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讓新鄉賢成為新型農民的引路人

[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18 錄入:12 ]

南昌市原市長李豆羅20多歲離開西湖李家,從鄉鎮黨委書記一直干到南昌市市長,最后又擔任南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2010年1月,結束最后一場報告,李豆羅當天下午就返回家鄉。用他自己的話說:“從農民到市長,走過了40年;從市長到農民,只用了4小時。”(3月13日半月談)

“新鄉賢文化”一詞成為兩會熱詞,這是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錢念孫提出的,他認為繼承發揚中國傳統的鄉賢文化,讓官員、知識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還鄉”,有利于整個社會可持續協調發展,同時可以進一步平衡城鄉之間的差。同時他還提出,希望國家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鼓勵支持。

李豆羅就成為了新鄉賢的第一批隊伍,40多年的官員生涯,但李豆羅不改本色,犁田耕地、種菜打糧,樣樣農活都會干,而且干的好,回到家鄉后,他沒有“適應期”,立即投入到角色中,做回了農夫,在另一片天地繼續發光發熱,發揮余熱。

目前,在農村有些年輕的農民有想法但是不敢實施,缺乏領路人,而像李豆羅這樣的新鄉賢們就是帶領新型農民走向新的康莊大道的帶頭人。讓官員、知識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還鄉”,就是讓他們運用自己的知識更好的建設家鄉,這幾類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高文化、高水平,且具有一定的人脈關系,接收新鮮事物也比較快,有一定的號召力,能帶動和鼓勵一部分有想法的年輕農民的發展。

但傳承鄉賢文化,關鍵還是在人。在于激活官員、知識分子和工商界人士等新鄉賢的人才資源。這不可避免的離不開政府的引導與鼓勵,注重宣揚鄉情文化,讓以鄉情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同時,也應該有一定的扶持,比如,對于外出鄉賢回鄉創造條件、提供保障、給予便利,當然也應該有一定的獎勵,特別對于新鄉賢人才且對農村做出了貢獻的,有了引路人的正確指引,新型農民會凝聚新鄉賢文化的傳承,增強使命感,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農村發展,開拓農村這片廣闊天地。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張家界在線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观频蜜 | 日本亚洲高清中文不卡专区 | 亚洲免费无l码中文在线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性爱女色在线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