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郝堂村鄉建觀察

[ 作者:錢燁?李昌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2-01 錄入:7 ]

1、土壤修復

2、舊房改造

3、生態設計

4、內置金融

郝堂村是集大成者,對于其他在建或者將建的村子,它是一本教材。

郝堂村位于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東南20公里處,群山環抱,2004年才實現村村通,2011年鄉建院開始與當地政府協作建設該村。

打通水系、土壤修復。2011年,畫家孫君開始說服村民在種植茶葉、水稻時減少農藥化肥的投入,每年以20%或者30%的量減少,并建議政府在晚稻收割后播撒紫云英,用來增加土壤肥力。

郝堂村不僅修建了垃圾分類池,負責監督村民處理垃圾的活由村內小學三四年級的小孩子們負責,他們每天中午組成小隊從村內各處垃圾點經過,誰家衛生搞得不好,就批評誰家。

農民蓋房子,很少考慮到美觀、內部舒適度等,他們喜歡跟風,別人貼瓷磚他也貼瓷磚,都是照著城鎮上的政府大樓或醫院修建的。

按照孫君舊房改造方案,哪個農民也不愿意試刀先行。村委會開大會,村民都不吭聲,一個個推三阻四,最后說服了窯灣組的組長張厚健,從他家開始舊房改造。

舊房改造前,張厚健打算在平橋區買一處房子,全家遷入縣里,計劃趕不上變化,孫君來后給張厚健出主意,加上村委會的干涉,他自己掏了6萬進行房屋改造,后來變成10萬,再增加到13萬,扒了建,建了拆,翻來覆去五六次,老張被折騰得滿肚子都是火。

不過,老張還是很佩服孫君這個人,說他確實是在為農民辦實事,可是專家的理想與農村的現實總是存在距離。

其中,一個村民就放棄了住進新改造的房子,跑到山里放牛了。離開時,他撂下一句話,你們搞的這些東西都不靠譜,都沒有我放牛實在。

在建設過程中激發村民的集體意識,從而激活村民自治。孫君說,村民自治的前提是村民有集體意識,而這種集體意識在建房子過程中,可以慢慢激發出來。

鄉建院很愿意為郝堂村引進各種生態樣式的規劃概念,而這些人性化的生態設計最大得益者是鄉村的自然環境。

與孫君在舊房改造中互相垂青的大胡子李,很快認同了他的建房理念。他說,“雖然不好建,但我們真的是在為農民蓋房子。”

與其他地方主導的新農村建設不同,郝堂村的舊房改造與新屋計劃都是農民自己掏錢,村委會頂多為村民提供了貼息貸款,每戶以35萬不等進行補助。村民普遍為自己舊房改造買單十五六萬元。

鄉建院一直認為新農村建設,建房不是目的,在建房的同時進行資源分類,讓農民形成集體意識才是重要的。

20099月,李昌平在郝堂村組織成立了“夕陽紅”養老資金互助合作社,這是李提出的“建設新農村先建新金融”的概念實踐。

李昌平帶著科研經費的5萬元入股,加上村委會與平橋區政府資助,初始本金是34萬。村里老人可以自由入社,但前提是超過60歲,每人繳納2000元社費。三個月后,養老資金互助社為15位老人社員人均分配300元,老人社員擴大到48人。而到了舊房改造那年,每位老人社員可以分配到720元,老人社員擴大到140多人。

目前發展態勢良好的金融互助社,也存在融資難的問題,主要是村里出的利息比外面的利息低,通過外界籌措資金,很多銀行根本不借給他們。

李昌平稱,和2009年前比,郝堂最大的變化是可以自主發展經濟、建設和治理社區了。這是一個欣欣向榮的趨勢。

2009年郝堂村創建內置金融——養老資金互助社,從此村民貸款不再難了,村民用自己的承包地和山林在內置金融抵押貸款,從申請到批準,一小時就可以搞定了。

農村金融互助社也在平橋區發展了42家之多,不過李昌平也抱怨,來郝堂村看房子的人多,看金融的人卻很少。

人的建設是第一位的。郝堂人的建設是從孝道開始的,7位鄉賢出資發起養老資金互助社——內置金融,資金互助促發展,利息收入敬老人。孝回來了,人性光輝的一面就容易激發出來了。

如果說政府主導和大企業主導是鄉村建設的1.0模式,郝堂實驗則是2.0模式。由郝堂“村社組織+環境+內置金融”構成一個平臺(N個體+組織),在這個平臺上同時創造價值。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長江商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日本有码视频在线 | 色依依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 久久免费清高视频 | 制服丝袜欧美精选在线 | 亚洲香蕉午夜国产理论电影 | 亚洲精品一级在线上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