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品牌之一,綠色食品將是未來一段時間,我國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公共品牌之一。
綠色食品的涵義
產自優良生態環境,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并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的安全、優質的食用農產品及相關產品。只有具備這些要素,才能叫做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的發展理念
環境保護:生產過程無污染,不對周邊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食品安全:遵循“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的技術路線,實行“兩端監測、過程控制、質量認證、商標管理”的管理思路;
市場效應: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綠色食品發展現狀
近十年來,綠色食品企業數穩步增長。截止2016年底,綠色食品企業數量突破1萬家,聚集了國內一大批農產品和食品加工骨干企業。
據華商傳媒研究所調查,綠色食品已得到公眾普遍認可。在過去的一年里,87.77%的消費者購買過綠色食品。無污染,對健康有利是其選擇綠色食品的主要考量,且文化程度越高,收入越高,消費綠色食品的頻率也越高。有將近一半的消費者表示,綠色食品比非綠色食品價格高出30%是可以接受的。
從1990年發展綠色食品的20多年來,我國綠色食品取得了明顯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提高了食品安全水平,多年產品抽檢合格率在98%以上;增加了企業效益、農民收入,據測算,80%以上的企業通過發展綠色食品取得了經濟效益,基地創建帶動農民增收近10億;促進了生態文明建設,目前受到綠色食品環境監測的產地面積達到1597.4萬公頃,通過綠色食品操作規程的推廣減少了化學肥料和農藥的使用。
綠色食品制度安排
標準體系
《綠色食品標志管理辦法》是在《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指導下制定的,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就是標準體系。
綠色食品質量控制
產地環境監測:由定點的環境監測機構依據環境質量標準對產品及原料的產地環境實行監測、評價。
生產過程管理:要求農戶和企業按照生產操作規程和技術標準組織生產。
產品質量的檢測:由定點檢測機構依據產品質量標準對產品實施檢測。
包裝標識的規范:要求產品包裝標識符合相關設計規范。
監督管理
為保證認證產品在證書有效期內持續符合標準要求,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監督管理制度。
市場建設
已建成一批專業化批發市場;開展國內外貿易促銷項目;全國綠色食品專業博覽會已舉辦了11屆;成功地為企業搭建平臺、推進貿易、促進交流、展示成果。
綠色食品是可持續發展的典范
綠色食品產自優良生態環境:要求選擇生態環境良好、無污染的地區;設置有效的緩沖帶或物理屏障;建立生物棲息地,保護生態系統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保證基地具有可持續的生產能力。
綠色食品生產減少了化肥使用,促進了農業廢棄物的利用:綠色食品遵循無機氮肥用量減半原則,有效減少化肥施用量。
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2015年綠色食品生產約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438萬噸,緩解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
減少了農藥使用:據測算,綠色食品生產每年減少農藥使用約9.4萬噸,有力保障了中國生態安全。
節約了灌溉用水:據估計,綠色食品生產每年約減少農業用水200億立方米,有效緩解水資源緊缺問題。
促進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綠色食品將粗放型、散戶型、人力化農業生產向規范化、集約化和智能機械化生產轉變,不僅保證了農產品的質量,保護生態環境,還帶動了人民創收。
促進生態家園建設:發展綠色食品可降低農業成本,提高效益,為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創造農業內部就業機會,保護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
綠色食品發展前景
綠色食品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到要發展綠色食品,加快提升其認證的權威性和影響力。農業部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今年5月,農業部宣布啟動實施“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由此可見,綠色食品的發展將大有可為。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十分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十八大以來多次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同時,“綠色發展”理念也正一步步轉化為各地各部門切實的行動。綠色食品產業將成為“綠色發展”理念的有力抓手。
本文根據“2017全國科技活動周暨第七屆北京(通州)國際都市農業科技節”活動之一“農產品全程綠色生產體系與食品安全保障研討會”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處處長李顯軍發言整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中農富通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