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我省深度貧困縣科技扶貧萬里行活動啟動。今年首批10個專家服務團當天啟程,赴昭覺、馬邊、汶川、瀘定等12個深度貧困縣開展對口幫扶。今年,我省將有74個專家服務團下沉到45個深度貧困縣開展服務。(3月27日 四川日報)
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確保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脫真貧、真脫貧,時間緊任務重。古人尚知,授以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實踐表明,依靠給錢給物的扶貧方式,難以保證扶貧資金的持續性,必須從源頭上提供扶貧資金的“活水”,為精準扶貧、全面脫貧提供內生動力,科技扶貧無疑是一味很好的“良方”,應該說,此次深度貧困縣科技扶貧萬里行活動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實施深度貧困縣人才振興工程的重要抓手,舉措得當,值得點贊。
然而,筆者認為,從上面派下去的“洋專家”也還需當地“土專家”的引導和介紹,“土洋結合”方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理由是當地的土專家、田秀才、“雞司令”、“羊總管”等各類鄉土人才熟悉村情、社情、鄉情、民情的作用,說得來聽得懂方言,說得了農家話,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是貧困群眾心目中的“老師”,與他們有語言共同點,心靈默契點,知道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是他們的代言人和致富導師,是他們是信賴的人。反之,上級派出去的“洋專家”與當地群眾在心靈上難以在短時間內無縫銜接,有的甚至在思想上有抵觸情緒,專家說的話他們不一定聽得進去,也不一定聽得懂,其結果可能就是事倍功半,達不到此次活動的初衷和目的。
當然“土專家”更應該以此次科技扶貧萬里行活動為契機,與來自各方的專家、教授高度配合,虛心向他們學習、討教,正視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要以小學生姿態學得一己之長,成為當地真正的專家、教授,以日后帶領更多的群眾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鄉土人才,早日與全國各族人同一道闊步邁向小康社會。
(作者單位:四川綿陽三臺科協)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