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作為一種商品,一手托生產者,一手托消費者,有著其增值的本能;糧食企業,作為一個商品經營單位,以買進和賣出這種主要形式,是以盈利為目的;糧食收購資金的供應者——農業發展銀行,不僅希望能加速貸款的周轉速度,而且還希望能分割一定的商業利潤。無論如何,糧食購銷價格倒掛,不僅損害了國家、企業和人民的利益,也不符合客觀經濟規律。
糧食托市提價只是政府當下的權宜之策,在糧食托市的當年,糧食生產者確實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實惠,收獲一些利潤。然而,這種利益不是正常的糧食作為商品在流通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增值,而是通過政府買單將這種商品在這一時期推到這個高價位上去的。即使國家有這個財力能連續幾年托市,但不可能長久地托下去。總有一天會抽回這只“看不見的手”。一旦國家沒有了政策保護,糧食價格就會大幅度地向下滑落。
這就是中國農業問題的癥結所在,政府不托底,價格肯定下去了,更沒人去種糧食,這必將危及國家糧食安全。托底收購吧,這是中國經濟難以承受的痛,也不利于中國農業健康發展。
如果說上述兩方面具體、微觀地體現了現行糧食支持政策存在的問題,那么從宏觀上看,現行政策也到了不得不調整的時候。中國農業目前已面臨所謂的兩個“天花板”與兩道“緊箍咒”的難題。
首先是兩個“天花板”:一個是價格“天花板”,一個是補貼“天花板”。前一個“天花板”,是指我國主要糧食價格已高于國際市場價格,繼續提價遭遇“天花板”。后一個“天花板”是指根據世貿組織規則,繼續提高補貼可能將受到限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程國強表示,現行的糧食支持政策屬于“黃箱”政策,按照WTO的規定,“黃箱”政策的微量補貼額不能超過該糧食品種產值的8.5%。對照這一標準,我國一些糧食品種繼續提高補貼空間已經十分有限了。
而在這兩個“天花板”的下面,“地板”卻越抬越高。所謂“地板”,即糧食生產成本。據統計,從2003年到2013年,我國玉米、稻谷的生產成本都提高了一倍以上,小麥提高了84%。“天花板”與“地板”之間的空間越來越小,糧食生產的支持政策升級迫在眉睫。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資與市場雜志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