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作風建設大排查大調研中發現的問題,省紀委監委已分門別類,向全省各省轄市和23個省直單位點對點反饋意見建議196條。”今年上半年,安徽省部署開展了以“查問題、出硬招、改徹底”為重點的作風建設大排查大調研,大力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目前,安徽省各省轄市和有關單位正對反饋和查擺的問題積極整改。(9月8日,中紀委網站)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有序向前推進,干部貪腐行為被有效遏制,“不敢腐”的氛圍基本形成,使政治生態更加風清氣正。但同時也應看到,在有的地方,不正之風依然十分盛行,尤其是不吃不拿也不占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還經常出來興風作亂,需要加力加勁予以整改。
“文山會海”不斷根,有的領導干部工作日幾乎都在開會,大部分時間在會場,或在奔赴會場的途中;文字材料迎檢現象十分突出,不在工作一線干,而在辦公室弄材料,寫匯報;有的扶貧表格多如“牛毛”,要填的表格數十份,變相捆住了基層干部的干事手腳。這些都是“老問題”,也是人人抱怨、見者喊打的“過街老鼠”,為何還是糾正難?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方法欠佳,用的辦法不實,甚至用形式主義糾正形式主義,光靠動嘴喊,懸在空中搞整改,效果又怎能令人樂觀呢?開展整改行動,有的上級部門就只下發一紙文件,層層再轉發,到了基層如何操作,需要怎樣改正,改正哪些,卻沒有明確的要求,也沒有統一的標準,也就不好實施,甚至不想實施,直接將文件打入“冷宮”。這也是一些地方屢改屢犯、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反,在每一起整改行動中,上級部門不僅要開展專項行動,明確整改的對象,還要進行整改指導,如何改、達到什么標準,提出一套完善的方案,基層干部必然會參照執行,落實到位。比如糾正扶貧領域填表泛濫問題,不妨在省級層面進行統一,對需要填寫的報表,進行明確限制,讓基層干部心里都有數,避免“層層加碼”,也能確保上下統一,不在填寫額外的表上浪費功夫。
很多時候,問題在下面,但病根在上面。糾正基層的不良風氣,絕不能擺出一幅高高在上的姿態,光靠一紙禁令、一次督查,就想取得實效。畢竟,作風問題始終是思想問題,鏟除其滋生的土壤需要時間,久久為功才能避免反復。只有加強引導,細化舉措,讓基層干部不僅知道要改什么,而且知道怎么改,如何才能達標,形成一套既定的“路徑”,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從起點走到終點,最終見到預期的成效。
否則,一陣風式的整改過后,不正之風再次卷土回來,如此反復之下“百煉成鋼”,糾正的難度必然越來越大,并非好現象。
(作者地址:四川綿陽市涪城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