成果轉化的服務能力。盡快制定和頒布有關農業新技術研制和推廣的專項法律法規,通過立法保護農業科技事業、科技成果和應用新技術的利益,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研制、推廣應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與此同時,設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基金,加大對農業技術市場體系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不斷推進農用科技攻關。
(三)加大農業創新型人才培育培訓支持力度,為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提供支撐
人才是推進農業新質生產力形成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素。在先進生產力形成過程中,人是創新活動的主體,而人力資本水平高低又是科技能否實現突破性創新的決定性因素。要進一步改革農業科技人員教育制度,強化創新主體,全面提升農村人力資本,積極培育各參與主體的數字化、信息化素養,發揮其創造性和能動性,為加快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提供人才支撐。
一是強化創新主體,完善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培育適應新質生產力的農業勞動者。將農業創新性人才培養作為突破性創新的重點,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打造一批農業領域領軍型人才,著力培養一批應用型人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服務。設立農民創新型人才培訓培育專項行動計劃,將人才培訓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范圍,增加對農民培訓的專項補貼,提高農業科研院校、農民教育培訓機構人均經費標準,大力培養創新型人才并提供數字技術支持,借助數字技術、智能技術激發產業創新創業活力并打破信息鴻溝,減少資源浪費、提高創新效率。
二是要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農村人才培養質量。以推動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目標為牽引,進一步推動農業教育領域改革,加大對農村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新農人等群體開展農業生產技能、經營管理能力、信息知識素養培訓力度,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科技成果應用領域的作用,帶動農戶積極投身新興農業技術的應用場景中,以高科技的工具與方法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以及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提升農民應用農業技術成果的需求。
三是要不斷推進“送技下鄉”“半農半讀”“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完善企業、行業全程參與專業人才培養的新機制,構建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有利于農業科技人員成長的評價體系和收入分配機制,積極開發農村智力資源,培育農業技術專業型人才。
(四)加強新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為加快推進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保障
完善的基礎硬件設施是推進農業新質生產力形成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把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服務供給能力的提升重點放在農村,是推動農業高質量過程中的必然要求。農村的網絡、水利、公路、電力、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需進一步加快數字化轉型,促進其與農業信息獲取、生產、加工、銷售、經營等方面的一體化發展,降低各個環節協同中資源與成本消耗,提高整體產業效率,帶動整個產業鏈集聚與結構優化。
一是加大互聯網產業投資力度,實施新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擋升級行動計劃,不斷提高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建立農業農村投入優先保障機制,實施新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擋升級行動計劃,發行鄉村建設專項債券,增加農業農村公共投資,通過建網絡、提檔次、成體系,不斷推動農村數字化和智能化硬件設施與農業生產經營一體化發展。
二是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優先配置,推動農業生產加工和農村地區網絡、水利、公路、電力、冷鏈物流和生產加工等基礎設施技術升級。通過加快交通、能源、水利、互聯網等設施建設,增加公共服務供給總量、優化供給結構,提高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智能化水平,推進城鄉公共基礎設施一體化。此外,要建立完善的鄉村交通基礎設施,配套鄉村道路智能感知平臺系統,進一步促進智慧物流建設,實現農產品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三是充分發揮稅收政策的引導作用,鼓勵支持社會資本積極參與農業農村新興基礎設施建設。對于農村欠發達地區,政府應使用稅收政策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更多進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持續優化數字經濟發展環境,如對農村基礎設施的企業或個人投資者給予一定的稅收抵免政策,以此不斷提高投資者的積極性等。
(五)積極培育新型農業服務主體,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整體有效是農業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的必要條件。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將為農民生產經營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實現小規模經營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提高我國農業的整體素質和市場競爭力。為進一步推進我國農業新質生產力形成,推進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要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積極培育新型服務主體,構建以市場化服務組織為主體,以政府公共服務為基本支撐,能夠激發農業經營活力、有助于新質生產力形成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一是充分發揮市場在服務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以“有效市場、有為政府”共同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需要一種新型生產關系,這就要求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即在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過程中,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積極培育農業新型服務主體,發展壯大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專業協會以及面向農業的各類咨詢服務機構。同時,為新型農業技術社會化服務主體開展服務,尤其是涉及薄弱、重點環節及重要農作物的服務提供政策優惠,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二是以市場化為主導,充分發揮各類服務主體的比較優勢和服務特色,建立“有進有退”的社會化服務市場機制,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市場管理,在滿足多層次、多元化服務需求的同時,實現服務資源優化配置。要進一步探索社會化服務的內容和發展空間,改變目前以技術服務內容為主的單一服務方式,加快向信息、營銷、資金、監管、創業支持等“全要素”服務領域拓展,注重傳播現代科技知識、市場信息、管理理念,促進農民發展理念、經營方式的轉變,使農業新型社會化服務更加關注產業鏈的延長和銜接,更加注重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作者單位:馬曉河,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楊祥雪,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業經濟問題》2024年第4期,有刪減。)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