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自打我跟妻子2008年離開上海回湘西深山老家躬耕黃土坡已經7年時間了。七年中我們歷經了農業創業中的風風雨雨,一路蹣跚顛簸,同時也結交了一批國內執著于生態或傳統農業的耕耘者和安全農產品的銷售推廣者。跟這些朋友聚會時有一個對話場景令我記憶深刻:
彼此問候
甲:老X,最近農場生意怎么樣?
乙:呵呵,還行吧。你呢?
甲:還可以。
“呵呵,還行,還可以”在我看來多少有點安慰朋友和自己的意思,因為在后面的討論中就可以了解到“大家都很難賺錢”。
當今中國的生態農業為什么很難賺錢?引用一段典型的農耕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對話情景或許有啟發:
消費者:您這香菇多少錢一斤?
農耕者:300元一斤?
消費者:這么貴?市場上才賣70元每斤,還都很大個漂亮。
農耕者:因為我們是生態種植,生產中不使用任何農藥化肥激素......(此處省略很多字)
消費者聽到的是“#$&%*!@&*^%$#$......”
消費者:你這個太貴了,還不漂亮。
很明顯這個對話有點象“雞對鴨講,對石彈琴(據說對牛彈琴是有效果的)”
“太貴了,不漂亮”好像較好總結了目前國內生態農業所面臨的困境:消費者的認識決定了市場的需求。
為什么會貴?
以我自己7年一線耕作的經驗總結如下:
1、農產品價格的參照對比價就低:在中國,人們骨子里農產品就是個低賤的東西,一個美國“蘋果”(蘋果手機)幾千大洋可以有人排隊購買,而一個累積了耕耘者幾百個日子精心呵護、勞累的一個上好紅蘋果幾元就會被人認為“太貴了”。
2、不漂亮:如果按照死扣生態種植方式做出來的農產品長時間(因為沒有化肥生長劑等催促,生長期更長。)在田野間自然成長,受盡風吹雨打,歷經蟲擾病纏,再加上土壤條件及光照、溫度濕度等小氣候條件,同一棵樹上的蘋果都會有不同的狀態,留下自然雕刻的痕跡時必然的事情。
所以國內死扣生態種植的農友們多難賺錢,至少我所了解的朋友都差不多,包括一些大的有機種植企業。
西方農業很好地解決了國內農產品“太貴”和“不漂亮”的問題:
1、消費者普遍認為國外的天空藍、水清潔、人講信用、有人性,政府有法制,所以這些農產品是安全的;
2、因為以上原因,價格高一些也是“不貴”的,進口農產品這個標簽本身就代表了是“高價格”;
3、進口農產品都是標準化的,如同汽車的零件,非常整齊漂亮。
當然目前也出現了進口農產品比國內同類農產品價格還要低的現象,這對國內農產品更是一種極大殺傷。
為什么會這樣呢?
下面這段對話給了我一些啟發:
2014年10月中旬,袁隆平院士的“超級稻”畝產量通過國家驗收:
“百畝片平均畝產達1026.7公斤,再創世界紀錄!”“畝產超過壹千公斤!那種糧一定能賺錢了。”
陳才明先生(袁隆平院士的學生和助手):“那不一定這樣,能不能達到這種產量跟種子、種植技術息息相關,同一個種子同一片土地不同的人來種就有不同的結果。”
“同一個種子同一片土地不同的人來種就有不同的結果”算是道出了國內農業跟西方農業的差別。
工業社會本來就是西方世界樹立的標桿:標準化、規模化、數據化、法制化,這“四化”是我對工業社會的特色總結。從技術上來講“標準化、數據化、規模化”是特色。
西方的農業技術也離不開“標準化、數據化、規模化”的范疇。因為這些原因,人工操作相對比較簡單,化肥農藥使用效率大大提高,物流運輸中損耗大大降低,產品保存更加精細從而能保持原味......。這種工業化操作能夠滿足工業社會人口眾多、需求旺盛的要求。
中國的農業為什么不賺錢?
生產效率低下,需要對生產者進行長期工業化思維改造,降低生產成本(生產效率低、生產損耗大);
中國的生態農業為什不賺錢?
消費者的生態文明還未真正形成,商業誠信體系需要架構。“生態”的概念在大眾中開始傳播才三四年時間的光景,需要一個過程來形成。
對于生態農業,我一直認為中國傳統的“自給自足”小農模式是自然生態農業的典范,歷經了幾千年的積累沉淀,是世界生態農業的鼻祖(當然我們需要為這種傳統加入一些現代的元素進去,讓它打上時代烙印,就像我們的祖宗在每個不同時代都會為這種模式加入一些新的元素進去一樣)。這些意識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為更多的人們所接受,而國內生態農業的春天也應該是隨著這種意識的形成而到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菜園守望者楊宗強的博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