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方領導到基層調研鄉村振興工作,到了村上就開會,會上就提出了指導意見:“要家家戶戶門前有流水、屋后有稻田,農藥化肥不得進村。”愿景很好,但因為沒有經過深入細致的調研,也沒有落細落小切實可行的措施,落不到實處。(6月10日中紀委網站)
所謂基層調研,就是到基層調查研究,了解自己還不清楚的事情,并通過深入思考,形成一定的理論,甚至提出有效的建議,推動自身工作提質增效。從這一點出發,基層調研尤其要注重沉下心來,到正確的地方調研,認真了解實情,作出科學合理判斷,每一環節都必須較真到位。
調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也是廣大領導干部工作中的必備部分,尤其是一些地方、某些領導的重要領導干部,下鄉調研幾乎就是工作常態、家常便飯。因為次數多了,有的領導干部就顯得麻木了,沉不下心走過場,也忘了調研的本意,變“學生”為“老師”,不僅沒有認真了解相關實情,深入思考鉆研,還裝模作樣地發表看法,作出相關指示。實際上,由于是“門外漢”,了解停留在皮面上,作出的指示當然也是空話、套話居多,沒有多少借鑒意義。
無論是誰,不可能門門懂、樣樣精,到了基層這個大平臺,一切以實干論英雄,廣大領導干部人摒棄官僚主義心態,不要自以為是、高高在上,而是要抱著求教的態度,虛心聽基層干部介紹情況,向群眾了解實情,整個過程少說多聽多思考,有問題及時向群眾請教,確保每一次下鄉都能有收獲,不斷豐富自己的閱歷和知識,提升自己的工作本領,在調研中得到成長。
其實,許多領導干部在工作中,都或多或少遇到新問題、新矛盾,單憑在辦公室想辦法,未必能找到有效辦法。只有在平時工作中多留意,在基層調研中多學習,了解群眾的真實想法,了解基層的發展現狀,了解群眾的意愿和想法,掌握群眾的不滿和詬病,并以為樹立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切實讓調研有“不虛此行”之感。
知識的積累貴在持之以恒,經驗的豐富也需要時間的歷練,只要廣大領導干部能在調研中當好“學生”,就必定能學有所獲,學有所成。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