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河南省唐河縣昝崗鄉村民張先生反映,昝崗鄉政府“三亮三評”展板上公示的干部電話存在錯誤,打通鄉黨委書記電話后被告知“不是本人”,打通鄉長電話無人接聽。隨后,記者通過公示號碼致電鄉黨委書記和紀委副書記,接通后對方均表示“打錯了”。(8月22日 中國新聞網)
據筆者所知,基層部門開展“三亮三評”活動,是貫徹落實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組成部分,即亮標準、亮身份、亮承諾。亮標準要公示服務內容和標準,方便群眾辦事;亮身份要亮出黨員身份和崗位責任,接受群眾監督;亮承諾要公示承諾內容,為民辦實事。而文開頭案例所體現的信息無疑和此項活動背道而馳,可謂謊言理政,與工作格格不入,筆者以為,基層“三亮”還需屏蔽謊言理政。
筆者認為,基層部門直接面對群眾,無論出于百姓需求,還是踐行群眾路線教育,對個人聯系方式要么不公開,敞開大門和群眾面對面溝通,也是一種務實有效方式。既然選擇了公開,就應該“實打實”公開真實管用的聯系方式,如此打不通和“號不對人”甚至將他人的電話號碼隨意印在主要領導名下,頻頻讓群眾打錯,這不只是給他人造成了騷擾,是對群眾的極不尊重,更是對中央大政方針在貫徹落實上的一種欺騙,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理解,非但算不上是“善意謊言”,反而是一種為撈取政治資本而故意心懷不端的欺上瞞下。
不可否認,相對于一般的普通群眾,基層領導干部個人聯系方式被公開之后,確實會遭來相對較多的電話騷擾,也不可避免會給領導干部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帶來一定的困擾,但如果因噎廢食,就公示非自己的真實聯系方式甚至故意選擇某些“廢號”來濫竽充數,這顯然也是極不負責的態度,騷擾電話可以進行“技術性”攔截,但如果為避免騷擾電話,就將所有群眾迫切希望的溝通交流和民情民意全都拒之于千里之外,既不是理性選擇,更不是基層領導干部應有的履職擔當,同樣也談不上對百姓群眾的“心存善意”。
筆者認為,做好基層的“三亮”工作,不僅要可觀的始之于“亮”,還得屏蔽謊言理政,讓這份亮不帶一個黑點,讓基層“三亮”至始至終的“亮”下去。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