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歷史重大任務以來,全國各地美麗鄉村建設開展如火如荼。據悉,山東省財政近期下達專項資金用于推動生態文明和美麗鄉村建設,其中1.6億元將用于支持各地美麗鄉村建設。筆者建議在新農村建設中“要多一份文化味、增一些書卷氣”。
美麗新農村建設開展以來,各地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具體要求開展工作,取得了較大成績,農村面貌普遍到很大的改善。城鎮化要發展, 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也要發展,同步發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美麗鄉村建設要走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道路,不僅要提高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產業基礎條件較好,對具有自然風景、田園風貌、傳統文化和古建筑村落等重點村莊加以保護,使其多一份文化味、增一些書卷氣,打造具有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試點項目,以點帶面,典型帶動,為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發揮示范帶頭和引領作用,統籌推進全國鄉村優化布局、基礎建設、公共服務等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美麗鄉村建設要注重文化建設。首先要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改建擴建完善鄉村文化中心、紀念展館等設施,加大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保護好農耕文明、鄉土文化,努力使農民文化生活美起來;其次是要發揮鄉村名人軼事、鄉規民約、鄉里賢達的作用,大力弘揚誠實守信、勤勞節儉、孝親睦鄰等中國傳統文化;第三是要發掘當地歷史文化、民風民俗的深層價值,恢復部分有意義的典型古建筑,樹立地方名人雕像,定期開展文化活動,大力弘揚“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提升修文重禮的風尚。
美麗鄉村建設要增一些書卷氣。耕讀傳家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之一,全民閱讀和美麗鄉村建設結合正逢其時。當前農民仍然是我國人口的主體,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對新農村和城鄉一體化建設提最好的供智力支持。一是要發揮農村文化書屋、數字閱讀的作用,建好鄉村文化站,為農民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糧;二是要在農閑時間開辦鄉村大講堂,積極邀請省、市知名專家就種養殖技術、形勢政策、養生保健等方面的內容進行授課,提升農民的科學種養水平,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注重實效,讓農民感受到讀書的好處。通過看展讀書征文、致富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更多村民愛上閱讀、形成閱讀習慣,進一步提高村民文化素養,提升文明指數。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建設美麗鄉村,要“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就要讓鄉村多一份文化味,增一些書卷氣。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文明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