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臘月中旬開始,某基層干部微信工作群里,常常彈出“某某領導去某某社區慰問”的照片。這些照片里人物的姿勢都很相像,被慰問對象站在中間,手里捧著印有“慰問金”字樣的紅色信封,慰問的領導和陪同慰問的社區干部分立兩旁,地上放著米油或棉被。(2月22日 新浪網)
節前慰問一陣風,一袋米、一桶油,外加慰問金,幾乎已成千篇一律的“標配”,多數干部下基層都喜歡這樣的“送禮”模式。當然,給老百姓帶去平時能用得上的物品,即使按“套路”出牌,也只能算沒動腦筋,有所敷衍,不必求全問責。
但一些套路式的慰問過程,卻讓人難受得多。據悉,干部下鄉慰問,會讓村里提前聯系好慰問對象,讓他們在家里等著,然后上門發完慰問金,讓慰問對象簽好字,一起合照后就走人,全程不到三分鐘。似乎前前后后的所有工作,就為了把東西發出去,把照片留下來,證明自己“親自來過”,完成了工作。
其實不然,群眾早已對這種慰問方式麻木不堪。只要配合著照相,說幾句客套話,就能得到一些物品,也算是“天上掉下的餡餅”,不要白不要。這樣簡化、快速的慰問方式,顯然是吹毛求疵,把最本真的東西弄丟了。
節前慰問貧困群眾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不僅是通過給錢給物進行“慰”,更要通過交流談心重點“問”。問問困難群眾的致貧根源何在,有什么打算和想法,需要黨和政府怎樣幫扶,以及對工作有什么意見和建議,等等。從某種意義上講,通過節前慰問走訪調查,深入了解貧困群眾,在來年以更精準的政策和舉措,給他們提供支持和幫助,助他們擺脫貧困,而不是每到節前就變相“輸點血”。
關于如何到基層慰問,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很好的表率。一要不畏路遠,專挑最貧困、最偏遠的群眾進行慰問;二要自降身份,加下架子,走到群眾中間去,與群眾平起平坐,多拉家常,少說官話套話;三是融入群眾生產生活中去,體會群眾的辛苦與不易,增強對群眾的認知和理解。
為此,到基層慰問不必“套路化”,只圖應付完事,而應實在化,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一家一戶去訪去問,把民情了解清楚,把民聲匯集準確,把民意集中起來,對癥下藥采取措施,助困難群眾自我“造血”成功,早日過上幸福生活。
(作者單位:四川綿陽市鹽亭縣司法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