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路徑
核心提示:
■造成農產品價格倒掛的最根本原因是我國農產品成本過高。
■只有安全的,才是高端的,農業才會有高效益。
■未來農業發展不僅要向存量要空間,還要向城市、向安全要空間。
■發展現代農業,農業生產體系和產業體系都要轉型。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提出“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質量安全監管”。這意味著,農業已然成為我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環。
如何破解農業的產量、庫存、進口“三量齊增”困局?小農經濟如何提高競爭力?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怎么改?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入解析。
1.從“量”到“質”:把農業結構調好調順調優
【數據】
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產量實現了“十二連增”,但我國農產品貿易赤字額卻不斷擴大。2015年,全國糧食產量達62143.5萬噸、比上年增產1440.8萬噸,但全年糧食進口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3000多萬噸,造成產量、進口量、庫存量“三量齊增”局面。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看來,造成我國農產品產量、進口量、庫存量“三量齊增”的最根本原因,是農產品價格倒掛。而造成價格倒掛的最根本原因,正是我國農產品成本過高。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程度提高,人工和土地成本快速增長,我國農業缺乏國際競爭力的問題日益凸顯。特別是,隨著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不斷提高,農產品的供給已從全面短缺轉變為總量基本平衡。與此同時,城市家庭正進入新的消費結構升級階段,對農產品的品種、質量、檔次都提出新的要求,這就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新的市場空間。
在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看來,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是要通過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提高供給質量,達到與需求側相適應的新水平,最終要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
2016年,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已有良好開局,以玉米為重點的種植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鐮刀彎”等非優勢區玉米種植面積減少,糧豆輪作和糧改飼試點范圍擴大,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布局得到優化。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已有良好開局,但離調優調高調到位還有很大差距,市場供需不匹配、農牧結合不緊、種養循環不暢、產業鏈條不長、區域布局不合理等問題依然突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放在突出位置,調整優化農業的要素、產品、技術、產業、區域、主體等方面結構。
專家表示,把農業結構調好調順調優,包含了產品結構、經營結構和區域結構三方面的調整和優化。“要考慮農產品育種、標準化、流通、提高地力、環境治理等多方面問題,綜合性、全局性進行規劃調整。”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說。
2.“六次產業”:重構農業產業鏈、價值鏈
【實踐】
為進一步滿足市民“養眼”“洗肺”“休閑”的需求,北京市連續三年每年投入千萬元打造景觀農業。目前,京郊10個區已打造農田觀光點300余處,總面積12萬余畝。按照有關規劃,到2020年,京郊要培育、提升20萬畝景觀農田,給市民營造一個大田園,讓人們置身其中,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
“在休閑農業發展中,我們不斷思考,一二三產業怎樣實現融合?這就需要創新性的思維將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有機結合起來。”北京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會長馮樂平說:“拿北京大興的西瓜產業來說,我們根據市場需求,研發了適合城市居民食用、采摘的各種西瓜,讓西瓜園變成一個可以喝茶、休閑、娛樂的場所,延伸了農業產業鏈。”
北京的探索并非個案。隨著都市型農業快速發展,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以及文化傳承等功能和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等方面價值日益突出。
“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態、健康等要素的需求明顯提升,這對農業發展提出了新的需求,成為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指出,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僅是滿足更高層次需求的需要,而且也是大幅提高農業生產附加值的重要渠道,無疑還將推動農業生產得到更好發展。
當前,我國農業產業鏈條短、農產品加工業與農業產值比偏低,局限于土里刨食、多功能性特征發揮不夠,是我國多數地區農業的軟肋。為此,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確定,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點任務,是著眼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收益,努力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發展“六次產業”。
“在發展中,必須樹立大農業、大糧食的觀念,優化產品結構、生產結構、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說,要通過創新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
“優化農業產業體系,關鍵是拓展問題。一是向縱深延伸,延長產業鏈,促進農業產業從田間到餐桌全覆蓋,拓寬增值空間;保障供應鏈,實現農業生產供應的全球化布局,增強保障水平;提升價值鏈,通過品牌塑造和市場營銷,獲得溢出效益;完善生態鏈,堅持綠色理念,實現發展可持續。二是向橫向拓展,在確保糧棉油、肉蛋奶等基本農產品生產供給的同時,凸顯農業的生態環境保護、觀光旅游休閑和文化傳承等非生產功能。三是發展工廠化農業、‘互聯網+農業’等新興業態,不斷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使農業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藍海。”張紅宇說。
3.綠色農業:以綠色供給滿足綠色需求
【進展】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6%,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3%,全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占比達到52%,農作物良種率達到96%以上,家庭承包耕地流轉率達到33.3%,化肥有效利用率達到35.2%,農藥有效利用率達到36.6%。
數字表明,近年來我國農業競爭力大大增強,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的科技進步貢獻率依然差距較大,農業發展存在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不僅沒有緩解,有些方面還在繼續發酵。
專家指出,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四個“下降”,即國際競爭力下降、可持續發展能力下降、供需匹配能力下降、增收支撐能力下降。正確認清這些問題,正需要我們以問題導向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葉興慶分析指出,與傳統工業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現象不同,農業正面臨嚴重的產能透支。農業資源長期透支、過度開發,資源、環境兩個“緊箍咒”越念越緊,拼資源拼投入的傳統老路難以為繼。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石,“十三五”時期,綠色生態農業,成為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途徑和必然選擇。
“發展現代農業,農業生產體系和產業體系都要轉型升級。”韓長賦指出,要通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農產品適應消費升級的需要,要在鞏固生產能力的同時,讓資源環境得到改善。要深入實施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全面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抓好農業資源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加快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機制。
專家認為,綠色發展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國農業資源利用強度過高和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不足并存,耕地、水資源約束日益趨緊,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農膜有效利用率偏低。
“要真正形成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農產品有效供給,首先要改變思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程國強指出,解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失衡問題,首要的是從源頭牢固樹立圍繞需求、圍繞消費進行生產的觀念,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讓農業生產者真正成為市場經營主體,使種養殖結構與市場需求匹配,增加綠色、有機安全農產品的供給,增加特色農產品供給量,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對此,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指出,要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把該退的退下來,把超載的果斷減下來,把該治理的切實治理到位。
“未來農業發展要開闊思路拓展空間,不僅要向存量要空間,還要向城市要空間,同時要向安全要空間。質量安全是農業健康發展的根本,只有安全的,才是高端的,農業才會有高效益,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程國強說。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日報》(2017年01月03日 14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