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賢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見賢思齊、崇德向善、誠信友愛等特點。新鄉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鄉土的守護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新農村的倡導者和踐行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我們應積極發揮新鄉賢文化的作用,推進鄉村治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引領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而言,實現新鄉賢文化建設和鄉村治理有機融合,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以“賢”作為鄉賢文化的核心,科學闡釋和積極培育當代新鄉賢觀念。我們所說的“新鄉賢”,不局限家世出身、籍貫居所。只要個人在人文、社會、科技等領域取得突出業績,且具有一定影響力,愿意為農村、社區建設盡力的人,都可認定為新鄉賢。在過去,由于地域信息的封閉性,一個人要在鄉里維持地方風習、救助孤寡貧弱、推動地方公益事業,往往要憑借自己的經濟實力和宗族勢力才行。而在今天,便捷的交通、發達的通信,憑借人格魅力、學識修養、名人效應、創意點子,都可以吸引大量資源造福鄉里,贏得鄉里社區聲望。當今,互聯網使地域不再成為一種限制,鄉居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很多人主動選擇生活在農村,這就打破了傳統鄉賢多為告老還鄉的官宦或終老鄉里的士紳這樣的人員結構。一個意氣風發的大學生“村官”,一個活力四射的回鄉創業青年,一個潛心創作的藝術家,還有退休回鄉的干部、教師、工人、服務人員等,只要能服務群眾,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起到引導示范作用,則不論其身份、官職、教育背景、年資閱歷,其影響力甚至超過傳統鄉賢。只要個人的德行威望與能力成正比,且有熱愛鄉梓、護佑鄉親的赤子情懷,始終以德為先、以德為上,敢于擔當、勇于奉獻,就都能歸入新鄉賢之列。這種觀念的革新,擺脫了傳統封建等級制度,取消了等級制度所伴生的官本位、權力依附、人身依附與宗族依附,在平等、民主、法治的環境下,依托黨的基層組織,轉變形成一股新的鄉賢文化力量。
重視新鄉賢在新農村建設中的示范作用,發揮新鄉賢文化在促進鄉村治理中的引領功能。鄉賢文化植根于鄉土、貼近于鄉情,蘊含著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內在力量。新鄉賢主體在城鄉一體化的戰略進程中,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可以擔當重要角色。當代新鄉賢主體大部分來自農村,并在大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之后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成功。他們將自身的知識閱歷、城市資源帶到了鄉村,成為城市和鄉村之間共同發展的橋梁。新鄉賢的出現,彌補新農村建設的部分資源不足,加快城鄉一體化的進程,為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基礎。傳承優秀的鄉賢文化,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以鄉情為紐帶,以新鄉賢為模本示范引領,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利于農耕文明與時俱進、促進城鄉共同富裕。
正確認識新鄉賢文化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關系,發揮新鄉賢文化在促進鄉村治理中的踐行功能。隨著我國城鎮化的迅猛發展,鄉村治理人才流失、主體弱化、對象多元化、環境復雜化等問題凸顯,新鄉賢及其文化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越來越強大,鄉賢文化對于今天的鄉村治理仍具有獨特的人文道德價值以及經濟社會效益,它是倡導文明鄉風的精神力量、傳承地域文化的方向坐標,在鄉村社會矛盾化解中起著“安全閥”的作用。與此同時,在鄉村治理的現代化語境中,我們應避免盲目崇拜的產生。鼓勵推動鄉賢治村,不是也不能寄希望于把新鄉賢打造成為鄉村治理唯一的甚至決定性因素,而是要按照鄉村治理現代化的要求,構建一個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治理體系。在推進鄉村治理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發揮新鄉賢在繼承傳統文化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踐行者作用、鄉村公共事業管理中的代言人作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領頭雁作用。
正確認識新鄉賢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發揮新鄉賢文化在促進鄉村文明建設中的示范功能。新鄉賢文化的內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共同的本質和目標。新鄉賢在鄉村意識形態的培育上,無論是在受眾群體上還是在傳播實效上,都有著其他載體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有新鄉賢作為載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將擁有更為多元化的傳播空間。各級基層組織應該重視如何最大限度地擴展新鄉賢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上的優勢,并充分培育好、利用好新鄉賢這一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踐行的群體。隨著時代變遷,鄉賢文化通過近些年的生動實踐,日益推動當代鄉賢群體成為各地鄉民行為的規范者和約束者,促進村民行為更有法度、價值更有引領、操守更有規范。總結推廣地方鄉賢文化獨創實踐模式,必將推動依法治鄉,提高現代鄉村治理水平,促進鄉賢文化在鄉村治理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發揮重要作用。我們要善于總結全國各地創新發展鄉賢文化、精心培育區域道德文化品牌的經驗,推進鄉賢文化的制度建設、品牌發展,把區域道德品牌做深做強,使其具有更廣泛的輻射作用,惠及更多區域與民眾。
作者單位:浙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